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試卷:2013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所屬欄目: 初三試卷
關(guān)鍵詞:2013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初中,初三下,語文,中考試卷,答案,四川省,達州市,2013年試卷
摘 要:四川省達州市2013年中考語文試題(含答案)說明:所有主觀試題答案僅供參考,表述可以不同,意近即可得分。 一、積累&運用(20分)1.古詩詞原文填空。(4分,每小題1分。)(每小題1分,錯、添、漏等不給分)
說明:所有主觀試題答案僅供參考,表述可以不同,意近即可得分。
一、積累&運用(20分)
1. 古詩詞原文填空。(4分,每小題1分。) (每小題1分,錯、添、漏等不給分)
(1)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2)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春、日作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舊事物必將被新事物取代。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就給人以樂觀積極的力量。(王灣&《次北固山下》)
(4)人們總是把愁怨比做連綿不斷的流水,比做斬盡還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卻另尋了一個新思路,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2.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D ) (2分)
A.荒蕪/嫵媚 喑啞/ 蔭庇 義憤填膺/鶯歌燕舞 嘔心瀝血/銷聲匿跡
B.干涸/ 隔閡 熾熱/敕令 憂心忡忡/耳聰目明 擎天撼地/秦晉之好
C.陰霾/埋汰 遺骸/驚駭 花團錦簇/相形見絀 氣沖斗牛/斗雞走狗
D.跋涉/威懾 窺伺/伺機 廣袤無垠/貌合神離 鱗次櫛比/炙手可熱
3.下面語段,已打亂順序,最佳排列順序是( A )(2分)
(1)當爬上山頂,發(fā)現(xiàn)自己是孤獨的。
(2)如果問我是否后悔,我會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頂,除了夢想,也是荒蕪的。
(4)可是,當我們努力向上的時候,我們的同伴越來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們有無數(shù)的同伴,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夢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斷地往上爬,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A.(5)(6)(4)(1)(3)(2) B.(5)(1)(3)(6)(4)(2)
C.(1)(3)(2)(5)(4)(6) D.(3)(2)(5)(1)(4)(6)
4.下列句中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B )
A. 柳宗元攜弟一行游覽人跡罕至、凄清幽靜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B. 宋濂求學的經(jīng)歷,說明是否學有所成,關(guān)鍵在于自己學習的不求甚解和勤奮與否。
C.《木蘭詩》情節(jié)撲朔迷離,人物形象血肉豐滿,不僅讓中國的老百姓津津樂道,也讓世界的“木蘭迷”倍加贊賞。
D.孟子認為在“生死”與“義”的問題上,“義”重于“生”,“不義”重于“死”,深刻地闡明了舍生取義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5.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
A.整個教室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最使我吃驚的是,后面幾排一向空著的板凳上坐著好些鎮(zhèn)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 (都德&《最后一課》)
B.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C.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jié)構(gòu)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fā)揮作用。 (茅以升&《中國石拱橋》)
D.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故鄉(xiāng)》)
6.綜合性學習。(8分)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6周年,鳳凰中學九年級(1)班將開展一次以“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準備工作。
(1)【妙解漢字】“武”字與戰(zhàn)爭密切相關(guān)。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武”解釋為“止戈為武”,這一解釋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胺ァ弊忠才c戰(zhàn)爭有關(guān),請你推斷它的字義:砍殺、攻打。(1分)
(2)【品味文化】伴隨著戰(zhàn)爭,形成了豐富的戰(zhàn)爭文化。請寫一句相對完整的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古詩(詞);并列舉一部課外閱讀過的以戰(zhàn)爭為題材的小說或一場戰(zhàn)役。(2分)
答:詩詞 列舉的小說或戰(zhàn)役 只要跟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內(nèi)容皆可得分。
(3)【感悟和平】閱讀材料回答:(2分)
中國雕塑家遙遠創(chuàng)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諾曼底登陸戰(zhàn)場遺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噸,用不銹鋼制作。她那舞動綢帶的雙臂一前一后的舒展著,高舉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鴿展翅欲飛。在微風中展開的飄帶與女神的雙臂連為一體,遠遠望去,好似中國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單詞WORLD(世界)的第一個字母“W”和VICTORY(勝利)的第一個字母“V”。
從摘文中推斷“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蘊?(不超過20字)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世界和平終將實現(xiàn)。(意近即可)
(4)【抒寫心靈】活動中同學們自主搜集材料,創(chuàng)辦了《世界何時鑄劍為犁》?麄冊O(shè)計了這樣一些欄目:
【欄目一】:浸著血與淚的往事。
收錄了熟悉的戰(zhàn)爭故事,觸目驚心的歷史慘劇,并配有圖片。
【欄目二】:戰(zhàn)爭智慧,是殺戮,還是自殺?
