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陳咸傳》|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

 城市學校網(wǎng)為您提供《宋史·陳咸傳》|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9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果!
    陳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進士第。調內江縣尉,縣吏受賄,賦民不均。咸以聞于部使,為下令聽民自陳利病,而委咸均其賦。改知果州南充縣,轉運司辟主管文字。歲旱,稅司免下戶兩稅,轉運使安節(jié)以為虧漕計,咸白安節(jié)曰:“茍利于民,違之不可!卑补(jié)從之。蜀歲收輸絹錢,民以為病,咸白安節(jié),核入節(jié)出,奏歲減二十余萬緡。大修學宮,政以最聞,改知普州。開禧元年,邊事興,四川宣撫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機宜文字。咸貽書勸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圖籍以疏財用之源,視險要以決攻守之計。松復書深納,然實不能用。副使吳曦蔑視松易置將兵不關白正使咸憂之復說松收義士為緩急用據(jù)險厄立關堡以備不虞松又不能用。遷利路轉運判官。曦叛臣于金,關外四州繼沒,人情大駭。咸留大安軍督軍糧,檄其守楊震仲振流民,備奸盜,眾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謀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脅之以令其余,檄咸議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尋奏以咸總蜀賦,從之。時僭亂后,帑藏赤立。咸至武興,與丙商榷利病,兵政財計,合為一家。核諸司羨余,移支常平廣惠米。汰弱兵二萬余,規(guī)畫備至,故軍興增支之數(shù),皆不取于民。咸晝夜精勤,調度有方, 不二歲,錢糧布帛饒足。嘉陵江流忽淺,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動,疏而導之,自益昌至于魚梁,饋運無阻。金州地險,咸增饋米以實之,人皆曰:“金州之險,金人不可向,何益之為?”咸曰:“敵至而慮,無及矣!蔽磶,金人犯上津,賴以固。召為司農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賜謚勤節(jié)。

(節(jié)選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


【參考譯文】

  陳咸字逢儒,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中進士。(初)調內江縣(屬四川)尉,當時縣吏受賄,不能公平收取民賦,陳咸把這種情況上報部使,讓他授權地方官吏聽取百姓反映陳述弊端,部使官員委托陳咸平均民賦。后改南充(屬四川)知縣,轉運司征召陳咸主管文書。那年大旱,朝廷稅司部門免除百姓兩種稅賦,轉運使安節(jié)認為這樣會影響朝廷的漕運收入,陳咸稟告安節(jié)說:“如果這項措施是對下戶平民有好處的,違備它是不應該的!卑补(jié)聽從了陳咸的建議。蜀地每年強行征收絹錢,致百姓怨聲載道,陳咸稟告安節(jié),應該核定收入,節(jié)約開支,并奏請上司每年減免20余萬緡。陳咸還大修學宮,政績卓著,改任普州(今四川)知州。開禧元年(1205年)邊關發(fā)生戰(zhàn)事,四川宣撫使程松視其才華出眾,授陳咸主管機宜文字,他向程松寫書信建議程松拿出金帛,招募為國效死的將士,網(wǎng)羅人才,考查土地和戶籍(材料)以疏理財用之源,根據(jù)險要的地勢情況來決定攻守的策略。程松復信深表接受,實際上沒有采用。副使吳曦瞧不起程松,調動將兵,不告訴正使。陳咸對此深感憂慮,又勸程松收納義士作為戰(zhàn)情緊急的備用,要據(jù)守險要扼口,建立關隘戰(zhàn)堡,來防備意外的變故,程松仍然沒有采納。陳咸后來遷任利路轉運判官。吳曦叛宋投金,關外四州(階、成、和、鳳)相繼被割給金國,民情大驚。陳咸留下大安地區(qū)的軍隊來督促軍糧,發(fā)布文告給大軍地區(qū)的太守楊震仲讓他賑濟流民,防備奸盜,百姓才稍稍安定。安丙暗中把吳曦造反的陰謀告訴陳咸,陳咸立即派人告訴程松,卻不去深入了解(偵察、核查)這個情況。吳曦覺得陳咸是蜀地名士,就想欲先脅迫他讓他來影響其他將兵(投降金人)。他向陳咸用公文征召請他來議事,陳咸(覺察到其中的陰謀)沒有前往,于是就去了利州。安丙不久又上奏朝廷讓陳咸總理蜀地賦稅財政,陳咸接受了這個建議。當時國家動亂之后,國庫出現(xiàn)赤字。陳咸到武興,與安丙商討(現(xiàn)實中)賦稅政策的利弊,把軍事和行政財政合為一體,請安丙上奏朝廷。(陳咸)又查核諸司財政盈余,移支常平廣惠糧倉的米糧。減弱兵二萬多,精心規(guī)劃,所以用于發(fā)展軍隊的新增支出的資金,全不從百姓收取。陳咸日夜精心理財,調度有方,不到兩年,錢糧布帛充盈富足。嘉陵江流量突然減小,有人說這是金人在上游截流造成,陳咸并不為所動,在當?shù)厥柰ê拥酪龑Я飨,從宜昌到魚梁,確保糧草運輸無阻。金州地勢險要,陳咸增撥金州糧草來充實戰(zhàn)斗力,人們都說:“金州地勢那么險要,金人根本不可能有進攻的可能,那給金州增加糧食有什么必要呢?”陳咸說:“敵人來了再去考慮,可能就來不及了!辈痪,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的準備來固守不失。(后來)被朝廷征召為司農少卿。去世后,安丙上報他的功勞,賜謚“勤節(jié)”。

