《南史•齊書•王敬則傳》|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

 城市學校網(wǎng)為您提供《南史•齊書•王敬則傳》|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9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jié)果!
    王敬則,臨淮射陽人也。性倜儻不羈,好刀劍。  

  元徽二年,隨齊高帝拒桂陽賊于新亭,大破賊水軍。事寧,帶南泰山太守、右俠轂主,轉(zhuǎn)越騎校尉、安成王車騎參軍。蒼梧王①狂虐,左右不自安。敬則以高帝有威名,歸誠奉事,每下直輒往領(lǐng)軍府。高帝令敬則于殿內(nèi)伺機。及楊玉夫?qū)⑹淄毒磩t,敬則馳謁高帝乃戎服入宮門郎疑非蒼梧還敬則慮人覘見以刀環(huán)塞洼孔呼開門甚急。衛(wèi)尉丞顏靈寶窺見高帝乘馬在外,竊謂親人:“今若不開內(nèi)領(lǐng)軍,天下會是亂爾。”門開,敬則隨帝入殿。

  升明元年,輔國將軍,領(lǐng)臨淮太守。

  建元二年,遷吳興太守?づf多剽掠,錄得一偷,召其親屬于前鞭之。令偷身長掃街路,久之,乃令偷舉舊偷自代。諸偷恐為所識,皆逃走,境內(nèi)以清。

  建元中,與王儉俱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儉曰:“不意老子遂與韓非同傳!比艘愿婢磩t,敬則欣然曰:“我南沙縣吏,僥幸得細鎧左右,逮風云以至于此。遂與王衛(wèi)軍同日拜三公,王敬則復何恨!绷藷o恨色。朝士以此多之。

  敬則雖不大識書,而性甚警黠,臨郡令省事讀辭,下教判決,皆不失理。 

  明帝輔政,密有廢立意。隆昌元年,出敬則為會稽太守,加都督。明帝即位,為大司馬。帝于舊臣既多殺害,敬則自以高、武舊臣,心懷憂懼。帝雖外厚其禮而內(nèi)相疑備,數(shù)訪問敬則飲食體干。聞其衰老,且以居內(nèi)地,故得少安。

  永泰元年,帝疾屢經(jīng)危殆,以張瑰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置兵佐,密防敬則。敬則聞之,竊曰:“東今有誰,只是欲平我耳。東亦何易可平。

  敬則以舊將舉事,百姓擔篙荷鍤隨逐之十余萬眾。至武進陵口遇興盛、山陽二柴,盡力攻之,不敵,欲退而圍不開,各死戰(zhàn)。胡松領(lǐng)馬軍突其后,白丁無器仗,皆驚散。敬則大叫索馬,再上不得上,興盛軍容袁文曠斬之傳首。

  敬則之來,聲勢甚盛,凡十日而敗。時年六十四。朝廷漆其首藏在武庫,至梁天監(jiān)元年,其故吏夏侯亶表請收葬,許之。

(節(jié)選自《南史&齊書&王敬則傳》)

注釋:①蒼梧王:劉旻,南朝宋第八任皇帝,后被殺,為齊高底追廢為蒼梧王,王敬則原為其侍衛(wèi)。


參考譯文:

  王敬則,臨淮射陽人。性格瀟灑不羈,喜歡刀劍,元徽二年,他隨齊高帝在新亭抵御桂陽的賊兵,大破賊兵的水軍。事情平息后,他兼任南泰山太守、右俠轂主,轉(zhuǎn)任越騎校尉、安成王車騎參軍。蒼梧王狂虐,左右的人不能自安。王敬則因為高帝有威名,誠心歸順為他服務,常常在下朝以后就前往領(lǐng)軍府去。高帝讓王敬則在殿內(nèi)探察。后來楊玉夫?qū)⒁姘l(fā)王敬則,王敬則馳馬去見高帝,他們便穿著軍服入宮。門衛(wèi)懷疑不是蒼梧王回來,王敬則怕讓別人看見,用刀環(huán)塞住門上的小孔,叫喊開門十分緊急。衛(wèi)尉丞顏靈寶窺見了高帝騎馬立在門外,偷偷地對親信說:“現(xiàn)在如果不開門讓領(lǐng)軍進來,天下就會由此大亂!遍T開了,王敬則隨著高帝進入殿中。

  升明元年,升任輔國將軍,兼任臨淮太守。

  建元二年,調(diào)任吳郡太守。郡中過去有很多強盜,抓到一個小偷,便把他的親屬召來站在面前看著進行鞭打。他讓小偷自身長期打掃街道,時間久了,就讓小偷檢舉過去的小偷代替自己。小偷們恐怕被認出來,都逃走了,境內(nèi)因此清平。