收錄了戰(zhàn)爭詩詞、軍事成語、名人名言、兵法謀略等內(nèi)容。
【欄目三】:今天,戰(zhàn)爭并沒有遠離。
同學們從網(wǎng)絡(luò)、報刊上摘錄了當前某些國家之間的軍事動態(tài)及令人震驚的戰(zhàn)爭新聞。
【欄目四】:愛是幸福,恨是災(zāi)難!
欄目里同學們表達了對和平的期盼、對維護和平的思考。
請你從上列四個欄目中任選一個,為它寫上一段80——100字的導(dǎo)讀文字。(3分)
我選擇【欄目 】來寫。
能扣住所選欄目內(nèi)容,針對性強,語言有文采即可給分。
示例(一):欄目一。這里我們看到的是炮火與屠刀下鮮紅的血,感受到的是炮火與炮火對峙的悲壯,印在我們心里更多的是國土和母親屈辱和傷痛的淚,戰(zhàn)爭,我們不需要!
示例(二):欄目二:戰(zhàn)爭文化是血淚滋養(yǎng)的文化,兵法謀略究竟是用來殺戮還是用來消除仇恨?人類為什么非要擁有這些智慧?為了廝殺?還是自殺?
示例(三):欄目三:當我們正在優(yōu)美的校園散步的時候,當我們滋滋有味吃著香甜可口的飯菜的時候,我們享受著安寧與幸福,在很遠的地方,我們的同齡人正在飽受戰(zhàn)火的煎熬,流血流淚,無家可歸。
示例(四):欄目四:我們是朋友,我們是兄弟,我們是彼此摯愛著的親人。我們的心靈應(yīng)該洋溢著暖暖的春意,我們的臉上應(yīng)該折射出人生的甜蜜,記。簮凼切腋,恨是災(zāi)難!
二、閱讀&感悟(40分)
(一)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完成7——11題。(12分)
【甲文】①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
②許多朋友都說我們是不該站在這里的,這一點,其實我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我們的家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
③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工業(yè)城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盡可以節(jié)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為,這種命運事實上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蔭。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④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但我們苦熬著把牙齦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無論如何,我們這座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
⑤這時,或許有一個早起的孩子走了過來,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空氣,這是我們最自豪的時刻了。是的,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但我們?nèi)匀还虉?zhí)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行道樹》)
【乙文】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樹驚呆了。
② 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
③它長在一堆碼起來的磚垛上,周圍是林林總總的大樹小樹。磚垛有兩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層的磚被一層青苔覆蓋著。
④ 它其實只有一米來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著,形不成高大偉岸的姿態(tài),卻展示了固執(zhí)頑強的生命。當初,它選擇了磚垛前面的那一片陽光地帶,準備唱著歌兒向老榆樹告別?墒蔷驮谒查g,一陣微微的風,把它飄到磚垛上,它的命運因此而改變。它知道:躲避現(xiàn)實只能毀滅自己,安于命運,順勢而長,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壓抑著蓬勃向上的內(nèi)驅(qū)力,讓飽滿的激情化作一段樸實——它長成了灌木叢。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過不盡的苦痛。雷電轟擊過它,狂風摧殘過它,風雪侵蝕過它。最難耐的還是干旱和貧瘠。它有時想攔住匆匆而過的雨水,雨水卻不屑一顧;也曾經(jīng)挽留過晶瑩的露珠,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著。腳下那座高原似的磚垛,卻貧瘠得難以供應(yīng)它起碼的養(yǎng)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讓主干變粗變矮,讓枝葉變小變多,盡量節(jié)衣縮食,減少消耗。盡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運使得它青筋突暴,渾身疤痂,身體佝僂,它沒有屈服。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yīng)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我久久地站在那里,為一棵榆樹而感動。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來,發(fā)現(xiàn)那磚垛已經(jīng)不見了。一個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樹旁。老人告訴我,這垛磚堆了十八年。當初準備蓋房子用,兒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婦改嫁,他領(lǐng)著孫子孫女度日,房子就耽擱了。現(xiàn)在孫子孫女已長大成人,會掙錢了,政府又補貼了一部分錢,房子終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靜的敘述中,絲毫不見其悲涼,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艱辛度過的。老人走了,他邊走邊自言自語道:“你看這棵樹,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競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驀地,我仿佛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葉,是老人稀疏的亂發(fā);褶褶皺皺的干,是老人飽經(jīng)風霜的臉;還有那地下柔柔細細的根,是老人冉冉飄飛的胡須。
