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校網(wǎng)為您提供《明史·楊最》|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9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果!
楊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進士。授主事。督逋山西,憫其民貧,不俟奏報輒返。尚書李鐩劾之,有詔復往。最乃與巡按御史牛天麟極陳歲災民困狀,請緩其徵。從之。
歷郎中,治水淮、揚。值世宗即位,上言:“寶應汜光湖西南高,東北下。而東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風厲,輒沖決,陰阻運舟,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郵康濟湖,專敕大臣加修內(nèi)河,培舊堤為外障,可百年無患,是為上策。其次于緣河樹杙數(shù)重,稍障風波,而增舊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數(shù)年。若但窒隙補闕,茍冀無事,一遇霪潦,蕩為巨浸,是為無策!辈孔h用其中策焉。出為寧波知府。請罷浙東貢幣,詔悉以銀充,民以為便。
世宗好神仙。給事中顧存仁等皆以直諫得罪。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與語,大悅。朝用言:“帝深居無與外人接,則黃金可成,不死藥可得。”帝益悅,諭廷臣令太子監(jiān)國,“朕少假一二年,親政如初!迸e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諫曰:“陛下春秋方壯,乃圣諭及此,不過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棲澡練者所為,豈有高居黃屋紫闥,靡衣玉食,而能白日翀舉者?臣雖至愚,不敢奉詔!钡鄞笈,立下詔獄,重杖之,杖未畢而死。
最既死,監(jiān)國議亦罷。明年,勛以罪瘐死。朝用詐偽覺,亦伏誅。隆慶元年,贈最右副都御史,謚忠節(jié)。
楊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進士。授主事。督逋山西,憫其民貧,不俟奏報輒返。尚書李鐩劾之,有詔復往。最乃與巡按御史牛天麟極陳歲災民困狀,請緩其徵。從之。
歷郎中,治水淮、揚。值世宗即位,上言:“寶應汜光湖西南高,東北下。而東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風厲,輒沖決,陰阻運舟,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郵康濟湖,專敕大臣加修內(nèi)河,培舊堤為外障,可百年無患,是為上策。其次于緣河樹杙數(shù)重,稍障風波,而增舊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數(shù)年。若但窒隙補闕,茍冀無事,一遇霪潦,蕩為巨浸,是為無策!辈孔h用其中策焉。出為寧波知府。請罷浙東貢幣,詔悉以銀充,民以為便。
世宗好神仙。給事中顧存仁等皆以直諫得罪。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與語,大悅。朝用言:“帝深居無與外人接,則黃金可成,不死藥可得。”帝益悅,諭廷臣令太子監(jiān)國,“朕少假一二年,親政如初!迸e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諫曰:“陛下春秋方壯,乃圣諭及此,不過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棲澡練者所為,豈有高居黃屋紫闥,靡衣玉食,而能白日翀舉者?臣雖至愚,不敢奉詔!钡鄞笈,立下詔獄,重杖之,杖未畢而死。
最既死,監(jiān)國議亦罷。明年,勛以罪瘐死。朝用詐偽覺,亦伏誅。隆慶元年,贈最右副都御史,謚忠節(jié)。
(選自《明史》列傳第九十七,有刪改)
參考譯文:
楊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主事。到山西督促交納拖欠的租稅,對老百姓的貧困非常同情,沒有奏請皇上就返回了。尚書李鐩彈劾他,皇上詔令他再去。楊最與巡按御史牛天麟極力陳奏年成不好老百姓的貧困情況,請求延緩征收賦稅;噬蠎柿怂恼埱蟆
