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校網為您提供《宋史·杜衍傳》|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9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果!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陰人。衍總發(fā)苦志厲操,尤篤于學。登進士甲科,補揚州觀察推官,擢知乾州。及罷歸,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奪我賢太守也?”遷尚書祠部員外郎,按行潞州。寧化軍守將鞫人死罪,不以實,衍覆正之。守將不伏,訴之,詔為置獄,果不當死。徙知揚州。衍為治謹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憚其清整。章獻太后遣使安撫淮南,使還,未及他語,問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狀對。太后嘆曰:“吾知之久矣!比首谔卣贋橛分胸,奏言:“歲有豐兇,谷有貴賤,官以法平之,今豪商大賈,乘時賤收,水旱,則稽伏而不出,冀其翔踴,以圖厚利,請量戶口眾寡課責官吏出納無壅增損有宜公糴未充則禁爭糴以規(guī)利者!卑堇舨渴汤伞忻苁。契丹與元昊戰(zhàn)黃河外,參知政事范仲淹宣撫河東,欲以兵自從。衍曰:“二國方交斗,勢必不來,我兵不可妄出。”仲淹爭議帝前,詆衍,語甚切。仲淹嘗父行事衍,衍不以為恨。衍好薦引賢士,而沮止僥幸,小人多不悅。時范仲淹、富弼欲更理天下事,與用事者不合,仲淹、弼既出宣撫,言者附會,益攻二人之短。衍獨左右之,指為朋比。以太子少師致仕。衍清介不殖私產,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出入從者十許人,烏帽、皂履、綈袍、革帶;騽裱転榫邮糠,衍曰:“老而謝事,尚可竊高士名邪!”善為詩,正書、行、草皆有法。病革,帝遣中使賜藥,挾太醫(yī)往視,不及,卒,年八十。贈司徒兼侍中,謚正獻。戒其子努力忠孝,斂以一枕一席,小壙庳冢以葬。自作遺疏,語不及私。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陰人。衍總發(fā)苦志厲操,尤篤于學。登進士甲科,補揚州觀察推官,擢知乾州。及罷歸,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奪我賢太守也?”遷尚書祠部員外郎,按行潞州。寧化軍守將鞫人死罪,不以實,衍覆正之。守將不伏,訴之,詔為置獄,果不當死。徙知揚州。衍為治謹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憚其清整。章獻太后遣使安撫淮南,使還,未及他語,問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狀對。太后嘆曰:“吾知之久矣!比首谔卣贋橛分胸,奏言:“歲有豐兇,谷有貴賤,官以法平之,今豪商大賈,乘時賤收,水旱,則稽伏而不出,冀其翔踴,以圖厚利,請量戶口眾寡課責官吏出納無壅增損有宜公糴未充則禁爭糴以規(guī)利者!卑堇舨渴汤伞忻苁。契丹與元昊戰(zhàn)黃河外,參知政事范仲淹宣撫河東,欲以兵自從。衍曰:“二國方交斗,勢必不來,我兵不可妄出。”仲淹爭議帝前,詆衍,語甚切。仲淹嘗父行事衍,衍不以為恨。衍好薦引賢士,而沮止僥幸,小人多不悅。時范仲淹、富弼欲更理天下事,與用事者不合,仲淹、弼既出宣撫,言者附會,益攻二人之短。衍獨左右之,指為朋比。以太子少師致仕。衍清介不殖私產,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出入從者十許人,烏帽、皂履、綈袍、革帶;騽裱転榫邮糠,衍曰:“老而謝事,尚可竊高士名邪!”善為詩,正書、行、草皆有法。病革,帝遣中使賜藥,挾太醫(yī)往視,不及,卒,年八十。贈司徒兼侍中,謚正獻。戒其子努力忠孝,斂以一枕一席,小壙庳冢以葬。自作遺疏,語不及私。
(節(jié)選自《宋史·杜衍傳》)