⑧望著老人步履艱辛地走了,走在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條被晚霞映紅了的小巷,行走著一個永恒的雕塑。眼淚模糊了我的雙眼。我默默地佇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樹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樹鞠躬》)(有刪節(jié))
7. 結(jié)合語境,說說下面句中帶點詞語的意思。(2分)
(1)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答:(1分)墮落是淪落、流落的意思。文中是說行道樹離開了森林來到充滿煙塵的城市,生活條件,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2)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著。
答:(1分)“吻”是擬人手法,寫露水停留時間之短,反襯榆樹忍受著干旱和貧瘠的苦痛。
8.仔細閱讀甲乙兩文,簡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為什么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答:(2分)為城市充滿煙塵,市民習慣于污濁,不珍惜清新空氣,自己僅僅成為城市的一種裝飾而悲涼。
(2)乙文第②段說“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那么這棵樹的不平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答:(2分)榆樹生長環(huán)境極其惡劣;外形矮小、纖弱、樸實;忍受苦痛,頑強生長。
9.【質(zhì)疑探究】: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個作答。(2分) 注:若兩個小題都答,只評第(1)題。
(1)甲文結(jié)尾“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一句中說行道樹既“憂愁”又“快樂”,矛盾嗎?為什么?(2分)
答:(2分)不矛盾。它憂愁的是市民早已習慣污濁,不重視環(huán)境的潔凈;它快樂的是自己能忍受寂寞,迎接太陽,制造清新空氣。表現(xiàn)他們的奉獻精神。
(2)乙文第⑦段為什么說“我仿佛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2分)
答:(2分)榆樹生長環(huán)境極為惡劣,卻能忍受苦痛,頑強生長;老人兒子病死,媳婦改嫁,獨自拉扯孫子孫女,生活艱難,十八年才能翻修房屋。兩者都遭遇艱難,但都能坦然面對,頑強抗爭,境遇和精神極其相似,所以如此說。
10.下面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D )(2分)
A. 甲乙兩文都借樹寫人,形象生動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將城市的“繁弦急管”“燈紅酒綠”與行道樹的寂靜孤獨形成對照,突出了行道樹在困境中堅定執(zhí)著的品質(zhì)。
B. 甲乙兩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甲文中用擬人化的手法,借我們的“自白”來抒情寫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見聞感受來突出文章的主旨。
C.甲乙兩文開篇都有點題的作用。而甲文既點出“我們”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為下文寫意抒情蓄勢;乙文則起筆突兀,懸念頓生,讓讀者欲罷不能。
D.甲乙兩文都表現(xiàn)了如何面對困境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贊美了那種不畏艱辛、頑強抗爭、樂觀進取、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zhì)。兩文中的“樹”的形象都是奉獻者的化身。
11.【遷移拓展】請結(jié)合鏈接材料,任選一句談?wù)勀愕睦斫狻?2分)
(1)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2)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yīng)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
【鏈接】:
材料一:兩彈元勛鄧稼先,遠離親人,身處荒漠,克服重重困難,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材料二:音樂巨人貝多芬,正當盛年,耳聾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可他仍然創(chuàng)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為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答:我選第 句。我的理解是
任選其中一句即可。
示例:第一句: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就是神圣的事業(yè)。鄧稼先從美國學成歸來,放棄了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去艱苦的戈壁,無私奉獻,為祖國的強大作出了卓越貢獻,這是一種幸福和深沉的表現(xiàn)。
第二句:貝多芬盛年耳聾,遭遇了很大打擊,可他同命運頑強抗爭,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音樂作品,告訴我們只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努力克服困難,就能逐步走向成功。
摘 要:四川省達州市2013年中考語文試題(含答案)說明:所有主觀試題答案僅供參考,表述可以不同,意近即可得分。
四川省達州市2013年中考
語文試題(含答案)
說明:所有主觀試題答案僅供參考,表述可以不同,意近即可得分。
一、積累&運用(20分)
1. 古詩詞原文填空。(4分,每小題1分。) (每小題1分,錯、添、漏等不給分)
