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孔稚珪傳》|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

 城市學(xué)校網(wǎng)為您提供《南齊書·孔稚珪傳》|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9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xué)們及時觀察做題結(jié)果!
    孔稚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也。稚珪少學(xué)涉,有美譽。太守王僧虔見而重之,引為主簿。州舉秀才。解褐宋安成王車騎法曹行參軍,轉(zhuǎn)尚書殿中郎。太祖為驃騎,以稚珪有文翰,取為記室參軍,與江淹對掌辭筆。遷正員郎,中書郎,尚書左丞。父憂去官,與兄仲智還居父山舍。仲智妾李氏驕妒無禮,稚珪白太守王敬則殺之。服闋,為司徒從事中郎,州治中,別駕,從事史,本郡中正。永明七年,轉(zhuǎn)驍騎將軍,復(fù)領(lǐng)左丞。遷黃門郎,左丞如故。轉(zhuǎn)太子中庶子,廷尉。江左相承用晉世張斐、杜預(yù)所注律二十卷。世祖留心法令數(shù)訊囚徒詔獄官詳正舊注先是尚書刪定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從之詔公卿八座參議考正舊注。有輕重處,竟陵王子良下意,多使從輕。其中朝議不能斷者,制旨平?jīng)Q。永明九年,孔稚珪奏國學(xué)置律學(xué)助教,依《五經(jīng)》例,國子生有欲讀律者,策試上過高第,即便擢用,使處法職,以勸士流。詔報從納,事竟不施行。轉(zhuǎn)御史中丞,遷驃騎長史,輔國將軍。建武初,遷冠軍將軍、平西長史、南郡太守。稚珪以虜連歲南侵,征役不息,百姓死傷,乃上表主和,帝不納。征侍中,不行,留本任。稚珪風(fēng)韻清疏,好文詠,飲酒七八斗。與外兄張融情趣相得,又與瑯邪王思遠,廬江何點、點弟胤并款交。不樂世務(wù),居宅盛營山水,憑幾獨酌,傍無雜事。門庭之內(nèi),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注]稚珪笑曰:“我以此當(dāng)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庇涝,為都官尚書,遷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三年,稚珪疾,東昏屏除,以床輿走,因此疾甚,遂卒。年五十五。贈金紫光祿大夫。

(節(jié)選自《南齊書·孔稚珪傳》)

【注】《后漢書》載: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xùn)|太守。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文言文參考譯文】

  孔稚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他年輕時便涉獵了各種學(xué)術(shù)學(xué)問,有很高的聲譽。太守王僧虔見了他,很是器重,選用他為主簿。州府又推舉他為秀才。初任南朝宋安成王車騎法曹行參軍,轉(zhuǎn)官為尚書殿中郎。南朝齊太祖蕭道成任驃騎將軍時,認(rèn)為孔稚珪很會寫文章,所以錄用他為記室參軍,與江淹一道掌管各種公文的草擬。又升任為正員郎,中書郎,尚書左丞。
由于為父親服喪而辭去官職,與兄長孔仲智回鄉(xiāng)居住在父親的山房中?字僦堑男℃钍闲愿耱湙M嫉妒,不講禮節(jié),孔稚珪告訴太守王敬則把她殺掉。
喪服期滿,孔稚珪任司徒從事中郎,州治中,別駕,從事史,本郡中正。南朝齊永明七年,孔稚珪轉(zhuǎn)官為驍騎將軍,又兼領(lǐng)左丞。升為黃門郎,照舊領(lǐng)左丞。調(diào)任太子中庶子,廷尉。

  江東之地一直承用晉朝張斐、杜預(yù)所注的律法二十卷。齊世祖很留心于法律條令,好幾次親自審訊囚犯,他詔命獄官對舊注詳加考訂。此前,尚書刪定郎王植便編寫好律法上奏,齊世祖聽從了他的建議,讓尚書令、仆射及六曹尚書等八座公卿共同評議,考證舊注。對于同一罪名處罰有輕重不同的地方,竟陵王蕭子良主張,大多數(shù)取用從輕發(fā)落的條款。其中如果有朝議不能決斷的地方,則請皇上下旨決定。永明九年,孔稚珪奏請國學(xué)依照《五經(jīng)》博士的慣例,設(shè)置律學(xué)的助教,太學(xué)生想要就讀的,考試能得一等的,立即提拔任用,使他們身居執(zhí)法者的職位,以此來鼓勵讀書人攻讀律學(xué)。詔書答復(fù)說聽從孔稚珪的建議,但最終卻沒有施行。

  孔稚珪轉(zhuǎn)官為御史中丞,遷驃騎長史,輔國將軍。建武初年,又調(diào)任冠軍將軍、平西長史、南郡太守?字色曇驗楸蔽哼B年來不斷南侵,征戰(zhàn)不止,百姓死傷很多,于是上表主張講和,皇帝沒有采納。征聘他為侍中,他不應(yīng)征,仍留任原職。

  孔稚珪風(fēng)度氣韻清靜疏闊,愛好文學(xué)歌詠,能飲七八斗酒。與表兄張融情趣相投,又與瑯邪人王思遠、廬江人何點、何點的弟弟何胤都是交情深厚的朋友。他不喜歡操心時務(wù),居住的宅院里建造了很多假山池塘,常常獨自一人倚靠在小桌旁飲酒,身邊沒什么雜事。庭院中野草叢生也不修剪,經(jīng)常有青蛙的叫聲。有人問他說:“你想做陳蕃嗎?”孔稚珪笑著說:“我把這些青蛙的鳴叫當(dāng)作是兩部鼓吹樂,何必期望去仿效陳仲舉!

