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鹽田區(qū)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調(diào)研考試語文試卷
第一部分 選擇題(1-5題)
一、本大題共5題,共10分
1.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A.貯蓄zhù 瘡痍chuāng 蟬蛻tuì 混為一談hǔn
B.稽首qí 緘默jiān 曠野guǎng 拈輕怕重niān
C.恣睢jū 哂笑shěn 狡黠xiá 強聒不舍qiǎng
D.喑啞yīn 窺伺sì 腦髓suǐ 婦孺皆知rú
2.請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
A.母親的目光是從冬的縫隙里抽出的春的陽光,隨著他,靜靜地織成一條溫暖的路。幸福就這樣油然而生。
B.長不盈寸的桃核在王叔遠的刻刀下成了“大蘇泛赤壁”的輕舟,真可謂一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
C.從他的相貌看來,應該是北方人,流落到這南方熱帶的街頭,連最燠熱的夏天都穿著家鄉(xiāng)的厚衣,使人嘆為觀止。
D.張愛玲是蕓蕓眾生里的一個“臨水照花人”,也想求個現(xiàn)世安穩(wěn),卻站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粉黛春秋里的一個傳奇。
3.請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
A.針對近年來語文教材選文出現(xiàn)的一些爭議,人教社在編寫新教材的過程中,聽取、確定和商討了多方意見。
B.深圳“吉祥齋”作為一個極具中國屬性的服裝品牌,15年來堅持入古出新,成為中國文化服飾的代表。
C.從近視患者戴上眼鏡就能正常看書的實踐出發(fā),促使研究者發(fā)明了幫助下半身癱瘓患者實現(xiàn)正常行走的“可穿戴機器人”。
D.深圳網(wǎng)易今后將網(wǎng)聚新聞力量,宣傳法治思想,傳遞法治聲音,為深圳建設一流法治城市添磚加瓦而努力。
4.請選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 )
①此時的星空顯得很低,星星仿佛枝頭的花朵,伸手可摘。
②我見到的星月,容顏越來越憔悴。
③咳得睡不著的時候,我關掉燈,站在窗前望故鄉(xiāng)的星空。
④我也曾無數(shù)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的空氣一年不如一年。
⑤這樣的星空,給人花團錦簇的感覺。
A.④①②③⑤ B. ③②①④⑤
C.④②③⑤① D. ③①⑤④②
5.請選出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 )
A.戲劇按照題材劃分,有現(xiàn)代劇、歷史劇,神話劇、科幻劇、童話劇等!独纂婍灐愤x自郭沫若的神話劇《屈原》。
B.“蘇格拉底認為,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擔心樹枝會斷裂,因為鳥兒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自己的翅膀。”這個句子是一個單句。
C.“白花花的陽光烘烤下,柏油路像鋪了一層碎銀,晃得人睜不開眼睛,樹木的葉子都打著卷!痹摼涫褂昧吮扔、擬人、夸張的修辭手法。
D.“私塾老師沒有校長和局長之類的上司,當然也沒有班級評比這種事,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自己做主!本渲袠它c符號的使用是正確的。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6-19題)
二、本大題共1題,每空1分,共10分
6.請在下面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
(1)晨興理荒穢, 。(陶淵明《歸園田居》)
(2)蓬山此去無多路, 。(李商隱《無題》)
(3) ,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4) ,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李煜《相見歡》)
(6) ,松柏有本性。(劉禎《贈從弟》)
(7)登臨吳蜀橫分地, 。(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8)“濟世”一直是歷代文人的人生標桿。杜甫《望岳》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xiàn)了豪邁的用世之情;李白《行路難》中的“ ,直掛云帆濟滄!保磉_出人生多歧但不甘消沉的執(zhí)著;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 , ”,則充滿雖已辭官仍關心民族命運的赤子之情。
三、本大題共4篇文段,共33分
(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7-9題。(10分)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某①啟。仆②居東坡,作陂③種稻,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昨日一牛病幾死,牛醫(yī)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曰:“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以青蒿粥啖之!庇闷溲远效。勿謂仆謫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猶解接黑牡丹④也。言此,發(fā)公⑤千里一笑。
——蘇軾《與章子厚書》
[注]①某:指蘇軾。②仆:對自己的謙稱。③陂(bēi):山坡,斜坡。④黑牡丹:牛的戲稱。⑤公:指章惇(字子厚),蘇軾的朋友,當時在京為官。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念無與為樂者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身耕妻蠶 (4)用其言而效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法當以青蒿粥啖之。
9.批注是一種傳統(tǒng)的閱讀方法,寥寥數(shù)語卻能直入文本,切中肯綮;可闡釋,可評論,亦可聯(lián)想,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請仔細體會【甲】【乙】兩文中蘇軾的生活情趣,參考示例,給文中兩處文字作批注。(4分)
【示例】原文:勿謂仆謫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猶解接黑牡丹也。
批注:謫居鄉(xiāng)野非但沒有一絲憂愁之態(tài),言語中還頗有洋洋自得、眉飛色舞的夸耀之意,東坡真是可愛可敬!
