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題:比特幣:金本位的互聯(lián)網試驗

 城市學校網為您提供閱讀題:比特幣:金本位的互聯(lián)網試驗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9分,考試時間1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果!
 
比特幣:金本位的互聯(lián)網試驗

  誕生于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比特幣,是技術人員對貨幣的一種烏托邦實現(xiàn)。比特幣其實就是網絡上一串代碼,設計者通過設計,能夠讓用戶在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的網絡中通過比特幣完成支付,其獨特的地方在于不需要一個中央的清算中心或者金融機構對交易進行清算。用戶只需要互聯(lián)網連接以及比特幣軟件就可以向另外一個公開的賬戶或地址進行支付操作。

  流通中的比特幣總量將按可預測的節(jié)奏增加,基于所設計好的代碼機制,直到2140年達到總供給量2100萬個比特幣。目前的比特幣供給是1200萬個,也就是最終總量的57%。獲得比特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用電腦生產,被稱為挖礦;另一種就是通過交易獲得。

  作為一個投資品,比特幣讓早期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讓如今的投資者一次次過山車,小小風吹草動都讓比特幣交易風聲鶴唳,像中國央行的“封殺”更是讓比特幣雪上加霜! 〔贿^,作為一個新鮮事物,各國對比特幣的態(tài)度并不一致。比特幣被德國財政部認定為“記賬單位”,這意味著比特幣在德國已被視為合法貨幣,并且可以用來交稅和從事貿易活動。在澳大利亞,多個商家表示愿意接受比特幣支付,甚至一家眾籌網站也接受比特幣籌款。

  實際上,價格過于波動,比特幣在世界范圍內也無法做到自由流通兌換。貨幣是一種支付手段,如果無法進行流通,那么它就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即便如此,作為一次貨幣試驗,比特幣還是有很大意義的。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金本位已經被現(xiàn)代經濟學家和銀行家扔進了垃圾堆,通過超發(fā)貨幣、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成為各國間開展的競爭,尤其是美國通過超發(fā)美元這種國際貨幣,享受了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低廉的商品和服務。

  作為一個模仿系統(tǒng),計算機技術專家們設計的比特幣系統(tǒng)跟金本位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地球上的黃金儲藏量是一定的,比特幣總量也是一定的;黃金的開采取決于技術的發(fā)展和各大金礦的產量,各國政府和央行鮮有控制能力,比特幣的挖掘也是依靠高性能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沒有誰能控制其生產,而且挖掘難度越來越大,這跟現(xiàn)實中黃金的生產模式一致。

  比特幣和黃金一樣,通過總量控制以及分布式挖掘,杜絕了濫發(fā)貨幣的可能性。作為一種電子貨幣,比特幣還有比黃金更多的優(yōu)點。黃金的攜帶兌換麻煩,流通中的損耗也不可避免,比特幣完全不存在這些問題。一些人擔心比特幣會否成為地下經濟和洗錢的工具,這個擔心也是多余的。所有比特幣交易的公開紀錄會持續(xù)地更新,并且得到“挖礦人”的不斷驗證,后者會搜集新的交易紀錄,集合成塊,并將之加在“總賬”的最后。交易賬目的公開形式讓每一個貨幣單位都能夠被追蹤出持有者的歷史記錄。

  跟黃金一樣的缺點是,比特幣也無法跟上整個世界財富增加的節(jié)奏,而且比特幣更容易被人為囤積,這就會造成通貨緊縮,貨幣的總量趕不上實體經濟的總量。

  從目前來看,比特幣暫時取代不了現(xiàn)實中有國家信用背景的貨幣,也很難成為一種流通世界的貨幣,但作為一個貨幣試驗來說,卻打開了人們的思路,貨幣是不是一定要被各國央行牢牢控制,是不是一定靠濫發(fā)貨幣獲得世界經濟的虛假繁榮,弱勢群體怎樣應對通貨膨脹下自己財富的縮水?

  從原理上看,無中心生產、分布式貨幣的比特幣很符合互聯(lián)網精神,崇尚自由平等開放,反對獨裁和控制。比特幣也是技術專家嘗試通過技術改變世界經濟和金融規(guī)則的產物,姑且不論各國政府的支持反對態(tài)度不一,比特幣想進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現(xiàn)在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選自《中國青年報》,2013.12.30)
  • 1.下列選項中關于比特幣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比特幣其實就是網絡上一串代碼,其獨特的地方在于不需要一個中央的清算中心或者金融機構對交易進行清算;用戶只需要互聯(lián)網連接就可以向另外一個公開的賬戶或地址進行支付操作,非常方便。
  • B:流通中的比特幣總量將按可預測的節(jié)奏增加,直到2140年達到總供給量2100萬個比特幣。目前的比特幣供給是最終總量的57%,有的國家視其為合法貨幣,若各國政府一致“封殺”,剩余的43%將無法開挖。
  • C:在各國通過超發(fā)貨幣、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開展競爭,尤其是美國通過超發(fā)美元,享受著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低廉的商品和服務的背景下,比特幣的設計無疑是技術人員對貨幣重回金本位的一種烏托邦實現(xiàn)。
  • D:目前,比特幣想進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很難,但在流通兌換的過程中,無中心生產、分布式貨幣的比特幣很符合互聯(lián)網精神,崇尚自由平等開放,反對獨裁和控制,所以大有前景。
  • 答案為:C
    注:A、需要互聯(lián)網連接以及比特幣軟件;B、比特幣開挖不受政府控制;D、從原理上看,無中心生產、分布式貨幣的比特幣很符合互聯(lián)網精神,崇尚自由平等開放,反對獨裁和控制!按笥星熬啊,無中生有。
  • 2.關于比特幣與黃金的比較,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地球上的黃金和比特幣總量都是一定的;黃金的開采和比特幣的挖掘都依靠一定的技術,都完全不受政府和央行的控制,開采或挖掘的難度都越來越大,生產模式一致。
  • B:比特幣還有比黃金更多的優(yōu)點,作為一種電子貨幣,完全避免了攜帶兌換的麻煩和流通中的損耗。比特幣交易的公開紀錄會持續(xù)地更新,不斷地驗證以及交易賬目的公開形式也使比特幣不會成為地下經濟和洗錢的工具。
  • C:和黃金一樣,比特幣通過總量控制以及分布式挖掘,杜絕了濫發(fā)貨幣的可能性。如能成為一種流通世界的貨幣,它們都可避免各國政府濫發(fā)貨幣造成的世界經濟虛假繁榮。
  • D:比特幣無法跟上整個世界財富增加的節(jié)奏,而且比黃金更容易被人為囤積,造成通貨緊縮,其貨幣的總量趕不上實體經濟的總量。
  • 答案為:A
    注:“都完全不受政府和央行的控制”不當,原文為“黃金的開采取決于技術的發(fā)展和各大金礦的產量,各國政府和央行鮮有控制能力”。
  • 3.比特幣暫時取代不了現(xiàn)實中有國家信用背景的貨幣的原因有哪些? (本題分數(shù):3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①價格過于波動,無法做到世界范圍內自由流通兌換;②容易被人為囤積,造成通貨緊縮,貨幣的總量趕不上實體經濟的總量;③各國政府的態(tài)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