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上冊《望天門山·題西林壁》課后練習題

 
一.解釋畫線的詞,再寫出詩句的意思,然后完成填空練習并配上圖。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 )。

  兩岸青山相對出 ( ),

  孤帆一片日邊( )來 。

  第一句中( )寫出了天門山的山勢奇險;

  請在此畫圖

  一、二句中( )( )兩個字寫出了長江沖

  決一切奔騰向前的水勢;二、三句中( )

 。 )寫出了水和山的顏色美。


二.解釋畫線的詞,寫出詩句的意思,再回答后面的問題。

  題( )西林壁

  橫看( )成嶺側( )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 )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蘊含著什么哲理?作者看到什么悟出這個哲理的?


三.總結本課在寫作方面值得學習的地方。


四.閱讀同學習作,完成練習。

  登泰山

  青島市唐山路小學五年級一班 樸健君

  國慶節(jié)那天上午9點多,爸爸開車拉著我和媽媽來到了泰山腳下的天地廣場。我們一家要爬泰山。

  那天是陰天。在天地廣場仰望泰山,它從山腳往上漸漸變細,披著郁郁蔥蔥的草木,好像一座綠色的巨大的塔。塔頂直伸到云里,若隱若現(xiàn)的!罢娌焕⑹俏逶乐祝 蔽倚睦镔潎@著。

  我們和好多人一起坐上了旅游公司的客車,大約過了10分鐘就到達了中天門前的停車場。在這里我仰頭看到山頂伸到了云霧上面,泰山仿佛變得更高了;乜磥砺罚枚嗫蛙囌刂暄训纳铰吠吓,車好像一塊大磚頭。泰山腳下的天地廣場也變小了許多。

  崎嶇的山路上滿是爬山的人。我們隨著人流爬了一會就到達了云步橋。這橋長大約6米,寬約2米,是個木板橋。小瀑布從離橋約5米的山崖上流下來,騰起淡淡的霧氣兒,水從橋下流往山下。

  快中午十二點時,我們來到了“泰山十八盤”。在這里我看到一條長長的窄窄的石階路通向陡峭的山頂。每層臺階長約三米,寬約兩分米。爸爸說這里大約有 6000多個臺階。我爬了一會,就氣喘噓噓,兩腿軟得邁不動了。汗水濕透了我的衣服。我叫爸爸、媽媽等等我,我休息一會,接著往上爬。就這樣——累了就歇歇,歇一會接著爬,到下午3點多鐘,我們爬上了南天門。

  過了南天門,走過了一座廟,再走一會兒,就到了泰山的頂峰。從這兒往下看,“泰山十八盤”就好像是爬向南天門的一條灰色大蟒,五步橋和小瀑布小得幾乎看不清楚,天地廣場的汽車成了火柴盒,山腳的人像螞蟻。圍在泰山四周的小山都籠罩著白色云霧,小山上的樹在霧里若隱若現(xiàn)的。山頂上有很多商店賣吃的、喝的,還有衣店賣軍大衣。媽媽說:“那是為看日出的人們所準備的。要在泰山頂上看明天日出就要過夜。可夜里山頂太冷了,要穿軍大衣!

  在山頂呆了一會,我的汗消了,又感到衣服寒冷潮濕。我們就開始下山了。就在此時,天空下起了小雨。山上的樹呀、草呀都被沖洗得油綠油綠的,整座山都變得清新了。很多人穿上了雨衣,打開了雨傘,蜿蜒山路上仿佛流淌著一條花朵的河。

  細雨一直陪我們回到了中天門前的停車場。等我們坐上了去天地廣場的客車時雨變大了。我透過車窗往上看,山腰以上被濃濃的雨霧遮住了,泰山更顯得神秘而巍峨。晚上6點多我們又回到了天地廣場。

  我咬牙堅持登上了泰山頂峰,親身領略了泰山的雄偉和壯麗。這次旅游讓我難忘。

  評語:本文按游覽順序寫登山經過,條理清楚。詳寫在泰山頂上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有選擇地略寫沿途景點景色,描述詳略得當。行文注意伏筆和照應,開頭扣題,篇末點題,全文結構嚴謹。小作者通過寫自己克服困難登上泰山看到的壯麗景色,表現(xiàn)了堅持不懈毅力,表達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中心正確。

 。ㄖ炀S山指導并點評)

  發(fā)表于2008年第3期《青少年日記》

  發(fā)表于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小學生參觀.游記》19—20頁

  1.小作者先后到過哪些地方?在這些地方見到的景物各是怎樣的?

  2.選擇文中印象深刻的一個片斷仔細閱讀,想象情景,寫出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