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卷面清潔分5分,所以請你認真書寫。
聽力測試(5%)(短文附后)
1 這篇短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
2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舉了三個例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實有很多的成語也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請任意寫出兩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積累運用
一 看拼音寫詞語。(8%)
xiāng qiàn yù hán shū cài Chóu duàn
shì hào piāo miǎo bào zào chōu chù
二 填空。(15%)
1 告別了冬日的_________,春日的________,夏日的________,秋天的海平添了________,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船起錨遠航了。(選自《煙臺的!罚
2 孔子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看出了深奧的道理:水奔流不息,是________,它好像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又________ ……由此看來,水真是真君子啊。ā犊鬃佑未骸罚
3 冰心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古代詩人們同樣也喜愛春天,喜愛孩子,從古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就可以看出。
4 大風起兮云飛揚,________________,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風歌》)
5 本冊課本中,我認識了許多了不起的人,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如向________學習________,向________學習________……
6 本冊《親近母語》中,有很多的童話故事很是優(yōu)美,給人教益無窮,其中我最喜歡看《________________》。
三 抄寫下列一段話,注意正確 美觀 行款整齊。(3%)
當年的魯迅就那里讀書 習字 對課,或者把宣紙蒙在《西游記》一類的小說上描繡像。
閱讀分析
。ㄒ唬6%)
第二天上午,皮埃爾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他急忙要來一張報紙,仔細讀著這樣一條最新消息:昨天晚上11時57分,在圣但尼港東南約75海里處發(fā)生了里氏5.2級地震,地震引起了海嘯。所幸的是沒有發(fā)生船只損壞和人員傷亡。 謝天謝地 皮埃爾自言自語 克勒松 現(xiàn)在你可以安息了 ……
1 給畫線的句子缺少標點的地方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2%)
2 “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他”這句話是對克勒松說的,為什么說是自言自語?(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皮埃爾對克勒松說“你可以安息了……”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把省略的內(nèi)容寫出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8%)
蘋果里的“五角星”
一天,上幼兒園的兒子拿出一把小刀,又從冰箱里取出一只蘋果,說:“爸爸,我要讓您看看里頭藏著什么。”“我知道蘋果里面是什么。”我說。
“來,還是讓我切給您看看吧。”他說著把蘋果一切兩半——切錯了。我們都知道,正確的切法應該是從莖部切向底部窩凹處。而他呢,卻是把蘋果橫放著,攔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蘋果伸到我面前:“爸爸,看。╳a na),里頭有顆五角星呢!”
真的,從橫切面看,蘋果核里(竟然 果然)顯示出一個清晰的五角星狀。我這一(yī yí yì)生不(bú bù)知吃過多少蘋果,總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把它們一切兩半,卻從未疑心有什么隱藏的圖案我尚未發(fā)現(xiàn)!于是,在那么一天,我孩子把這消息帶回家來,徹底改變了我。
不論是誰,第一次切“錯”蘋果,大凡都僅處于好(hào hǎo)奇,或由于疏忽所致。使我深有感觸的是,這深藏其中 不為人知的圖案(竟然 果然)具有如此大的美麗,它從不知什么地方傳到我兒子的幼兒園,接著便傳給我,我現(xiàn)在又傳給你們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chuàng)造力,往小處說,就是蘋果——切“錯”的蘋果。
1 用“”畫去文中括號內(nèi)不正確的讀音 詞語。(共6處3%)
2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chuàng)造力,往小處說,就是蘋果——切“錯”的蘋果。”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默讀文中畫線的句子,想一想“我”指的規(guī)規(guī)矩矩地切蘋果是怎樣切的?請用“~~”畫出有關語句。(1%)
4 從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一個簡要地回答。(2%)
、僮x完本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谧x完本文,你與別人交流時最想說的是什么?
