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xué)校網(wǎng)為您提供《明史·朱國祚傳》|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9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xué)們及時觀察做題結(jié)果!
朱國祚,字兆隆,秀水人。萬歷十一年進士第一。授修撰。進洗馬,為皇長子侍班官,尋進諭德。日本陷朝鮮,石星惑沈惟敬言,力主封貢。國祚面詰星:“此我鄉(xiāng)曲無賴,因緣為奸利耳,公獨不計辱國乎?'星不能用。二十六年,超擢禮部右侍郎。湖廣稅監(jiān)陳奉橫甚。國祚貽書巡按御史曹楷,令發(fā)其狀。帝怒,幾逮楷,奉亦因此撒去。尚書余繼登卒,國祚攝部事。時皇長子儲位未定,冠婚逾期,國祚屢疏諫。戚臣鄭國泰請先冠婚,后冊立。國祚抗疏言:“本朝外戚不得與政事冊立大典非國泰所宜言況先冊立后冠婚其儀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辭升降、坐立之位,朝賀拜舞之節(jié),因名制分,因分制禮,甚嚴且辨。一失其序,名分大乖。違累朝祖制,背皇上明綸,犯天下清議,皆此言也。”國祚攝尚書近二年,爭國本至數(shù)十疏,儲位卒定。陜西狄道山崩,其南涌小山五,國祚請修省。社稷壇枯樹生煙,復(fù)陳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濫獄四事。云南巡撫陳用賓進土物,國祚劾之。尋轉(zhuǎn)左侍郎,改吏部。御史湯兆京劾其縱酒逾檢,帝不問,國祚遂引疾歸。光宗即位,以囯祚嘗侍潛邸,特旨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閣參機務(wù)。尋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國祚素行清慎,事持大體,稱長者。明年會試,故事,總裁止用內(nèi)閣一人,是科用何宗彥及國祚,有譏其中旨特用者。國祚既竣事,即求罷,優(yōu)詔不允。刑部尚書王紀為魏忠賢所逐,國祚合疏救,復(fù)具私揭爭之。紀為禮部侍郎時,嘗以事忤國祚者也。三年,進少保、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改武英殿。十三疏乞休,詔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乘傳歸。明年卒。贈太傅,謚文恪。
朱國祚,字兆隆,秀水人。萬歷十一年進士第一。授修撰。進洗馬,為皇長子侍班官,尋進諭德。日本陷朝鮮,石星惑沈惟敬言,力主封貢。國祚面詰星:“此我鄉(xiāng)曲無賴,因緣為奸利耳,公獨不計辱國乎?'星不能用。二十六年,超擢禮部右侍郎。湖廣稅監(jiān)陳奉橫甚。國祚貽書巡按御史曹楷,令發(fā)其狀。帝怒,幾逮楷,奉亦因此撒去。尚書余繼登卒,國祚攝部事。時皇長子儲位未定,冠婚逾期,國祚屢疏諫。戚臣鄭國泰請先冠婚,后冊立。國祚抗疏言:“本朝外戚不得與政事冊立大典非國泰所宜言況先冊立后冠婚其儀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辭升降、坐立之位,朝賀拜舞之節(jié),因名制分,因分制禮,甚嚴且辨。一失其序,名分大乖。違累朝祖制,背皇上明綸,犯天下清議,皆此言也。”國祚攝尚書近二年,爭國本至數(shù)十疏,儲位卒定。陜西狄道山崩,其南涌小山五,國祚請修省。社稷壇枯樹生煙,復(fù)陳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濫獄四事。云南巡撫陳用賓進土物,國祚劾之。尋轉(zhuǎn)左侍郎,改吏部。御史湯兆京劾其縱酒逾檢,帝不問,國祚遂引疾歸。光宗即位,以囯祚嘗侍潛邸,特旨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閣參機務(wù)。尋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國祚素行清慎,事持大體,稱長者。明年會試,故事,總裁止用內(nèi)閣一人,是科用何宗彥及國祚,有譏其中旨特用者。國祚既竣事,即求罷,優(yōu)詔不允。刑部尚書王紀為魏忠賢所逐,國祚合疏救,復(fù)具私揭爭之。紀為禮部侍郎時,嘗以事忤國祚者也。三年,進少保、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改武英殿。十三疏乞休,詔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乘傳歸。明年卒。贈太傅,謚文恪。
(節(jié)選自《明史·朱國祚傳》)
參考譯文
