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最新期末考試 2015.1
主編:宜興市范道實驗小學 徐老師
第一部分 姓名 得分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最新期末試卷
一、直接寫得數(shù)。(10分)
0.2—0.02= 0.1÷0.05= 4×0.5= 0.26+0.74= 12.5×0.8=
8b—3b= 0.52—0.2= 4a×a= 0.72÷0.9= 14÷35=
二、用豎式計算,減法題要驗算,除法題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7分)
4.05—1.96 0.65×0.48 16÷23
三、計算下面各題,能簡便的運用簡便方法計算。(12分)
86.9+9.1÷(2.3—1.6) 3.56-0. 2+6.44-4.8 21.4—40.5÷7.5
= = =
8.52—(5.52+0.9) 3.12+3.12×99 11÷【(0.4+0.04)×0.5】
= = =
四、填空。(25分)
1、在 □ 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2、學校買來一批籃球和足球;@球買12只,共用a元,足球買b只,每只25元;@球單價比足球貴( )元,買這批籃球和足球共用了( )元。
3、500.505是( )位小數(shù),從左往右三個“5”分別在( )位、( )位和( )位上,其中第二個“5”表示5個( )。
4、用1、2、3和小數(shù)點可以組成( )個不同的兩位小數(shù),請你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 )
5、據(jù)統(tǒng)計,2010年上海世博會累計參觀人數(shù)達73084400人次,把橫線上的數(shù)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是( )萬,保留整數(shù)約是( )萬。
6、○○☆☆☆○○☆☆☆……左起第21個圖形是( ),前60個圖形中○有( )個,☆有( )個。
7、兩個自然數(shù)相乘,乘積是36的乘法算式有( )個。
8、在○里填上“>”“<”或“=”。
0.27 ○ 0.27×1.2 9.8÷2.9 ○ 9.8
5.6÷0.8 ○ 5.6 15.5×0.25 ○ 15.5÷4
9、15 公頃=( )平方米 8公頃=( )平方千米
0.3 千米=( )米 2500 克=( )千克
10、用一臺天平和重1克、2克、5克的砝碼各一個,當砝碼只能放在一個盤內(nèi)時,在天平上可稱出( )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
11、王云用18米長的繩子圍成一個長方形,有( )種不同的圍法。(長、寬均為整米數(shù))
12、已知買白布9米與買花布7米所付的錢相等,每米花布比白布貴2.4元。每米花布要( )元,每米白布( )元。
13、一堆鋼管,最上層有2根,最下層有12根,相鄰兩層相差1根,這堆鋼管一共有( )根。
五、選擇。(6分)
1、1.25×2.5×0.8×0.4=(1.25×0.8)×(2.5×0.4)這里運用了( )
A、乘法交換律 B、乘法結(jié)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jié)合律。
2、下列關(guān)于小數(shù)除法計算方法的敘述中,說法錯誤的是( )
A、應用商不變規(guī)律可以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zhuǎn)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
B、當除數(shù)大于1時,商大于被除數(shù);當除數(shù)小于1時,商小于被除數(shù)。
C、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小數(shù),等于這個數(shù)除以這兩個小數(shù)的積
3、哪一道式子的商與37.8÷0.16 的商相等?( )
A、378÷1.6 B、37.8÷1.6 C、3780÷1.6
4、一袋麥片的價錢比一袋餅干的4倍多一些,買20袋餅干的錢能夠買幾袋麥片?( )
A、最多能買4袋 B、剛好能買5袋 C、能夠買6袋
5、如果甲×2.7=乙×3.8(甲數(shù)、乙數(shù)不等于0),則甲( )乙。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6、從4根5厘米、4根3厘米和4根1厘米長的小棒中,選出若干根,并使它們首尾相接,能夠擺出( )種大小不同的正方形。
A、3種 B、6種 C、7種
六、畫圖。(12分)
1、右邊的正方形表示1平方千米,在這個正方形里表示出1公頃,并填空。
1平方千米=( )公頃
1公頃=( )平方千米
2、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紙上分別畫出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各1個。
七、解決實際問題。(28分)
1、五年級兩個班的學生采集樹種,五(1)班45人,每人采集了0.13千克,五(2)班36人共采集6.15千克,兩個班一共采集樹種多少千克?