(1)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2)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春、日作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舊事物必將被新事物取代。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就給人以樂觀積極的力量。(王灣&《次北固山下》)
(4)人們總是把愁怨比做連綿不斷的流水,比做斬盡還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卻另尋了一個新思路,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2.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D ) (2分)
A.荒蕪/嫵媚 喑啞/ 蔭庇 義憤填膺/鶯歌燕舞 嘔心瀝血/銷聲匿跡
B.干涸/ 隔閡 熾熱/敕令 憂心忡忡/耳聰目明 擎天撼地/秦晉之好
C.陰霾/埋汰 遺骸/驚駭 花團錦簇/相形見絀 氣沖斗牛/斗雞走狗
D.跋涉/威懾 窺伺/伺機 廣袤無垠/貌合神離 鱗次櫛比/炙手可熱
3.下面語段,已打亂順序,最佳排列順序是( A )(2分)
(1)當爬上山頂,發(fā)現(xiàn)自己是孤獨的。
(2)如果問我是否后悔,我會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頂,除了夢想,也是荒蕪的。
(4)可是,當我們努力向上的時候,我們的同伴越來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們有無數(shù)的同伴,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夢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斷地往上爬,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A.(5)(6)(4)(1)(3)(2) B.(5)(1)(3)(6)(4)(2)
C.(1)(3)(2)(5)(4)(6) D.(3)(2)(5)(1)(4)(6)
4.下列句中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B )
A. 柳宗元攜弟一行游覽人跡罕至、凄清幽靜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B. 宋濂求學的經(jīng)歷,說明是否學有所成,關(guān)鍵在于自己學習的不求甚解和勤奮與否。
C.《木蘭詩》情節(jié)撲朔迷離,人物形象血肉豐滿,不僅讓中國的老百姓津津樂道,也讓世界的“木蘭迷”倍加贊賞。
D.孟子認為在“生死”與“義”的問題上,“義”重于“生”,“不義”重于“死”,深刻地闡明了舍生取義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5.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
A.整個教室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最使我吃驚的是,后面幾排一向空著的板凳上坐著好些鎮(zhèn)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 (都德&《最后一課》)
B.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C.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jié)構(gòu)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fā)揮作用。 (茅以升&《中國石拱橋》)
D.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故鄉(xiāng)》)
6.綜合性學習。(8分)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6周年,鳳凰中學九年級(1)班將開展一次以“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準備工作。
(1)【妙解漢字】“武”字與戰(zhàn)爭密切相關(guān)。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武”解釋為“止戈為武”,這一解釋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胺ァ弊忠才c戰(zhàn)爭有關(guān),請你推斷它的字義:砍殺、攻打。(1分)
(2)【品味文化】伴隨著戰(zhàn)爭,形成了豐富的戰(zhàn)爭文化。請寫一句相對完整的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古詩(詞);并列舉一部課外閱讀過的以戰(zhàn)爭為題材的小說或一場戰(zhàn)役。(2分)
答:詩詞 列舉的小說或戰(zhàn)役 只要跟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內(nèi)容皆可得分。
(3)【感悟和平】閱讀材料回答:(2分)
中國雕塑家遙遠創(chuàng)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諾曼底登陸戰(zhàn)場遺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噸,用不銹鋼制作。她那舞動綢帶的雙臂一前一后的舒展著,高舉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鴿展翅欲飛。在微風中展開的飄帶與女神的雙臂連為一體,遠遠望去,好似中國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單詞WORLD(世界)的第一個字母“W”和VICTORY(勝利)的第一個字母“V”。
從摘文中推斷“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蘊?(不超過20字)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世界和平終將實現(xiàn)。(意近即可)
(4)【抒寫心靈】活動中同學們自主搜集材料,創(chuàng)辦了《世界何時鑄劍為犁》?麄冊O(shè)計了這樣一些欄目:
【欄目一】:浸著血與淚的往事。
收錄了熟悉的戰(zhàn)爭故事,觸目驚心的歷史慘劇,并配有圖片。
【欄目二】:戰(zhàn)爭智慧,是殺戮,還是自殺?
