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編版四年級《第二單元》教案語文下冊(可下載)

 
一、單元主題:科學與發(fā)現(xiàn)

二、語文要素:

1.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2.展開奇思妙想,寫一寫自己想發(fā)明的東西。

三、教學內(nèi)容

1.三篇精讀課文:《琥珀》、《飛向藍天的恐龍》、《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2.一篇略讀課文:《千年夢圓在今朝》

3.口語交際——說新聞

4.習作:我的奇思妙想

4.語文園地

5.快樂讀書吧

四、教學目標

1.認識43個生字,讀準3個多音字,會寫45個字,會寫46個詞語。

2.能提出問題,并嘗試通過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

3.能理解并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熱愛科學,關注科技發(fā)展。

5.能講述一則新聞,準確傳達信息。

6.能把新聞說得清楚、連貫,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7.梳理、總結(jié)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解決問題的方法。

8.認識“賓、吉”等12個生字。

9.理解一些詞匯的新含義,并能積累一些具有新含義的詞匯。

10.能夠運用作比較的方法,介紹一種事物。

11.朗讀、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12.能產(chǎn)生閱讀科普作品的興趣,自主規(guī)劃閱讀。

13.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運用多種方法解決。

14.能感受閱讀科普作品的樂趣,樂于與大家分享課外閱讀的成果。

五、教學重點:

1.會認會寫本單元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六、教學難點:

1. 能提出問題,并嘗試通過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

2. 能把新聞說得清楚、連貫,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七、教學措施:

1.“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圍繞這一語文要素開展教學時,繼續(xù)強化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提出一些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并能記錄、梳理問題。

2.借助課后練習題,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和資料說說對相關句子的理解,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3.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朗讀、品味、抄寫中感受課文課文的語言表達特色,自覺主動地習得語言,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八、教具準備:

課件、音頻、視頻素材

九、課時安排:




5. 琥珀

教材分析 《琥珀》是一篇說明文。作者由一塊稀世珍寶琥珀,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動傳神的語言,推測并再現(xiàn)了這塊少見的琥珀的形成過程。文章布局嚴謹,語言細膩形象,邏輯推理嚴密,真實與想象相結(jié)合,極具神奇色彩。

教學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體會真實情景描寫的簡潔翔實,了解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深切感受想象中的故事情節(jié),感受其描寫的生動傳神、細致巧妙。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15個生字,重點理解“拂拭、推測、成千上萬”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4.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jù)。

教學重點 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教學難點 體會科學家是怎樣依靠事實進行合理想象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集體備課設計 個人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琥、珀、嗡”等11個生字和多音字“扎”,會寫“怒、吼、脂”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怒吼、松脂、詳細”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有關琥珀的圖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與課文有關的資料。

琥珀  蜘蛛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借助工具書或詢問老師和同學。

(2)邊讀邊畫出帶生字的詞,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加以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么?琥珀有何特點?課文講了琥珀的哪些內(nèi)容?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認讀,注意變色的字,教師糾正讀錯的字音。

(2)重點詞語釋義。

4.學生練習書寫、識記,教師巡視、糾正。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請用一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這塊琥珀有什么特點?

(3)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呢?

2.劃分文章段落層次,清楚敘述順序。

結(jié)構(gòu)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發(fā)生的時間。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琥珀的形成過程。

該部分可分為兩層:①松脂球的形成;②化石的形成。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琥珀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jié)本課時教學內(nèi)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又積累到一些詞語,如_______,也知道琥珀是怎樣形成的。文中這塊神奇的琥珀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兩種動物,文中講述的故事其實是________。在課堂上,同學們表現(xiàn)大膽積極,如________同學展示了他搜集的琥珀圖片;________同學把琥珀的形成過程制成了動畫演示,真是夠形象的。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

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

1.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jù)。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檢查學生的字、詞掌握情況。

2.教師激情導入新課。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學生討論交流:句中“約莫”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幾萬年”前要用上“約莫”這個詞? 

2.自由讀第2~12自然段,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1)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知道了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板書:松脂球、化石)

(2)請學生當科學家,研究松脂球形成所需要的條件。

3.默讀第2~9自然段,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1)提出匯報要求:

我會讀:有感情地朗讀你喜歡的句子,再說說原因。

我會演:大方表演寫得精彩的部分,可以加入自己的語言,自由發(fā)揮。

(2)學生匯報。

①一只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陽光下快樂地飛舞。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小蒼蠅的活動寫得很生動)

②蜘蛛剛撲過去,突然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一切發(fā)生得很湊巧,作者的想象真豐富)

③小蒼蠅不能撣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黏稠的黃色淚珠里。它們前俯后仰地掙扎了一番,終于不動了。

哪位同學能表演“前俯后仰”?

師:這么做,就會留下黑色的圓環(huán),這就與我們觀察到的吻合,原來科學家是這樣推測的。(同桌互讀。)

4.請默讀第10~12自然段,找一找松脂球變?yōu)榛枰男l件,畫出有關句子。

(1)學生標畫。

(2)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3)視頻播放琥珀形成的過程。學生認真觀看后做復述。

(4)設問:我們知道,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是科學家推測出來的,這樣的想象有哪些依據(jù)?

5.請默讀第13~18自然段,探討交流。

(1)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

(2)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么說“這是很少見的”?

(3)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有什么價值?

三、拓展提升,學有所獲

當解說員。

假設這一塊罕見的琥珀現(xiàn)在就放在博物館里,博物館的官網(wǎng)上有一則招聘廣告,招聘琥珀解說員,同學們想試試嗎?

(1)學生練習。

(2)匯報。

(3)假如你是館長,你會招聘誰?(頒發(fā)聘書)

四、背誦積累,作業(yè)設計

1.把琥珀形成的過程講給家人聽。

2.完成本課《優(yōu)化設計》

更多內(nèi)容請自行下載免費文檔(文檔正規(guī)渠道存儲,請放心下載)


 

2023年部編版四年級《第二單元》教案語文下冊(可下載).doc (提取碼:j89n)

點擊下載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