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校網(wǎng)為您提供閱讀題:《馬說》_九年級語文,本試卷滿分12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果!
閱讀題:《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1、對下面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祗:只是。
- B:一食或盡粟一石 一食:吃一頓。
- 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樣。
- D:才美不外見 外見:外面看不見。
- 答案為:D
- 2、對下面句中加點的文言虛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且:尚且,況且。
- B:駢死于槽櫪之間 于:在。
- C:不以千里稱也 以:按照。
- D:執(zhí)策而臨之 之:千里馬。
- 答案為:C
- 3.對下面的文字,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馬之千里者 譯文:日行千里的馬。
- B:策之不以其道 譯文:鞭打它不按照駕馭千里馬的方法。
- C:盡其材 譯文:用盡它的才能。
- D:其真無馬邪? 譯文: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
- 答案為:C
- 4.下列對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見解。
- B:“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這個反問句充滿委屈之情和憤激不平之氣,是作者當時心態(tài)的表露。
- C:“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作者無比慨嘆,不禁大聲斥責那些不識馬的人。
- D:這篇寓言性質的雜文,以馬喻人,托物寓意,構思極為得體。
- 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