(三)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10%)
、 來時,便聽說臺北是個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非同凡響,為世界上許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專門到臺北來看雨的,我從家鄉(xiāng)來,我說家鄉(xiāng)話,我唱家鄉(xiāng)戲,我?guī)е亦l(xiāng)情來看家鄉(xiāng)人。為兩岸的文化交流,我們一行20人,應臺灣名伶劉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請,到臺灣演出河南豫劇。
、 演出可謂盛況空前。我們的觀眾有的是驅(qū)車200里趕來的,有的是被人用輪椅推進劇場的;有的一來便當起了“義工”,貼海報 打水掃地 搬運工具,看到什么活兒都搶著干。“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一時間,鄉(xiāng)音鄉(xiāng)韻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場面十分感人。
、 對臺北河南老鄉(xiāng)來說,他們來看家鄉(xiāng)戲,主要是來找家鄉(xiāng)情的。一位叫賈文斌的老人,在頭一天看戲時,緊緊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開,他顫巍巍地說:“我一聽到這梆子敲板胡響就想回家……”80歲的老人說著說著就像小孩一樣哭了起來。一位麻老先生對我們說:“我吃過臺灣的幾十種水果,世界上近百種水果,哪一種也沒有家鄉(xiāng)的榆錢和柿子有味,幾十年不嘗了,想!”臺北河南同鄉(xiāng)會的喬律師說:“我是喝黃河水長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們跟我們談這些的時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鏗鏘的聲音,不正是深沉的思鄉(xiāng)情愫的袒露嗎?他們的生命源頭在故鄉(xiāng),那里有生養(yǎng)他們的老祖宗,那里有他們的根!
、 舞臺上,一出《賣苗郎》 幾句《尋兒記》就使臺下看戲的老鄉(xiāng)們大哭失聲幾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鄉(xiāng)父母?是想起了年輕時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結(jié)發(fā)妻子?還是想起了當年揮淚“十八相送”的情景?數(shù)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劇情勾起了他們?nèi)松H遇中最深刻的記憶,他們怎能不悲傷,不痛哭呢?
、 屋外的雨還在無休無止地下著,下雨的天氣給人帶來悵惘。雨如信使,傳達著一種情思,創(chuàng)造著一種愴然悲涼的氣氛。我們歸來時,老鄉(xiāng)們冒著雨來送行。車開了透過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勁揮動的手,卻無法看清他們臉上流的是雨還是淚……我在心里向老鄉(xiāng)呼喚: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錢,晚輩們會采下讓您嘗鮮;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邊,柿子黃澄澄紅丟丟的一片,晚輩們摘下送到您手邊。再聽幾回地道的家鄉(xiāng)戲吧!原湯原水原汁原味……
、 回首望去,臺北的雨不停不歇地下著。
1.下面ABCD四項中“盛”的意思分別與(1)(2)相同的項是什么,請分別填在相應的括號里。(2%)
。1)盛情邀請( ) (2)盛況空前( 。
A 參加盛會 B 盛意難卻 C 身著盛裝 D 盛氣凌人
2.作者來臺北干什么?到了臺北他又感受到了什么?(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鄉(xiāng)與我們交談時神情“黯然”是因為什么?而“鏗鏘的聲音”又表現(xiàn)了什么?(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什么看戲的老鄉(xiāng)們一聽到《賣苗郎》 《尋兒記》便失聲大哭呢?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畫線的句子與哪句相呼應?用“~~~~”畫出。(1%)
6. 聽了賈文斌老人 麻老先生和喬律師的話,“我”會說些什么?(聯(lián)系中心,發(fā)揮想像)(1%)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習作表達(40%)
一 即將畢業(yè),為你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寫幾句深情的贈言,用上你所學過的成語或詩句等。(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培根說過: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像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在你的生活中,有過那些快樂和憂愁?你是怎樣和別人分享的?選一兩件事寫下來,題目自定。字數(shù)400字左右。(35%)
聽力測試短文
成功,對每個人來說,是一個神圣的字眼。有些人,看到別人成功,一方面羨慕不已,另一方面也急躁不安,巴不得自己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其實“成”與“功”二字的組合,絕非巧合。“成”是“功”的積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二十年臨池學書,洗筆把池水都染成了黑色。才有在書法上的爐火純青的造詣。這可稱得上是功到了。
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筆耕不息,才有藥學巨作《本草綱目》的問世;司馬遷游歷名山大川,博覽群書,遭受酷刑,忍辱負重,才有《史記》的誕生。
由此可見,“功”是“成”的基礎,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要經(jīng)過艱苦的奮斗,這個過程也就是“功”的積累過程。
如果成功很容易,無需奮斗就能達到的話,如果成功不需要功的積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話,那么成功就會變得廉價,就會失去了它原有的耀眼的光彩,這樣的成功又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