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現代文閱讀題:閱歷與讀書

 城市學校網為您提供2014年高考現代文閱讀題:閱歷與讀書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9分,考試時間1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果!
 
閱歷與讀書

趙迎輝

讀書的過程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同一本書,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閱讀,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閱歷的緣故。有無閱歷閱歷多少不僅影響著讀書的傾向,某些時候甚至關系到讀書的效果。

閱歷之所以會對讀書產生深淺有別的影響,原因在于閱讀并非是對作品的簡單再現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人生的經歷與生活的經驗都會參與進來。正如歌德所說的閱歷豐富的人讀書時,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則留心看紙的背面!生活閱歷越豐富,越有助于人們對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生活閱歷是不是豐富,往往與其年齡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經歷的人和事越來越多,獲得的經驗和教訓也越來越多,對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漸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這時我們的閱歷就會日趨豐富。不過這并不是絕對的有的人年齡雖然不大,但卻走過許多地方經過諸多歷練,體驗過各種身份和角色,經歷過復雜崗位的鍛煉和艱苦生活的磨礪,這種經歷同樣可以讓他擁有豐富的閱歷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長生命的長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閱歷,就要努力拓寬生命的寬度。培根認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只有親身體驗躬行踐履,才能準確把握社會現實不斷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從而更加深入地領悟書中蘊含的寓意和韻味

然而閱歷不等于經歷。并不是說只要經歷過的,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的閱歷經歷只是一種經過,或走過,或聽過,或看過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閱歷則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事件的經歷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礎上對經歷進行思考領悟、概括、提煉是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統一。

讀書增長閱歷閱歷助益讀書,但這并不意味著讀書和閱歷可以互相代替。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反復證明,讀書和閱歷都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經之路,二者不可偏廢只有將讀書和閱歷緊密結合,既博覽群書又勇于實踐,既潛心書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閱讀拓展閱歷,以閱歷深化閱讀,才能做到讀書和

閱歷相長、理論與實踐結合,并在二者的相輔相成中更好地學習和工作

(摘編自《學習時報》2013 年10 月28 日)

  • 1.下列對文章中“閱歷”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3分)
  • A:它與年齡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人和事增多,閱歷自然而然地就會豐富。
  • B:隨著經歷增多,經驗和教訓也增多,對事物的見解逐漸深入,閱歷就會越來越豐富。
  • C:閱歷不等于經歷,經歷是一種經過,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閱歷的基礎。
  • D:在感性表象的基礎上,對經歷進行理性思考,這才形成感性與理性相統一的閱歷。
  • 答案為:A
  • 2.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述閱歷與讀書的關系。 (本題分數:3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閱歷和讀書相輔相成。閱歷可以豐富知識,提高讀書能力;讀書可以獲取新知識,拓展閱歷,提高能力。
    注:(意思對即可。)
  • 3.請簡述文章②~④段的論述思路。 (本題分數:3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先分析閱歷影響讀書的原因,繼而論述豐富閱歷的途徑及意義,然后闡明閱歷與經歷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