  東昏侯永元元年,孔稚珪為都官尚書,轉(zhuǎn)遷為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永元三年,孔稚珪得了重病,東昏侯要斥退他,于是便用臥車載著讓他走,因此加劇了病情,于是去世,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金紫光祿大夫。
 
注:東昏侯蕭寶卷(483年—501年),字智藏,齊明帝蕭鸞次子,南朝齊第六位皇帝(498年—501年在位)。蕭寶卷危局登基,廢殺六位輔政大臣,肅清朝野,政由己出。他平定了將領(lǐng)陳顯達和崔慧景的叛亂,但因裴叔業(yè)降魏,南齊丟掉了南豫州。為了消滅盤踞在雍州的蕭衍,蕭寶卷使用了刺殺和借刀殺人都沒有成功。永元三年初(501年),蕭衍在襄陽起兵。同年十月,蕭寶卷被宦官黃泰平、張齊所害,年僅十九歲。蕭衍貶他為東昏侯,謚號煬。

  •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世祖留心法令/數(shù)訊囚徒/詔獄官詳正舊注/先是/尚書刪定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從之/詔公卿八座參議/考正舊注
  • B:世祖留心法令/數(shù)訊囚徒/詔獄官詳正舊注/先是尚書刪定/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從之/詔公卿八座參議/考正舊注
  • C:世祖留心法令/數(shù)訊囚徒/詔獄官詳正舊注/先是尚書刪定/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從之詔/公卿八座參議/考正舊注
  • D:世祖留心法令/數(shù)訊囚徒/詔獄官詳正舊注/先是/尚書刪定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從之詔/公卿八座參議/考正舊注
  • 答案為:A
    注:【解析】原文:世祖留心法令,數(shù)訊囚徒,詔獄官詳正舊注。先是,尚書刪定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從之,詔公卿八座參議,考正舊注。(譯文見后。全國卷的斷句題一般設(shè)考點只在一兩處。“先是”是一個固定的時間詞組,可以排除BC,對比AD,“從之”在傳記文中時常點斷,“詔”后邊一般要接賓語,“從之詔”難翻譯通。)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妾,舊時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可能不止一個,在宗族制度中,地位低于妻。
  • B:國學(xué),是傳授各學(xué)派學(xué)說的中級學(xué)府,在其中學(xué)習(xí)的是國子生,有機會直接做官。
  • C:鼓吹,指的是演奏樂曲的樂隊,古時朝廷可以作為一種榮譽獎勵給有功勞的大臣。
  • D:永元,年號。年號是封建皇帝紀(jì)年的名號,年號紀(jì)年法是古代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 答案為:B
    注:【解析】國學(xué)是國家最高學(xué)府,不同時代具體名稱或有不同,如太學(xué)、國子監(jiān)。
  •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孔稚珪善于學(xué)習(xí),很有文才。他年輕時便涉獵各種學(xué)術(shù)學(xué)問,聲譽很高。南朝齊太祖任驃騎將軍時,因孔稚珪會寫文章而錄用他為記室參軍。
  • B:孔稚珪重視禮法,不避嫌疑。他的哥哥孔仲智的小妾李氏性格驕橫嫉妒,不講禮節(jié)。父親十分擔(dān)憂,孔稚珪為了孝順,告訴太守王敬則把她殺掉。
  • C:孔稚珪關(guān)心國事,敢于上書。永明九年,他奏請朝廷重視律學(xué)人才的培養(yǎng)。因為北魏連年不斷南侵,征戰(zhàn)不止,百姓死傷很多,他上表主張講和。
  • D:孔稚珪擇友有方,風(fēng)韻灑脫。他與好友相處十分和睦。他酒量不錯,能飲七八斗,門庭內(nèi)野草生長,并不修剪;引來蛙聲陣陣,也不放在心上。
  • 答案為:B
    注:【解析】其時其父已死。
  •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太守王僧虔見而重之,引為主簿。州舉秀才。解褐宋安成王車騎法曹行參軍,轉(zhuǎn)尚書殿中郎。 (本題分?jǐn)?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太守王僧虔見了很器重他,選用他為主簿。州府又推舉他為秀才。擔(dān)任宋安成王車騎法曹行參軍,轉(zhuǎn)任尚書殿中郎。
    注:【解析】“重、引、解褐、轉(zhuǎn)”各1分,通順1分!爸亍弊g為“看重”也可給分,州譯為“州里”不扣分,官名不必翻譯,如果胡亂翻譯,扣1分。說明:解褐謂脫去布衣,擔(dān)任官職。在翻譯的時候翻譯為“擔(dān)任”即可。重點在于排除干擾,官名可以不譯,這樣就可以簡化題目。本文整體上其實也可以通過劃出官名,大量減少閱讀量。
  • (2)不樂世務(wù),居宅盛營山水,憑幾獨酌,傍無雜事。 (本題分?jǐn)?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孔稚珪不喜歡操心時務(wù),居住的宅院里建造了很多假山池塘,常常獨自一人倚靠在小桌旁飲酒,身邊沒什么雜事。
    注:【解析】補充主語1分,“樂”1分,“憑幾”1分,“傍”1分,通順1分。“盛營山水”只要比較通順,可以不扣分。“傍”譯為“身旁”也對。側(cè)重考教材的遷移,“憑幾”見于《項脊軒志》“或憑幾學(xué)書”;“傍”見于《孔雀東南飛》“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又見于《張衡傳》“中有都柱,傍行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