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盧象昇傳|附譯文翻譯_2015年廣東省高考文言文閱讀題

 城市學(xué)校網(wǎng)為您提供明史·盧象昇傳|附譯文翻譯_2015年廣東省高考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22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xué)們及時觀察做題結(jié)果!
    盧象,宜興人。象雖文士,善射,將略。(崇禎)六年,賊流入  輔,據(jù)西山,象擊卻之。賊走還西山,圍冷水村 ,象設(shè)伏大破之。象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斗,刃及鞍勿顧,識馬即步戰(zhàn)。逐賊崖,一賊自巔射中象額,象提刀戰(zhàn)益疾。賊駭走,相潔曰:“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駐與牛蘭。召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wèi)。賜象尚方劍,天下援兵。象麻衣草履,誓師及郊。當(dāng)是時,嗣昌起潛主和議。  聞之,頓足嘆曰:“予受國恩,恨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幸,寧捐軀斷耳!決策議戰(zhàn),然事多□嗣昌、起潛撓。疏請分兵,則議宣、大、山西三帥屬象昇,關(guān)、寧諸路屬起潛。象昇名督天下兵,實不及二萬。次順義。

  清兵南下,三路出師······象晟提殘卒,宿三宮野外。十二月十一日,進(jìn)師至賈莊。起潛擁關(guān)、寧兵在雞澤,距賈莊五十里,象晟遣廷麟往乞援,不應(yīng)。師至蒿水橋,遇清兵。

  象晟將中軍,大威帥左,國柱帥右,遂戰(zhàn)。旦日,騎數(shù)萬環(huán)之三匝。象晟麾兵疾戰(zhàn),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斗,后騎皆進(jìn),手擊殺數(shù)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楊陸凱懼眾之殘其尸□伏其上,背負(fù)二十四矢□死。一軍盡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財,募滇軍隨象升討賊。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撫王夢尹以擾驛聞。象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

  贊曰: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摯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選自《明史·盧象昇傳》,有刪改)

【住】①嗣昌、起潛:指楊嗣昌、高起潛。


參考譯文:

  盧象升,字建斗,宜興人。象升雖然是一個文人,但善于射箭,武略嫻熟,有領(lǐng)兵的才干。(崇禎)六年,山西的賊兵涌入京師郊區(qū),占領(lǐng)了臨城的西山。象升打退了他們的進(jìn)攻,與總兵梁甫、參議寇從化接連打敗賊兵。賊兵逃回西山,把游擊董維坤圍困在冷水村。象升在石城南部設(shè)下埋伏,大敗賊兵,又在青龍岡、武安先后獲勝,接連斬殺賊首十一名,殲滅了他們的黨羽,收降、遣返男女群眾兩萬人。京郊三府的百姓因此幾年中間得以安居樂業(yè)。象升每次上戰(zhàn)場,都身先士卒,跟賊兵格斗時,賊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馬鞍他都不顧,戰(zhàn)馬死掉就步行作戰(zhàn)。有一次他在險峻的山崖邊追趕賊寇,一名賊兵從山頂上放箭射中了象升的額頭,又一支箭飛來,象升的仆夫死于馬下,象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戰(zhàn)。賊兵嚇得逃走了,相互告誡說“:盧廉使這個人,誰撞上誰死,不可碰他!

 。ㄊ辏┚旁,大清部隊駐扎到牛蘭。莊烈帝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個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wèi)京師,第三次賜予象升尚方寶劍,讓他指揮全國各地來增援的部隊。象升披麻戴孝,腳穿草鞋,誓師后來到京城郊區(qū)。這個時候,嗣昌、起潛主張和議。象升得知后,跺著腳感慨說:“我蒙受國家的大恩,只是恨這下要死而不得其所了,假如這一回有萬分之一的不幸,我寧愿捐軀斷頭,以身殉國!庇谑窍露Q心考慮作戰(zhàn)。但是很多事都受到嗣昌、起潛的阻撓。象升上書請分編部隊,朝廷就決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總名的部隊歸象升指揮,山海關(guān)、寧遠(yuǎn)等各路部隊歸屬于起潛。象升名義上統(tǒng)率全國各地的部隊,實際上領(lǐng)的兵不到兩萬人,駐扎在順義。

  大清部隊南下,分兵三路······象升統(tǒng)領(lǐng)剩下的弱卒,駐扎在京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象升進(jìn)兵到了巨鹿的賈莊。當(dāng)時起潛率領(lǐng)山海關(guān)、寧遠(yuǎn)的部隊在雞澤安扎,離賈莊只五十里這么近,象升派廷麟前往求援,起潛不接應(yīng)。象升的軍隊開到蒿水橋時遇上了大清部隊。

  象升帶領(lǐng)中路部隊,大威率左路,國柱率右路,雙方展開了激戰(zhàn)。當(dāng)時是夜半時分,篥聲四面吹響,天明時,大清部隊幾萬騎兵里里外外把他們圍了三重。象升指揮部隊窮攻猛打,呼聲動天,從清晨一直打到午后,炮藥完了,箭也沒了。象升挺身而出進(jìn)行短搏,后邊的騎兵也都跟了上來,他親手殺死了幾十個人,身上中了四箭,挨了三刀,于是倒下去了。掌牧楊陸凱怕敵人亂砍他的尸體,就自己蓋在上邊,背上挨了二十四支箭死掉了,象升的仆人顧顯自殺,整個部隊都覆滅了。


  •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善射,嫻將略      嫻:熟習(xí)
  • B:逐賊危崖        危:高峻
  • C:督天下援兵       督:督促
  • D:次順義         次:駐扎
  • 答案為:C
  •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虛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①然事多□嗣昌、起潛撓
    ②楊陸凱懼眾之殘其尸□伏其上
    ③背負(fù)二十四矢□死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①因 ②且 ③乃
  • B:①為 ②而 ③以
  • C:①因 ②而 ③以
  • D:①為 ②且 ③乃
  • 答案為:D
  • 3.下列文句中,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 B: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 C: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 D: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qū)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亦天意也
  • 答案為:A
  •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盧象昇作戰(zhàn)總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負(fù)重傷也斗志不減,令賊寇聞風(fēng)喪膽。
  • B:楊嗣昌、高起潛主張同清軍和談,盧象昇反對這種妥協(xié)行為,決心以死報效祖國。
  • C:盧象昇陷入清軍的重圍之中,仍然奮勇殺敵,體現(xiàn)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 D:侯弘文追隨盧象昇討伐賊寇,在驛站受到圍攻,盧象昇趕去救援,但未成功。
  • 答案為:D
  • 5.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象昇麾兵作戰(zhàn),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 (本題分?jǐn)?shù):4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盧象昇指揮士兵奮勇作戰(zhàn),呼聲震天動地,從早晨直到夜晚,炮彈用盡,箭矢都用完了。
  •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本題分?jǐn)?shù):3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天下的百姓因為這個原因惋惜弘文并且贊賞盧象昇。
  • (2)盧象昇為什么會兵敗?請根據(jù)文本分析。 (本題分?jǐn)?shù):3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1.受到議和派的阻撓(然事多為嗣昌、起潛撓)2.兵力不足(象昇名督天下兵,實不及二萬)3.敵軍勢大(騎數(shù)萬環(huán)之三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