收錄了戰(zhàn)爭詩詞、軍事成語、名人名言、兵法謀略等內(nèi)容。
【欄目三】:今天,戰(zhàn)爭并沒有遠離。
同學們從網(wǎng)絡(luò)、報刊上摘錄了當前某些國家之間的軍事動態(tài)及令人震驚的戰(zhàn)爭新聞。
【欄目四】:愛是幸福,恨是災(zāi)難!
欄目里同學們表達了對和平的期盼、對維護和平的思考。
請你從上列四個欄目中任選一個,為它寫上一段80——100字的導(dǎo)讀文字。(3分)
我選擇【欄目 】來寫。
能扣住所選欄目內(nèi)容,針對性強,語言有文采即可給分。
示例(一):欄目一。這里我們看到的是炮火與屠刀下鮮紅的血,感受到的是炮火與炮火對峙的悲壯,印在我們心里更多的是國土和母親屈辱和傷痛的淚,戰(zhàn)爭,我們不需要!
示例(二):欄目二:戰(zhàn)爭文化是血淚滋養(yǎng)的文化,兵法謀略究竟是用來殺戮還是用來消除仇恨?人類為什么非要擁有這些智慧?為了廝殺?還是自殺?
示例(三):欄目三:當我們正在優(yōu)美的校園散步的時候,當我們滋滋有味吃著香甜可口的飯菜的時候,我們享受著安寧與幸福,在很遠的地方,我們的同齡人正在飽受戰(zhàn)火的煎熬,流血流淚,無家可歸。
示例(四):欄目四:我們是朋友,我們是兄弟,我們是彼此摯愛著的親人。我們的心靈應(yīng)該洋溢著暖暖的春意,我們的臉上應(yīng)該折射出人生的甜蜜,記。簮凼切腋,恨是災(zāi)難!
二、閱讀&感悟(40分)
(一)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完成7——11題。(12分)
【甲文】①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
②許多朋友都說我們是不該站在這里的,這一點,其實我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我們的家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
③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工業(yè)城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盡可以節(jié)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為,這種命運事實上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蔭。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④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但我們苦熬著把牙齦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無論如何,我們這座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
⑤這時,或許有一個早起的孩子走了過來,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空氣,這是我們最自豪的時刻了。是的,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但我們?nèi)匀还虉?zhí)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行道樹》)
【乙文】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樹驚呆了。
② 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
③它長在一堆碼起來的磚垛上,周圍是林林總總的大樹小樹。磚垛有兩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層的磚被一層青苔覆蓋著。
④ 它其實只有一米來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著,形不成高大偉岸的姿態(tài),卻展示了固執(zhí)頑強的生命。當初,它選擇了磚垛前面的那一片陽光地帶,準備唱著歌兒向老榆樹告別?墒蔷驮谒查g,一陣微微的風,把它飄到磚垛上,它的命運因此而改變。它知道:躲避現(xiàn)實只能毀滅自己,安于命運,順勢而長,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壓抑著蓬勃向上的內(nèi)驅(qū)力,讓飽滿的激情化作一段樸實——它長成了灌木叢。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過不盡的苦痛。雷電轟擊過它,狂風摧殘過它,風雪侵蝕過它。最難耐的還是干旱和貧瘠。它有時想攔住匆匆而過的雨水,雨水卻不屑一顧;也曾經(jīng)挽留過晶瑩的露珠,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著。腳下那座高原似的磚垛,卻貧瘠得難以供應(yīng)它起碼的養(yǎng)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讓主干變粗變矮,讓枝葉變小變多,盡量節(jié)衣縮食,減少消耗。盡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運使得它青筋突暴,渾身疤痂,身體佝僂,它沒有屈服。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yīng)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我久久地站在那里,為一棵榆樹而感動。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來,發(fā)現(xiàn)那磚垛已經(jīng)不見了。一個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樹旁。老人告訴我,這垛磚堆了十八年。當初準備蓋房子用,兒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婦改嫁,他領(lǐng)著孫子孫女度日,房子就耽擱了。現(xiàn)在孫子孫女已長大成人,會掙錢了,政府又補貼了一部分錢,房子終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靜的敘述中,絲毫不見其悲涼,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艱辛度過的。老人走了,他邊走邊自言自語道:“你看這棵樹,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競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驀地,我仿佛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葉,是老人稀疏的亂發(fā);褶褶皺皺的干,是老人飽經(jīng)風霜的臉;還有那地下柔柔細細的根,是老人冉冉飄飛的胡須。