朱國祚,字兆隆,秀水人。萬歷十一年考中進士第一名,授職修撰,進為洗馬,擔(dān)任皇長子侍班官,不久升任諭德。日本攻陷朝鮮,石星被沈惟敬的話所蟲惑,力主封貢。朱國祚當(dāng)面責(zé)問石星:“這是我鄉(xiāng)里的無賴小人,乘機獲取奸利之計,您為何獨獨不考慮國家受辱呢?”石星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二十六年,破格提升為禮部右侍郎。湖廣稅監(jiān)陳奉非常蠻橫霸道,朱囯祚寫信給巡按御史曹楷,讓他揭發(fā)陳奉的罪行;噬习l(fā)怒,差點將曹楷逮捕,陳奉也因此被撤走。尚書余繼登去世,朱國祚掌管禮部的事情。當(dāng)時皇長子的儲位還沒有確定,冠禮、婚期超過了期限,朱國祚多次上疏進諫。外戚之臣鄭國泰請求先舉行冠禮、婚禮,后冊立。朱國祚表示反對,上疏說:“本朝,外戚不能干預(yù)政事。冊立大典,不是鄭國泰所應(yīng)當(dāng)說的。況且先冊立,后舉行冠禮、婚禮,其儀仗冠服的制度,祝醮敕戒的辭令,升降坐立的位次,朝賀拜舞的禮節(jié),因名分加以區(qū)別,因區(qū)別制定禮節(jié),很是嚴格并且分明。一旦失掉秩序,名分將大亂。違背累朝祖宗的制度,背離皇上的明倫,觸犯天下的清議,都是這個話。”朱國祚擔(dān)任尚書近兩年,為爭國本上了幾十道奏疏,儲位最終確定。陜西狄道發(fā)生山崩,它的南部涌出五座小山,朱國祚請求修心、反省。社稷壇的枯樹冒煙,他又上陳安定人心、恢復(fù)百姓希望、了解下情、清理濫定的冤獄四件事。
御史湯兆京彈劾他縱酒超越禮制,皇上不過問,朱國祚于是稱病回鄉(xiāng)。光宗即位,因為朱國祚曾在府邸侍奉,特下圣旨拜他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內(nèi)閣參與機密要務(wù)。不久又加封他為太子太保,進文淵閣。朱國祚平素行事清正謹慎,堅持以國家大局為重,被稱為長者。第二年會試,按舊制,總裁只用內(nèi)閣一人,這一科用何宗彥和朱國祚,有人譏諷他是因為迎合皇帝旨意而受到特別任用的。朱國祚在完成有關(guān)事宜后,就請求罷免,皇上下優(yōu)待詔不允許。刑部尚書王紀被魏忠賢所驅(qū)逐,朱國祚與人聯(lián)合上疏申救,又單獨上奏疏為他抗?fàn)。王紀擔(dān)任禮部侍郎時,曾因某事與朱國祚抵觸。三年晉封為少保、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改授武英殿。上十三道奏疏請求退休,皇上下詔加封他為少傅兼太子太傅,乘著驛車歸家。第二年逝世。追封為太傅,謚號文恪。
-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本朝/外戚不得與政事/冊立大典/非國泰所宜言/況先冊立/后冠婚/其儀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辭/
- B:本朝/外戚不得與/政事冊立大典/非國泰所宜言/況先冊立/后冠婚/其儀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辭/
- C:本朝/外戚不得與政事/冊立大典/非國泰所宜/言況先冊立/后冠婚/其儀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辭/
- D:本朝/外戚不得與/政事冊立大典/非國泰所宜/言況先冊立/后冠婚/其儀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辭/
- 答案為:A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冠婚,指行加冠、結(jié)婚禮。加冠是古代成人的標(biāo)志,表明可以結(jié)婚成家。
- B:外威,指帝王的母親和妻子方面的親戚,如其父母、兄弟,與皇族宗親相對。
-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用以代指國家。
- D:贈太傅,贈與前文的“進”“改”“加”,在封建時代都指授予在世的官員官職。
- 答案為:D
-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朱國祚敢于直言。對被沈惟敬的言論迷感力主封貢的石星,他當(dāng)面詰責(zé);對干預(yù)朝政的外戚鄭國泰,他上疏直言批評。
- B:朱國祚關(guān)心國本。針對皇長子儲位未定,婚期過了期限,在擔(dān)任尚書的近兩年間,他上疏數(shù)十次,最終確定了儲位。
- C:朱國祚深受優(yōu)待。御史湯兆京彈劾他縱酒超越禮制,因為皇帝還未即位時,他曾經(jīng)侍奉皇帝,因此皇帝對此并不過問。
- D:朱國祚顧全大局。參與主持會試,對別人諷刺他是因為迎合皇上才受到特別任用,他在完成工作后才主動請求辭職。
- 答案為:C
-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湖廣稅監(jiān)陳奉橫甚。國祚貽書巡按御史曹楷,令發(fā)其狀。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湖廣稅監(jiān)陳奉非常蠻橫霸道,朱國祚送信給巡按御史曹楷,讓他揭發(fā)陳奉的罪行。
注:5分,譯出大意2分,“橫甚”“貽”“發(fā)”譯正確一處1分 - (2)刑部尚書王紀為魏忠賢所逐,國祚合疏救,復(fù)具私揭爭之。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刑部尚書王紀被魏忠賢所驅(qū)逐,朱國祚與人聯(lián)合上疏申救,又單獨上奏疏為他抗?fàn)帯?br/>注:5分,譯出大意2分,“逐”“疏”“爭”譯正確一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