(1)原文: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批注:
(2)原文:牛醫(yī)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
批注:
(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0-12題。(9分)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是人群
①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人是很麻煩的!边@是一句大實話。
②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一滴水是清晰可見的,但是,當它融入到水中,你還能找到那滴水在哪里嗎?同樣,即使你是一個有個性、有思想、有自我的人,如果迫切希望被別人接納,渴望合群,常常也會磨掉自己的棱角,隱藏自己的個性,屏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馬克·吐溫說:“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樣,我所暴露給世人的只是修剪過的、灑過香水的、精心美容過的公開意見,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見謹慎小心地、聰明地遮蓋了起來!币驗,只有當你變得與人群中的其他人沒有多大區(qū)別的時候,這個群體才會接納你。
③人們總是喜歡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排斥與自己不相同的人。人們渴望被什么樣的人群接納,就容易變成什么樣的人。需要警惕的是,渴望被人群接納的心理常常會讓我們削尖腦袋,扭曲自己的個性,壓抑自己,甚至做出違心的事情。最后,我們雖然被人群接納了,但我們的自我卻消失了。
④在人群中消失了真實的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會導致巨大的非理性行為的發(fā)生。
⑤人與人群有什么區(qū)別呢?人是有“我”的人,這個“我”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愛好、自己的渴望、自己的夢想……
⑥人群是什么?人群就是許多人聚集在一起。這些人為了得到人群的接納,每個人都磨掉了自己的感受、想法、意愿、個性和自我。
⑦一個人獨自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這是一個“人”。很多人聚集在一個社交場合,推杯換盞,彬彬有禮地交談,這就是“人群”。這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的人,他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和目光,不用考慮自己的姿態(tài)和著裝。他會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而在社交場合交談的人,特別關心別人對他的看法,很在乎自己給別人留下的印象,他會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按照別人喜歡的方式行動。
⑧正如張愛玲說的那樣:“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xiàn),看見同類,也被看見,這就是社交。”人需要社交,但不需要把自己的整個人生都變成社交。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乎每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乎別人的議論和評價,那么,我們就會失去自我的空間,忽視自己的感受,泯滅自己的思想,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廖之坤∕文,選自《讀者》2016年第1期,有刪節(jié))
10.通讀全文,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觀點。(3分)
11.第①段引用道格拉斯·亞當斯的話,第②段引用馬克·吐溫的話,各有什么作用?(3分)
12.第④段說“在人群中消失了真實的自己”“會導致巨大的非理性行為的發(fā)生”。請結(jié)合你的經(jīng)驗,舉一個事例證明這個說法。(3分)
(三)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3-16題。(14分)
我們的裁縫店
我們租的店面實在太小了,十來個平方米,中間拉個布簾子隔開,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覺,做飯。吃飯時,我們就全部擠到外間,緊緊圍繞著縫紉機上的一盤菜。
我們的店面雖然小,但這樣的話,爐子燒起來的時候,會特別暖和。很多個那樣的日子——是晚春吧,外面狂風呼嘯,昏天暗地,樹木隱約的影子在蒙著霧氣的窗玻璃外劇烈搖動,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窗玻璃上,“啪啪啪啪”響個沒完沒了……房子里卻溫暖平和得讓人沒法不深感幸福——鍋里燉的風干羊肉溢出的香氣一滾一滾地波動,墻皮似乎都給香酥掉了,很久以后會突然掉下來一塊。至于爐板上烤的饃饃片,香氣雖然被羊肉的味道蓋過了,聞不到,卻看得到它顏色金黃燦爛,還泛著誘人的淡紅。小錄音機里的磁帶慢慢地轉(zhuǎn),每一首反復聽過的歌的歌詞都已經(jīng)失去它自己的意思,只剩一片舒適安逸。
庫爾馬罕的兒媳婦也來做裙子了,她的婆婆靦腆地跟在后面,提個編織袋,寬容地笑著。我們給她量完尺寸之后,讓她先付點訂金,這個靈巧敏捷的漂亮女人二話不說,從婆婆拎著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雞來:
“三只雞嘛,換一條裙子,夠不夠?”