  •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 副使吳曦蔑視松/易置將兵/不關白正使/咸憂之/復說松收義士為緩急用/據(jù)險厄立/關堡以備不虞/松又不能用/
  • B: 副使吳曦蔑視松/易置將兵/不關白正使/咸憂之/復說松收義士為緩急用/據(jù)險厄/立關堡/以備不虞/松又不能用/
  • C: 副使吳曦蔑視松/易置將兵不關白/正使咸憂之/復說松收義士為緩急/用據(jù)險厄/立關堡/以備不虞/松又不能用/
  • D: 副使吳曦蔑視松/易置將兵不關白/正使咸憂之/復說松收義士為緩急用/據(jù)險厄/立關堡/以備不虞/松又不能用/
  • 答案為:B
    注:本題在A項設置兩處錯誤,“據(jù)險厄”“立關堡”應該為并列的舉措,“以備不虞”為目的。C、D項各設置三處錯誤,“不白正使”為動賓搭配,不可斷開;“為緩急用”中的“為……用”搭配不可斷,“據(jù)險厄”與后“立關堡”為同一結構。(原文為“副使吳曦蔑視松,易置將兵,不白正使。咸憂之,復說松收義士為緩急用;據(jù)險厄,立關堡,以備不虞。松又不能用”。)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 漕計,指漕運總量。漕運是古代利用水道來調運糧食(公糧為主)的運輸方式。
  • B: 以最聞,指因政績考核優(yōu)秀而聞名。古代考核政績時劃分的等級以上等為“最”。
  • C: 圖籍,圖是指地圖;籍是指書籍。古代官府通過圖籍來了解疆土、居民等情況。
  • D: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曉諭、聲討的文書;在本文中作動詞,用檄文告知。
  • 答案為:C
    注:本題是從閱讀材料中選取四個能夠體現(xiàn)古代文化含義的詞語,結合上下文,對其相關內容進行解釋,反映其中文化意義,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A項考查漕運方面的知識。“漕”字的本義即為“利用水道轉運糧食”,“計”,根據(jù)原文中“虧”可知“數(shù)量”。B項考查古代考核政績方面的內容,“聞”指得名,被知曉等。C項考查是是關于古代地理、戶籍的詞語。根據(jù)原文“考圖籍以疏財用之源”,可知這“圖籍”應該與理財有關,可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籍。(《荀子·榮辱》:“循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所,慎不敢損益也!睏顐娮ⅲ骸皥D謂模寫土地之形,籍謂書其戶口之數(shù)也!保〥項“檄”字比較熟悉,但也要結合文意判斷。文中“檄咸議事,咸不往”,可見并不是文書之意,可以理解為用文書征召。
  •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陳咸長于政事,體恤百姓。內江縣官員貪賄無為,賦民不均。陳咸陳情部使,部使讓他聽準百姓自陳利病,并讓他來做調整賦稅工作。
  • B: 陳咸應變有方,效果顯著。吳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驚。他督促收集軍糧、發(fā)布文告賑濟流民、防備奸盜,百姓最終安定下來。
  • C:陳咸總理蜀賦,調度有方。安丙推薦他總理蜀地賦稅,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財政現(xiàn)狀,把兵政財計合為一家,合理調度,收到明顯效果。
  • D:陳咸面對困境,積極有為。面對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傳聞,他并不驚慌,而是積極疏導航道,使得從益昌到魚梁的航運保持暢通。
  • 答案為:B
    注:本題在擬制時,首先將閱讀材料的內容分為若干個方面,然后選擇較為重要又能貫穿全文的四個方面作為切入點,用四個選項來進行分析和概括。A項分析概括的內容是傳記的第一部分內容。陳咸任職內江縣尉,面對當?shù)亍肮賳T貪賄無為,賦民不均”的現(xiàn)狀,陳咸作為一個中等官吏,自己陳情上級部使官,借助上級的力量和委任施行官職,可見他在政事的“得體”與“盡責”上,都是有特點的;從他擔任“調整賦稅的工作”的目的上看,他處理政事是從“體恤百姓”的角度去考慮的。B項分析概括的主要內容為陳咸任遷利路轉運判官期間。當時身為四川宣撫副使的吳曦叛宋投金、造成亂局,陳咸為穩(wěn)定局勢,主要做的工作有“督促收集軍糧”、 “檄其守楊震仲”,但是具體的“發(fā)布文告賑濟流民、防備奸盜”的行為都是“太守楊震仲”所為(在實施),這是第一處錯誤。第二處錯誤則是對安定民心效果的概括,原言為“民稍安”,“百姓最終安定下來”的表述不準確。 C項涉及陳咸到利州和武興兩地后的內容!鞍脖麑ぷ嘁韵炭偸褓x”、“與丙商榷利病,兵政財計,合為一家”等內容概述正確,“不二歲,錢糧布帛饒足”為效果的表述,也正確。D項涉及陳咸“疏導嘉陵江”的內容,“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動”可知他處變不驚的心態(tài)。具體內容,轉述不誤。
  •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安丙密以曦反謀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安丙暗中把吳曦投金棄宋的謀反計劃告訴陳咸,陳咸馬上就派人告訴程松,程松卻不去核查這個情況。
    注:關鍵實詞有“密”“察”;關鍵虛詞有“以”“即”;重點句式“松不之察”。
  • (2)咸曰:“敵至而慮,無及矣。”未幾,金人犯上津,賴以固。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陳咸說:“敵人來了再去考慮,可能就來不及了!辈痪,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做好的準備來固守不失。
    注:關鍵實詞有“犯”“無及”“ 未幾”;關鍵虛詞有“而”“以”;重點句式“賴以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