2、五(1)班48位同學到公園去劃船,每只小船可以坐3人,每只大船可以做5人,大船和小船都要坐滿。那么,租大、小船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案?
3、一個機場新建了一條長4千米,寬500米的長方形跑道,這條跑道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公頃?合多少平方千米?
4、李大爺家有一塊菜地。(形狀如圖,單位米)
左邊的長方形地里種的是圓白菜,右邊的梯形地里種的是茄子。
(1)每棵圓白菜占地0.15平方米,一共可以種幾棵?
(2)茄子地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5、某市出租車的收費標準如下表。
行駛里程 | 收 費 |
3千米以內(nèi)(含3千米) | 9元 |
3千米以上 | 每1千米1.4元 |
(1)王叔叔乘出租車行了5千米,應付多少元?
(2)張阿姨從火車站乘出租車回家,付了16元;疖囌镜剿矣卸嗌偾?
6、五年級(1)班同學的身高情況分三段統(tǒng)計,結(jié)果如下圖。
(1)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填寫下表。
(2)在合適答案旁的□里畫“√”。
全班男生從高到矮排成一行,張林在第5個,他的身高大約是多少?
1.42米□ 1.52米□ 1.62米□
全班女生從矮到高排成一行,陸麗在第16個,她的身高大約是多少?
1.47米□ 1.57米□ 1.67米□
7、在一次射擊比賽中,某選手第一槍只打中了8.9環(huán),但是他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后面9槍發(fā)揮很好,結(jié)果使最后的平均成績達到了9.8環(huán)。他后面9槍平均每槍打中了多少環(huán)?
第二部分
第九單元:整理與復習(一)多邊形的面積
1、復習本知識需要掌握的概念與計算公式:(重點記住知識樹)
復習本部分需要掌握課本上的基本題與重點題目。
(1)瀏覽課本上的例題“試一試”與“練一練”。
如:課本第8頁“試一試”與“練一練”;
課本第10頁的“試一試”與“練一練”第1、2題;
課本第15頁“試一試”與“練一練”;
課本第16頁的“練一練”;
(2)瀏覽課本上與“試一試”、“練一練”類同的一般基礎(chǔ)題。
如:課本第11~13頁中的:第1題到第5題,第7、8、9、11、12題,第13、14、16、17題;第18~20頁中的:除了第4題的全部題目。
(3)瀏覽課本第102頁例題6與“練一練”第3、4題,第104頁上的第9題,第106頁上的第4題,第107頁上的第9、11題。
(4)重點復習組合面積的計算。解答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是:
(1)學會合理分割法解答,
(2)學會用平移、旋轉(zhuǎn)、割補方法解答。
重點復習的應用題是:
①課本第23、24頁上的全部題目,重點的重點題是第2、第6、第7題;
重點復習的應用題是:
①課本第23、24頁上的全部題目,重點的重點題是第2、第6、第7題;
②課本第26、27頁上的全部題目,重點的重點題是第5、7、9、10題;
③課本第67頁上的第6題,第76頁上的例題14,
④課本第112頁上第16~19題。重點的重點題是第16、17、18、19題。
1、一個梯形的上底是11厘米。如果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7厘米,那么就變成一個面積是1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求原來的梯形面積。
2、一個高速公路的路基長360千米,寬60米。這條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頃?合多少平方千米?