她要訂的是我們新進的一塊布料。這塊晃著金色碎點的布料一掛出來,村子里幾乎所有洋氣一點的媳婦們都來訂做了裙子。這是我們這個小地方能追趕的為數(shù)不多的時髦之一。
她說:“不要讓我公公知道了。」饴,給他知道了嘛,要當當(嘮叨、責怪)嘛!”
“婆婆知道就沒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
她說著攬過旁邊那個又矮又小的老婦人拼命擁抱,“叭”地親一口,又說:
“等裙子做好了嘛,我們兩個嘛,你一天我一天,輪換著穿嘛!”
她的婆婆輕輕地嘟囔著什么,露出長輩才有的笑容,甚至有些驕傲地看著眼前這個高挑苗條的年輕兒媳婦。
庫爾馬罕的兒媳婦是我們這一帶出眾的兩三個漂亮女人之一,她有著貓一樣明艷的容顏,目光像貓的目光一般抓人。她的舉止也像只貓,敏捷優(yōu)雅,無聲無息。長年粗重的勞動和寒酸的衣著,似乎一點也沒有磨損她青春的靈氣,反倒令她滋生出一股子說不出的新鮮的野氣——雖然她修長勻稱的手指總是那么粗糙,布滿了傷痕;腳上拖著的那雙干活時才穿的、還沒來得及換下來的球鞋,鞋幫子早垮得沒了個形狀,腳趾頭也頂出來了一個。
我們沒有理由拒絕這三只雞和她那因年輕而放肆的美夢。我們要雞干什么?但是我們還是要了。
“家里雞少了,公公看不出來嗎?”
“看不出來!
“家里雞很多嗎?”
“多得很!
“五十只?一百只?”
“七只!
“啊——”太不可思議了,“七只雞少了三只,你公公還看不出來嗎?”
“看不出來!當?shù)啬腥瞬贿^問家務,已經(jīng)嚴重到了這種地步!來這里做衣服的女人們,一個比一個可愛,可愛得簡直都不忍心收她們的錢了。哪怕是五六十歲的老婦人,撒起嬌來也跟小姑娘一樣動人。她會像念詩一樣哀嘆自己的青春,滿臉難過,眼睛卻狡猾地笑。所以,到了后來,我們的價格不得不下降了一個檔次——實在是沒有辦法呀。這樣一來,我們生意就更好了,我們也就更忙了,每天天快亮了才睡下。整個喀吾圖小鎮(zhèn)上,我們家窗子的燈光總是亮到最后。(李娟∕文,選自《我的阿勒泰》,略有改動)
[注]李娟,散文女作家,曾在新疆阿勒泰地區(qū)有過一段做裁縫、賣小百貨、與牧民一起轉(zhuǎn)場的生活經(jīng)歷。其散文集《我的阿勒泰》風格清新明快,原生態(tài)地再現(xiàn)了北疆風情。13.以“庫爾馬罕的兒媳婦”的口吻概括事件的主要內(nèi)容。(3分)14.文章第二段寫了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15.品味下面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1)她的婆婆輕輕地嘟囔著什么,露出長輩才有的笑容,甚至有些驕傲地看著眼前這個高挑苗條的年輕兒媳婦。(2)我們沒有理由拒絕這三只雞和她那因年輕而放肆的美夢。16.文中對庫爾馬罕兒媳婦的語言描寫非常傳神,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能生動地反映人物的性格。請根據(jù)下面的要求寫一段話。(4分)上次月考的成績公布了。請選擇你的某位老師、家人、同學或朋友,寫一段此人看到你的成績單后的語言。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和性格等,不少于60字,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和校名。三、本大題共2題,共4分對于一般的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fā),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這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17.這段文字出自《 》(書名),文中的“他”是 (人名)。(2分)18.文中“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偉大。結(jié)合原著,說說“他”的偉大之處表現(xiàn)在哪里。(2分)
四、本大題共1題,共43分19.寫作,40分;書寫,3分。“依然”一詞很有情味,流露出令人難忘的情愫。另外,“依然”一詞暗示某種人、事、物、狀態(tài)等具有延續(xù)性,過去是什么樣,現(xiàn)在還是什么樣,沒有變化。請以“那 依然在”為題作文。寫作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不超過900字;(3)文中不要出現(xiàn)影響評分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如必須出現(xiàn),請用“×××”代替;(4)不得抄襲或套作。書寫要求:工整、規(guī)范、美觀。深圳市鹽田區(qū)2017年初三年級第一次調(diào)研考試語文參考答案
