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
1、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稱為(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物體的(溫度)可以用( 溫度計 )進行測量。
2、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 )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
3、水的三種狀態(tài)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這使水在自然界中產(chǎn)生了(循環(huán))運動。
4、物體的冷熱也總是在變化著:一杯熱水會慢慢地變(冷),而電水壺里的水又在慢慢地變(熱)。水冷到一定的程度會結(jié)成(冰),而電水壺里的水燒開了,又會變成(氣)冒出來。
5、25攝氏度可以寫成(25℃),( 25℃ )可以讀為25攝氏度。
6、零下8攝氏度可以寫成(-8℃),(-8℃ )可以讀為零下8攝氏度。
7、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 0℃ ),水的溫度下降到(0℃ ),開始結(jié)冰,從液體狀態(tài)變成固體狀態(tài)。
8、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 0℃ ),冰的溫度升至( 0℃ )時開始融化;并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 ),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9、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我們叫做(蒸發(fā) )。
10、由于盛水的玻璃杯使它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下來,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諝庵械乃魵饫鋮s變成看得見的水滴,這種現(xiàn)象叫(凝結(jié) )。
四、判斷題。
1、我們的身體時刻感受著周圍環(huán)境的冷熱,有時候覺得冷,有時候覺得熱。(√ )
2、雖然水蒸氣的微粒太小,但是我們還是有辦法看見。( × )
3、從水里蒸發(fā)出來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杯就會冷卻下來,變成人們看得見的水滴。( √ )
4、物質(zhì)之所以存在三種狀態(tài),是因為構(gòu)成它們的微粒運動的方式不同。(√ )
5、已知的大多數(shù)物質(zhì),在溫度或壓力變化到一定程度時都會發(fā)生狀態(tài)的變化。(√ )
6、專門用來測定人體溫度的溫度計叫體溫計。由于人的溫度變化有一定的范圍,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間,每一攝氏度細分為10個小格,所以,測定的溫度更加精確。(√)
五、問答題。
1、比較冰和水,它們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48頁下圖)
不同點:冰有固體形狀,不會流動,堅硬。
水無固定形狀,會流動,柔軟。
相同點: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物體。
2、根據(jù)我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云、霧、露、霜、雪是由什么變化而來的?它們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形成的?
水的形態(tài) | 變化的過程 | 變化的條件 |
霜 | 水蒸氣在物體上凝固 水蒸氣(氣體)→冰晶(固體) | 溫度降到0℃以下 |
雪 | 水蒸氣→冰晶 | 溫度降到0℃以下 |
冰 | 水→冰 | 溫度降到0℃以下 |
露 | 水蒸氣→水 | 溫度下降 |
云 | 水蒸氣→水 | 溫度下降 |
霧 | 水蒸氣→水 | 溫度下降 |
3、水的形態(tài)是怎樣相互轉(zhuǎn)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態(tài)變化?
(58頁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