歷任郎中。曾治理淮河和揚子江水患。正趕上明世宗即位,向皇上進言說:“寶應汜光湖西南高,東北低。東北的堤岸高出水面不過三尺,到了雨大風急的時候,就會決口,影響船只運輸,良田都會遭受災害。應該像當年白圭修筑高郵的康濟湖大堤一樣,專門任命大臣修筑內(nèi)河,加高舊堤作為外層的屏障,可以確保一百年沒有水患,這是上等的對策。其次是在沿河邊釘多重木樁,能稍微阻礙風波,增加舊堤厚度,不要過于低矮,也可以支撐多年。如果只是堵塞縫隙和彌補缺口,希望暫時無事,一旦久雨成澇,積成大水,這就沒有對策了”。工部分析研究后,決定采納他的第二條建議。后來出任寧波知府。請示皇上允許浙東的老百姓停止交納財物.下令全部以銀子來代替,老百姓覺得非常方便。
明世宗喜好神仙,給事中顧存仁等都因直言進諫而獲罪。正巧有個叫段朝用的方士,把自己煉造的白金器具百余件通過郭勛向皇上進獻,說用這盛飲食物品,供奉祭品,就可以請來神仙;噬狭⒓凑賮砼c他交談,十分高興。段朝用說:皇上住在深宮里不要與外人接觸,就會煉成黃金,得到長生不老的藥;噬细痈吲d,下令朝內(nèi)的大臣讓太子監(jiān)理朝政,“我暫時退隱一兩年,然后和當初一樣管理朝政。”整個朝廷上下都十分驚愕,不敢說話。楊最向皇上直言進諫說:“陛下正值壯年,卻下詔令談及這樣的事,只不過見到一個方士,就想服藥成為神仙。神仙是住在山中修煉的人所做的,哪里有居住在豪華的宮殿里,穿著華麗的衣服,吃著精美的食物,卻能在白天飛上天的呢?我即使十分愚蠢,也不敢照旨行事!被噬洗笈,立即下詔將楊最關進監(jiān)獄,重施杖刑,杖刑還沒有結束,楊最就死了。
楊最死后,太子監(jiān)國的提議也沒有實行。第二年,郭勛因罪在獄中病死,段朝用的騙術也被識破,后被處死。隆慶元年,封楊最為右副都御史,謚號忠節(jié)。
-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
- B: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
- C: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
- D: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
- 答案為:D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徵”,在古代是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搬纭焙汀罢鳌笔莾蓚字,但都有“征收賦稅”的意思。在本文中指“征收賦稅”。
- B:“部議”,舊時指中央各部內(nèi)的決定。在文中指的是戶部部內(nèi)的決定。
- C:“方士”,即方術之士,古代稱從事求仙、煉丹等活動的人,在周朝被賜予同名官職。后來泛指從事醫(yī)、卜、星、相類職業(yè)的人。
- D:“監(jiān)國”,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時,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宮廷處理國事。也指君主未能親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 答案為:B
注:在文中指的是工部,因為前文所議之事屬于水利工程。 -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楊最體恤百姓。他到山西催繳租稅,看到百姓的貧困狀況,于心不忍,沒有向皇上請示就返回了。他請求皇上改變浙東百姓交納財物的方式,以適應百姓的需要。
- B:楊最頗有見識。他曾負責治理淮水、揚子江的水患,提出了三條治理寶應汜光湖的對策,最后中策被采納。
- C:楊最忠君直諫。明世宗喜好神仙之術,許多大臣都因直言進諫而獲罪,但楊最仍不顧自身安危提出反對意見,最后遭受杖刑重罰致死。
- D:楊最終得昭雪。在他死后,太子監(jiān)國沒有實行,郭勛畏罪自殺,而蠱惑皇上的奸臣方士也得到了懲罰。隆慶元年,楊最受到了朝廷的追封。
- 答案為:D
注:“郭勛畏罪自殺”錯,郭勛是因罪在獄中病死。 - 4.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若但窒隙補闕,茍冀無事,一遇霪潦,蕩為巨浸,是為無策。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如果只是堵塞縫隙和彌補缺口,希望暫時無事,一旦久雨成澇,積成大水,這就沒有對策了。
注:“但”“補闕”“霪潦”“是”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 (2)陛下春秋方壯,乃圣諭及此,不過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陛下正值壯年,卻下詔令談及這樣的事,只不過見到一個方士,就想服藥成為神仙。
注:“春秋”“乃”“圣諭”“及”各1分,句意1分,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