1.D 2.C 3.B 4.D 5.B6. (1)帶月荷鋤歸(2)青鳥殷勤為探看(3)年少萬兜鍪(4)瀚海闌干百丈冰(5)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6)豈不罹凝寒(7)徙倚湖山欲暮時(8)長風破浪會有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7.(2分)(1)考慮,想到,想起(2)只,只是,只不過(3)我,自己,本人,親自(4)有效,效驗,成功,產(chǎn)生功效8.(4分)(1)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只是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關注點:交橫、判斷句)(2)醫(yī)治方法應該是用青蒿煮粥喂它吃。(關注點:法、啖)9.(4分)(注意:批注不是翻譯,簡單翻譯句子不得分。答案要切中肯綮,“闡釋、評論、聯(lián)想”不限,立足點是“生活情趣”。)[示例](1)都快要睡下的人了,看到月色明亮竟然高興得跑出來閑逛,再不幸的遭遇也剝奪不了一個“赤子”追求美好的權利。2)“不識”與“識之”形成對比,看似平常語氣,卻有一番驚喜。蘇軾以“老妻”為豪!10.(3分)人太在乎別人的想法和評價,渴望被人群接納,就會磨掉自己的個性和思想,失去自我。(用自己的語言整合文中多個信息。答“要尊重自我感受,做真實的自己”之類最多得2分。)11.(3分)第①段引用道格拉斯·亞當斯的話,是為了引出話題,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fā)讀者思考;第②段引用馬克·吐溫的話,論證了“人只有變得跟其他人沒多大區(qū)別,才能被群體接納”這個觀點(或:論述了“人常常為了被人群接納,而磨掉自己的棱角,隱藏自己的個性,屏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這一觀點)。(答對兩項得滿分,只答對一項得1分)12.(3分)(注意:自己的經(jīng)驗1分,“消失了真實的自己”1分,“非理性行為”1分。)[示例]有的學生本來品行很好,但結(jié)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為了得到“朋友們”的認可,被“朋友們”接納,就跟著“朋友們”一起做壞事。這證明一個人在人群中失去了真實的自己后,會導致嚴重的非理性行為的發(fā)生。13.(3分)我和婆婆瞞著公公來到裁縫店,(1分)用三只雞訂做時髦的裙子,(1分)好心的裁縫同意給我們做裙子,還問了我家的情況。(1分)14.(3分)第二段詳寫裁縫店的環(huán)境,既突出了裁縫店的狹小,又將店外的寒冷與店內(nèi)的溫暖平和進行對比。(1分)這樣寫渲染了裁縫店內(nèi)舒適安逸的氛圍,突出了“我們”一家幸福的生活,(1分)為下文寫“我們”熱情甚至“降價”為鄉(xiāng)親們做衣服鋪墊。(1分)15.(4分)(1)“驕傲”寫出了婆婆為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兒媳婦油然而生的自豪感,(1分)表現(xiàn)了婆婆的樸實善良和對兒媳婦的疼愛,也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兒媳婦的出眾。(1分)(2)庫爾馬罕的兒媳婦雖然家境貧寒,但仍然私自拿出三只雞來訂做裙子,這不符合常理的做法是“放肆”的;(1分)“放肆”在這里又是貶詞褒用,表達出年輕的兒媳婦愛美的天性、豪放的性格和對美好夢想的追求。(1分)16.(4分)(注意:開放性試題。語言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和性格等。非語言描寫不得分,語言描寫少于60字或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和校名酌情扣分。)17.(2分)《名人傳》,貝多芬。18.(2分)①他面對家庭生活的不幸、社會的排斥和雙耳失聰,在人生的暮年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成為杰出的音樂家。②他的音樂是為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19.(43分)參照中考作文評分標準。
上一篇:深圳市羅湖區(qū)2017屆初三語文綜合測試試卷及答案
下一篇:江蘇省2017年高中語文自主招生模擬考試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