  建元中,與王儉一同在本官上面加封開府儀同三司。王儉說:“沒想到老子與韓非同在一篇傳記當中!庇腥税堰@話告訴了王敬則,王敬則高興地說:“我本是南沙縣的一個小吏,僥幸當上宮中將官,卷入政局才有今天,于是與王衛(wèi)軍同日封為三公,王敬則還有什么怨恨!”沒有一點怨恨的神態(tài)。朝士們因此對他十分稱贊。

  王敬則雖然不大懂得書本,但是性格十分機警,到郡上讓辦事人員宣讀訴訟詞,訓示判決,都不失情理。

  明帝輔佐政治,暗中有廢除皇帝另立別人的意思。隆昌元年,把王敬則派出京城去做會稽太守,并擔任都督。明帝即位,擔任大司馬,明帝即位對舊臣殺了很多,王敬則自己因為是高帝、武帝的舊臣,心中懷著憂慮和恐懼。明帝雖然外表對他很注重禮節(jié),而內(nèi)心卻非常猜疑,加以防備,多次打聽王敬則的飲食、健康。聽說他已經(jīng)衰老,而且又是住在內(nèi)地,所以才感到稍微安定一些。

  永泰元年,皇上的疾病多次遇到危險,他派張瑰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配置兵士和屬官,暗中防備王敬則。王敬則聽說了,私下說:“東面現(xiàn)在有誰,就是要平我罷了。東面又哪里那么容易可平!

  王敬則依靠舊將領(lǐng)舉事,老百姓擔著篙背著鍬跟隨的人有十幾萬。到了武進陵的山口遇到了左興盛、山陽兩座營寨,盡力攻打。抵擋不住,企圖撤退而沖不出包圍圈,各自拚死戰(zhàn)斗。胡松率領(lǐng)騎兵沖殺他們的后部,未入兵籍的民丁沒有武器,都被驚散。王敬則大叫找馬,但上了兩次都沒有上去,左興盛的軍容袁文曠殺了他并且把人頭傳到京城。

  王敬則軍隊開來,聲勢浩大,總共十天就失敗了。當時六十四歲。朝廷把他的頭涂上油漆存放在武器倉庫中,到了梁朝的天監(jiān)元年,他過去的部下夏侯亶上表請求把他收葬,得到了允許。

  •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敬則馳謁/高帝乃戎服入宮門/郎疑非蒼梧還/敬則慮人覘見/以刀環(huán)塞洼孔/呼開門甚急
  • B:敬則馳謁高帝/乃戎服入宮/門郎疑非蒼梧/還敬則慮人覘見/以刀環(huán)塞洼孔呼開門/甚急
  • C:敬則馳謁/高帝乃戎服入宮門/郎疑非蒼梧/還敬則慮人/覘見以刀環(huán)塞洼孔/呼開門甚急
  • D:敬則馳謁高帝/乃戎服入宮/門郎疑非蒼梧還/敬則慮人覘見/以刀環(huán)塞洼孔/呼開門甚急
  • 答案為:D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轉(zhuǎn)越騎校尉”“領(lǐng)臨淮太守”“遷吳興太守”的轉(zhuǎn)、領(lǐng)、遷都是指官職的調(diào)任。
  • B: “永泰元年”中“永泰”是皇帝的年號,“元年”是指新年號開始使用的第一年。
  • C: 三公,歷朝所指具體職稱各有不同,但都是朝廷最尊顯的三個職銜,其下設九卿。
  • D: 白丁、布衣、黔首、匹夫、黎庶、蒼生、氓等,都是秦以后常見的對平民的稱呼。
  • 答案為:A
    注:“領(lǐng)”是兼任。
  •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王敬則在高帝稱帝前就歸附高帝,每天值完班就到高帝府邸議事,并一馬當先,沖入皇宮大殿,助高帝成事。
  • B:王敬則做吳興太守時,罰小偷長期掃街道,還讓他們找同是小偷的人替代自己,從而一掃郡中偷竊風氣。
  • C:王敬則在為人處世上很有肚量,同行瞧不起他,以與他同列為羞時,并無記恨,得到了朝臣的普遍贊賞。
  • D:明帝對身為舊臣的王敬則多有疑慮,病重時十分防范。敬則意氣難平,魯莽起事,十日而敗,身首異處。
  • 答案為:A
    注:敬則隨帝入殿。
  •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帝雖外厚其禮而內(nèi)相疑備,數(shù)訪問敬則飲食體干。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明帝雖然外表對他很注重禮節(jié),而內(nèi)心卻非常猜疑加以防備,多次打聽王敬則的飲食健康(身體)。
    注:外、厚其禮、備、訪問、體干,各1分
  • (2)東今有誰,只是欲平我耳。東亦何易可平。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現(xiàn)在東面有誰,就是要平定我罷了。東面又哪里那么容易可平定。
    注:東、平、亦何、易、句意,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