3、計算下邊圖形的陰影面積。(單位:分米)
4、圖中三角形ABC的面積是40平方厘米,AC長8厘米,DE長4厘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ADFC不是正方形)。
5、如右圖,長方形被分成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已知梯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求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
家作題的詳細分析:
同步奧數(shù)提高題(家作題)
1、一個梯形的上底是11厘米。如果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7厘米,那么就變成一個面積是1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求原來的梯形面積。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我們可以先畫示意圖來幫助分析與理解。
從示意圖可知,原來梯形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7厘米后,變成一個長是16厘米,面積是1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為此,我們可以先求這個長方形的寬,也就是原來這個梯形的高。原來梯形的下底是11+5+7=23厘米。懂得這些知識點以后,最后我們運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就可以解決最后的實際問題。具體解答在后面。
2、一個高速公路的路基長360千米,寬60米。這條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頃?合多少平方千米?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要求這條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頃?必須先求這塊地有多少平方米。要求這塊地有多少平方米?就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在求長方形的面積時,必須注意統(tǒng)一長度單位,先將360千米改寫成360000米。計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后,再換算成公頃數(shù)和平方千米數(shù)。具體解答在后面。
3、計算下邊圖形的陰影面積。(單位:分米)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要求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我們必須運用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首先進行合理的分割。把這個由邊長大小不同的兩個正方形拼成的組合圖形,按照空白部分與陰影部分來分,可以分割成空白部分的兩個三角形與一個陰影部分。如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通過合理分割,我們應該知道,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只要用兩個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面積之和減去兩個空白部分的三角形面積就可以解決本題的實際問題。具體解答在后面。
4、圖中三角形ABC的面積是40平方厘米,AC長8厘米,DE長4厘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ADFC不是正方形)。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要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就是求梯形的面積,這個梯形的上底DE長4厘米,高DF等于AC,長8厘米。DF既是梯形的高,也與三角形ABC的底AC的長相等。現(xiàn)在就是梯形的下底不知道,梯形的下底的長度,從圖上可以看出,它與三角形ABC的高相等。為此我們必須從三角形ABC的面積是40平方厘米入手,求出三角形ABC的高。求三角形高的方法是:用“三角形的面積×2÷底=高”去求。具體解答在后面。
5、如右圖,長方形被分成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已知梯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求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要求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我們必須先求長方形的面積,用3.2×2.4,得7.68平方米,這個7.68平方米,就是三角形與梯形面積之和。再根據(jù)“梯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這個信息,我們可知,本題屬于和倍應用題的特征。其中三角形的面積是一倍數(shù),梯形面積是這樣的2倍數(shù),長方形的面積就是這樣的3倍數(shù)。為此,我們應該用和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去求三角形與梯形各自的面積。和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是:和÷(倍數(shù)—1)=較小數(shù),較小數(shù)×倍數(shù)=較大數(shù),或,和—較小數(shù)=較大數(shù)。具體解答在后面。
家作第1題的詳細答案。
長方形的寬是多少厘米?
120÷(11+5)=7.5(厘米)
梯形的下底是多少厘米?
11+5+7=23(厘米)
原來梯形的面積。
(23+11)×7.5÷2
=34×7.5÷2
=127.5(平方厘米)
答:原來梯形的面積是127.5平方厘米。
家作第2題的詳細答案。
360千米=360000米
長方形的面積。
360000×60=21600000(平方米)
21600000平方米=2160公頃
21600000平方米=21.6平方千米
答:這條高速公路占地2160公頃,合21.6平方千米。
家作第3題的詳細答案。
兩個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面積之和。
12×12+8×8
=144+64
=208(平方分米)
兩個空白部分的三角形面積之和。
12×12÷2+(12+8)×8÷2
=72+80
=152(平方分米)
陰影部分面積。
208—152=56(平方分米)
答:陰影部分面積是56平方分米。
家作第4題的詳細答案。
三角形的高:40×2÷8=10(厘米)
陰影部分的面積:(4+10)×8÷2=56(平方厘米)
答:陰影部分的面積是56平方厘米。
家作第5題的詳細答案。
長方形的面積。
3.2×2.4=7.68(平方米)
三角形的面積。
7.68÷(2+1)=2.56(平方米)
梯形的面積。
2.56×2=5.12(平方米) 或用7.68—2.56=5.12(平方米)
答:三角形的面積是2.56平方米,梯形的面積是5.12平方米。
③課本第67頁上的第6題,第76頁上的例題14,
④課本第112頁上第16~19題。重點的重點題是第16、17、18、19題。
同步奧數(shù)提高題(家作題)
1、一個梯形的上底是11厘米。如果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7厘米,那么就變成一個面積是1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求原來的梯形面積。
2、一個高速公路的路基長360千米,寬60米。這條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頃?合多少平方千米?