⑧望著老人步履艱辛地走了,走在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條被晚霞映紅了的小巷,行走著一個永恒的雕塑。眼淚模糊了我的雙眼。我默默地佇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樹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樹鞠躬》)(有刪節(jié))
7. 結(jié)合語境,說說下面句中帶點詞語的意思。(2分)
(1)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答:(1分)墮落是淪落、流落的意思。文中是說行道樹離開了森林來到充滿煙塵的城市,生活條件,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2)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著。
答:(1分)“吻”是擬人手法,寫露水停留時間之短,反襯榆樹忍受著干旱和貧瘠的苦痛。
8.仔細閱讀甲乙兩文,簡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為什么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答:(2分)為城市充滿煙塵,市民習慣于污濁,不珍惜清新空氣,自己僅僅成為城市的一種裝飾而悲涼。
(2)乙文第②段說“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那么這棵樹的不平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答:(2分)榆樹生長環(huán)境極其惡劣;外形矮小、纖弱、樸實;忍受苦痛,頑強生長。
9.【質(zhì)疑探究】: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個作答。(2分) 注:若兩個小題都答,只評第(1)題。
(1)甲文結(jié)尾“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一句中說行道樹既“憂愁”又“快樂”,矛盾嗎?為什么?(2分)
答:(2分)不矛盾。它憂愁的是市民早已習慣污濁,不重視環(huán)境的潔凈;它快樂的是自己能忍受寂寞,迎接太陽,制造清新空氣。表現(xiàn)他們的奉獻精神。
(2)乙文第⑦段為什么說“我仿佛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2分)
答:(2分)榆樹生長環(huán)境極為惡劣,卻能忍受苦痛,頑強生長;老人兒子病死,媳婦改嫁,獨自拉扯孫子孫女,生活艱難,十八年才能翻修房屋。兩者都遭遇艱難,但都能坦然面對,頑強抗爭,境遇和精神極其相似,所以如此說。
10.下面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D )(2分)
A. 甲乙兩文都借樹寫人,形象生動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將城市的“繁弦急管”“燈紅酒綠”與行道樹的寂靜孤獨形成對照,突出了行道樹在困境中堅定執(zhí)著的品質(zhì)。
B. 甲乙兩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甲文中用擬人化的手法,借我們的“自白”來抒情寫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見聞感受來突出文章的主旨。
C.甲乙兩文開篇都有點題的作用。而甲文既點出“我們”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為下文寫意抒情蓄勢;乙文則起筆突兀,懸念頓生,讓讀者欲罷不能。
D.甲乙兩文都表現(xiàn)了如何面對困境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贊美了那種不畏艱辛、頑強抗爭、樂觀進取、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zhì)。兩文中的“樹”的形象都是奉獻者的化身。
11.【遷移拓展】請結(jié)合鏈接材料,任選一句談?wù)勀愕睦斫狻?2分)
(1)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2)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yīng)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
【鏈接】:
材料一:兩彈元勛鄧稼先,遠離親人,身處荒漠,克服重重困難,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材料二:音樂巨人貝多芬,正當盛年,耳聾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可他仍然創(chuàng)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為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答:我選第 句。我的理解是
任選其中一句即可。
示例:第一句: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就是神圣的事業(yè)。鄧稼先從美國學成歸來,放棄了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去艱苦的戈壁,無私奉獻,為祖國的強大作出了卓越貢獻,這是一種幸福和深沉的表現(xiàn)。
第二句:貝多芬盛年耳聾,遭遇了很大打擊,可他同命運頑強抗爭,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音樂作品,告訴我們只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努力克服困難,就能逐步走向成功。
上一篇:2013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語文試卷
下一篇:2013年廣東省高考生物試卷及答案
中考試卷
- 2013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語文試卷
-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紹興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重慶市中考語文試卷(B卷)
- 2013年上海市中考語文試卷
- 2013年浙江省紹興縣中考語文適應(yīng)性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重慶市中考語文10篇重點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題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安徽省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相關(guān)初三試卷
