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課內短文練習題

 
[段一]

魯迅小時候常到書店買書,書買回來后,他一定要(仔細、詳細)檢查,發(fā)現(xiàn)有污跡,或者裝訂有毛病,他就不怕麻煩到書店去調(tiáo、diào)換。有些線裝書,很容易脫線,他就自己動手換封面,重(zhòng、chóng)新裝訂?磿臅r候,他總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凈凈,看手指臟不臟,臟桌子是不放書的,臟手是不翻書的。他還(特意、特別)為自己準備了一只箱子,把各種各樣的書整整齊齊地放在里面。箱子上還放上樟腦丸,防止蟲蛀。由此可見,少年魯迅是多么愛護書籍啊!

1、劃掉括號內的不恰當?shù)脑~語和讀音。

2、短文圍繞 寫的,作者先寫了 ,接著寫了 ,然后寫了 ,最后寫了 。


[段二]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里那一幅(fú fù)墨梅圖,他分(fēn fèn)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 “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匆姶认榈耐庾娓复蟀l(fā)脾氣,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畫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這段話選自課文《 》,作者 。

2.給文中加點字選正確讀音,用“√”標出。

3.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如此精美的花瓶,是碰撞得的嗎?

如此精美的花瓶,是不能碰撞的。

一枝畫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4.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描寫了人物的 。

A語言 B 動作 C心理活動 D神態(tài)

5.讀畫曲線的句子,想想帶點的詞語好在什么地方?


[段三]

是啊,鶯兒,你要好好保存!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yù yuè)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最有靈氣、最有骨(ɡú ɡǔ)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jié)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jīng)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línɡ lín),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jié)。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 )在怎樣的境遇里,( )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給文中加點字選正確讀音,用“√”標出。

2、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

3、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骨氣:

4、梅花有什么樣的秉性?


[段四]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早上六點鐘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人們有的擎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進入會場后,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臺、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bēn bèn)會場。郊區(qū)的農(nóng)民是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的。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jīng)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pō bō)浪。

1、這段話選自課文《 》

2、給文中加點字選正確讀音,用“√”標出。

3、用“ ”劃出文中的比喻句。

4、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抄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中畫出能表達人們強烈感情的一個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


[段五]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

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xuě xuè)跡。 挖到第38小

時,他突然聽見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1.這篇短文選自《 》

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標出。

3.畫“——”的句子,描寫人物的 ,從中體會到。

4. 短文寫父親為救孩子挖了整整36小時,但作者是這樣寫的“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段六]

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的像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的像前駛去。

1.段中的兩股風是指哪兩股風?


2.“使它不被哪股風刮倒”這里的刮倒指什么?

3.生活的小船是指

4. 這些年指


[段七]

不少人看到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顎,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1)這段話選自《 》。

(2)用“‖”給本段文為兩層。

(3)這段話用了 種說明方法,請你將其舉例說明。

說明方法 句子


[段八]

成熟的水蜜桃略呈球形,表面裹著一層短短的絨毛,青里泛白,白里透紅。桃子和蘋果一樣大小,一般重一二百克,大的重 300多克。水蜜桃皮很。╞ō báo),果肉豐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潤不留渣滓。剛熟的桃子硬而甜,熟透的桃子軟而多汁,吃時宜輕輕拿起,小心地把皮撕去,其滋味恐怕與王母娘娘的蟠桃沒什么兩樣。這樣的果品,對于老年人和牙齒不大好的人來說,是難得的夏令珍品。

(1)這段話寫了水蜜桃的( )、( )、( )、( )。

(2)請你為文中的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3)畫“——”的句子,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


[段九]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

圓明園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庭臺樓閣;有象征著( )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 )的山鄉(xiāng)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jù)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 ),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 )的境界里。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1、把文中句子填寫完整。

2、把畫線的詞語換個意思相近的詞,分別是:

( ) ( )

3、最后這個段落的構段方式是( )

A分—總 B總—分 C總—分—總

4、這三段話從 、 、 這三個方面描寫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課文用這么多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是為了。


[段十]

五壯士一面向頂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樹和巖石向敵人射擊。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尸體。到了狼牙山封頂,五位壯士居高臨下,繼續(xù)向緊跟在身后的敵人射擊。不少敵人墜( )落山澗( ),粉身碎骨。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 )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1.在文中括號里給字注音。

2.用曲線畫出文中的比喻句。

3.從“石頭像雹子一樣”中體會到。


[段十一]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著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谶@里,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1.畫曲線的句子中描寫動作的詞語有 ,從中我體會到 。

2.畫直線的句子寫的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3.竊讀的滋味指 。


[段十二]

轉眼間34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紐約一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了。我再沒有釣到過像34年前那個夜晚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34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1.“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敝小笆恰敝 ,“非”指

,“嚴格的教育”指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告誡——( ) 抉擇——( ) 誘惑——( )


[段十三]

1860 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里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里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從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出


[段十四]

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zhàn)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zhàn)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zhàn)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zhàn)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體。

1. 這一段話主要寫的是 ,先寫了 ,再寫。

2. 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崎嶇——( ) 沉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