3、計算下邊圖形的陰影面積。(單位:分米)
4、圖中三角形ABC的面積是40平方厘米,AC長8厘米,DE長4厘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ADFC不是正方形)。
5、如右圖,長方形被分成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已知梯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求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
第三部分
家作題的詳細分析與答案
家作題的詳細分析:
同步奧數(shù)提高題(家作題)
1、一個梯形的上底是11厘米。如果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7厘米,那么就變成一個面積是1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求原來的梯形面積。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我們可以先畫示意圖來幫助分析與理解。
從示意圖可知,原來梯形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7厘米后,變成一個長是16厘米,面積是12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為此,我們可以先求這個長方形的寬,也就是原來這個梯形的高。原來梯形的下底是11+5+7=23厘米。懂得這些知識點以后,最后我們運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就可以解決最后的實際問題。具體解答在后面。
2、一個高速公路的路基長360千米,寬60米。這條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頃?合多少平方千米?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要求這條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頃?必須先求這塊地有多少平方米。要求這塊地有多少平方米?就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在求長方形的面積時,必須注意統(tǒng)一長度單位,先將360千米改寫成360000米。計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后,再換算成公頃數(shù)和平方千米數(shù)。具體解答在后面。
3、計算下邊圖形的陰影面積。(單位:分米)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要求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我們必須運用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首先進行合理的分割。把這個由邊長大小不同的兩個正方形拼成的組合圖形,按照空白部分與陰影部分來分,可以分割成空白部分的兩個三角形與一個陰影部分。如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通過合理分割,我們應該知道,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只要用兩個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面積之和減去兩個空白部分的三角形面積就可以解決本題的實際問題。具體解答在后面。
4、圖中三角形ABC的面積是40平方厘米,AC長8厘米,DE長4厘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ADFC不是正方形)。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要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就是求梯形的面積,這個梯形的上底DE長4厘米,高DF等于AC,長8厘米。DF既是梯形的高,也與三角形ABC的底AC的長相等。現(xiàn)在就是梯形的下底不知道,梯形的下底的長度,從圖上可以看出,它與三角形ABC的高相等。為此我們必須從三角形ABC的面積是40平方厘米入手,求出三角形ABC的高。求三角形高的方法是:用“三角形的面積×2÷底=高”去求。具體解答在后面。
5、如右圖,長方形被分成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已知梯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求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
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要求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我們必須先求長方形的面積,用3.2×2.4,得7.68平方米,這個7.68平方米,就是三角形與梯形面積之和。再根據(jù)“梯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這個信息,我們可知,本題屬于和倍應用題的特征。其中三角形的面積是一倍數(shù),梯形面積是這樣的2倍數(shù),長方形的面積就是這樣的3倍數(shù)。為此,我們應該用和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去求三角形與梯形各自的面積。和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是:和÷(倍數(shù)—1)=較小數(shù),較小數(shù)×倍數(shù)=較大數(shù),或,和—較小數(shù)=較大數(shù)。具體解答在后面。
家作題的詳細解答與檢驗過程
家作第1題的詳細答案。
長方形的寬是多少厘米?
120÷(11+5)=7.5(厘米)
梯形的下底是多少厘米?
11+5+7=23(厘米)
原來梯形的面積。
(23+11)×7.5÷2
=34×7.5÷2
=127.5(平方厘米)
答:原來梯形的面積是127.5平方厘米。
家作第2題的詳細答案。
360千米=360000米
長方形的面積。
360000×60=21600000(平方米)
21600000平方米=2160公頃
21600000平方米=21.6平方千米
答:這條高速公路占地2160公頃,合21.6平方千米。
家作第3題的詳細答案。
兩個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面積之和。
12×12+8×8
=144+64
=208(平方分米)
兩個空白部分的三角形面積之和。
12×12÷2+(12+8)×8÷2
=72+80
=152(平方分米)
陰影部分面積。
208—152=56(平方分米)
答:陰影部分面積是56平方分米。
家作第4題的詳細答案。
三角形的高:40×2÷8=10(厘米)
陰影部分的面積:(4+10)×8÷2=56(平方厘米)
答:陰影部分的面積是56平方厘米。
家作第5題的詳細答案。
長方形的面積。
3.2×2.4=7.68(平方米)
三角形的面積。
7.68÷(2+1)=2.56(平方米)
梯形的面積。
2.56×2=5.12(平方米) 或用7.68—2.56=5.12(平方米)
答:三角形的面積是2.56平方米,梯形的面積是5.1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