【文言文參考譯文】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陰人。杜衍童年堅守志向、砥礪節(jié)操,尤其酷愛讀書。考中進士甲科,補揚州觀察推官。提升為乾州知州,等到罷官回鄉(xiāng)的時候,兩州的老百姓在州境上等候挽留杜衍,說:“為什么要調走我們賢明的太守呢?”升任尚書祠部員外郎,巡視潞州。寧化軍守將將人審訊定為死罪,案情不實,杜衍核實加以改正。守將不伏罪,上訴朝廷,詔令刑獄復審,果然罪不當死。又調任揚州知州。杜衍處理政事嚴謹細密,不用嚴刑來督責官吏,但官吏和百姓也畏懼他的清正嚴整。章獻太后派遣使者安撫淮南,使者回京,還沒有說其他話,就問杜衍是否安康,使者將杜衍的治理情況向太后做了匯報。太后感嘆說:“我知道很久了!比首谔氐卣髡偎麨橛分胸6叛苌献嗾f:“年成有好有壞,因而谷價有高有低,官府用法律來平抑價格。如今富商,乘糧價低時收取,發(fā)生旱澇災荒時,則進行囤積而不發(fā)放,希望價格不斷上漲,來獲取豐厚之利。請求根據戶口的多少,督促官吏,按時收放不要誤時,價格要適宜。官府買進的糧食不充足,也要禁止富商爭相買糧來謀求暴利!笔诼毨舨渴汤伞忻苁。契丹與趙元昊在黃河外交戰(zhàn),參知政事范仲淹宣撫河東,想自己率兵出戰(zhàn)。杜衍說:“兩國正在交戰(zhàn),從形勢上看一定不會來進攻我們,我們不可輕易出兵。”范仲淹在仁宗面前與杜衍爭議,并詆毀杜衍,言辭十分尖刻急迫。范仲淹曾經以父輩的禮節(jié)來對待杜衍,杜衍不因此而忌恨他。杜衍喜歡推薦賢士,阻止佞幸之徒,因此小人多不高興。這時范仲淹、富弼想重新治理國事,與執(zhí)政者不和,范仲淹、富弼已離京任宣撫使,上奏者附會執(zhí)政者,更加攻擊二人的過失。杜衍支持他們,被認為結納朋黨,于是以太子少師退休。杜衍清廉正直不積聚私產,居住在南都共十年,房屋狹小簡陋,住在里面很滿足。出入隨從的約十來人,戴烏帽、穿皂履綈袍、系革帶。有人規(guī)勸杜衍穿居士服,杜衍說:“年老謝職,還可以盜用高士之名嗎?”善于寫詩,正書、行、草都有章法。病重,仁宗派遣宦官賜藥,帶著太醫(yī)前去看望,沒有來得及,去世,終年八十歲。追贈司徒兼侍中,謚號“正獻”。告誡他的兒子努力忠孝,用一枕一席來進行裝殮,用小的墓穴低矮的墳冢來安葬。曾自作遺疏,言語中沒有談到私事。
-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3分)
- A:請量戶口/眾寡課責官吏/出納無壅/增損有宜/公糴未充/則禁爭糴以規(guī)利者/
- B:請量戶口眾寡/課責官吏/出納無壅/增損有宜/公糴未充/則禁爭糴以規(guī)利者/
- C:請量戶口眾寡/課責官吏/出納無壅/增損有宜/公糴未充則禁/爭糴以規(guī)利者/
- D:請量戶口/眾寡課責官吏/出納無壅/增損有宜/公糴未充則禁/爭糴以規(guī)利者/
- 答案為:B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3分)
- A:契丹,發(fā)源于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古代游牧民族,后來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tǒng)—各部,國號契丹。
- B:河東,河東郡!昂印痹诠糯鷮V更S河。黃河由北向南流經山西省西南境,因在黃河以東,故這塊地方古稱河東。
- C:正書,字體名,亦稱“楷書”、“真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形體方正,筆畫平直。
- D:謝事,指謝絕世俗事務,隱居起來。在古代,官員因不愿做官,退居鄉(xiāng)里,隱居山林,寄情山水。
- 答案為:D
注:“謝事”指辭職,文中非不愿為官,而是因年老 -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3分)
- A:杜衍篤志于學,具有詩書才華。他早年刻苦求學,晚年歸隱后創(chuàng)作詩歌,而且對多種書法樣式都有一定的造詣。
- B:杜衍政績卓著,深受朝廷器重。巡行潞州時,他不畏權勢,糾正冤獄;治理揚州時,政治聲譽甚至傳到了太后那里。
- C:杜衍審時度勢,正確判斷形勢。契丹與元昊作戰(zhàn)時,范仲淹想讓杜衍率兵隨從他出征,杜衍分析當時形勢,加以拒絕。
- D:杜衍看淡財物,為人低調內斂。隱退之后,他不穿士人的衣服;臨終告誡兒子死后裝殮從簡,不要營建高大墳冢。
- 答案為:C
注:應是“范仲淹想自己率兵出戰(zhàn)” -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衍為治謹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憚其清整。 (本題分數: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杜衍處理政事嚴謹細密,不用嚴刑來督責官吏,但官吏和百姓也畏懼他的清正嚴整。
注:為治、威刑、督、憚、清整,各1分 - (2)衍清介不殖私產,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 (本題分數: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杜衍清廉正直不積聚私產,居住在南都共十年,房屋狹小簡陋,住在里面很滿足。
注:清介、殖、寓、卑陋、裕如,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