- 2013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語文試卷
-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級語文第一次五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紹興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重慶市中考語文試卷(B卷)
- 2013年上海市中考語文試卷
- 2013年浙江省紹興縣中考語文適應(yīng)性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重慶市中考語文10篇重點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題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安徽省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城市學校網(wǎng)網(wǎng)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wǎng)來源注明“城市學校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均屬于城市學校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yīng)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城市學校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城市學校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城市學校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wù)。如稿件版權(quán)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3、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QQ:1191060874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城市學校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wù)。如稿件版權(quán)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3、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QQ:1191060874
最新試卷
- 2013年廣東省高考生物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語文試卷
- 2013年廣東省高考英語試卷(全國統(tǒng)一考試)
- 2013年湖北省高考英語試卷及答案詳解(全國統(tǒng)一考試)
- 2013年安徽省高考英語試卷及答案詳解(全國統(tǒng)一考試)
- 2013年湖南省高考英語試卷及答案詳解(全國統(tǒng)一考試)
- 2013年重慶市高考英語試卷及答案詳解(全國統(tǒng)一考試)
- 2013年江西省高考英語試卷及答案詳解(全國統(tǒng)一考試)
-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資陽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級語文第一次五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紹興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熱門試卷
- 2013年蘇州市初三語文下學期調(diào)研試卷及答案(立達中學、蘇州中學園區(qū)校、蘇州景范中學)
- 2013年福建省初中畢業(yè)班語文質(zhì)量檢測試卷及答案(漳州市)
- 2013年汕頭市澄海區(qū)中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13年課標版高考語文押題精粹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廣東省初中畢業(yè)生語文學業(yè)考試模擬試卷一及答案
- 2013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 山東省濟南市2013屆高三語文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廣州市黃埔區(qū)初三語文下學期綜合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 安徽省2013屆名校聯(lián)盟高三語文第三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
- 2013年江蘇省高三語文下學期教學情況調(diào)研試卷二及答案(蘇錫常鎮(zhèn)四市)
- 安徽省合肥市2013年高三語文第三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試卷及答案
- 江蘇省2013屆高三語文查漏補缺專項檢測試卷及答案(南通市通州區(qū))
- 2013年海南省高考語文考前預(yù)測試卷及答案
- 2013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語文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 山東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全國統(tǒng)一考試)
- 山東省2013屆高三語文高考仿真三試卷及答案(濰坊市教研室)
-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畢業(yè)班語文第二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
- 山東省泰安市2013屆高三語文第三次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13年浙江省高考語文模擬沖刺試卷及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2013年高中畢業(yè)班語文質(zhì)量檢查試卷及答案
教學視頻
關(guān)于我們 |
市場合作 |
建議反饋 |
站點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免責聲明
城市學校網(wǎng)站 © 2010-2013 備案號:粵ICP備1021911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