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2015學年第一學期十校聯(lián)合體高三期中聯(lián)考語文答案
(總分150分,時間150分鐘)命題人:金雙燕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1.D ( A 迷惘wǎng B驀然mò C叱咤zhà )2.B ( A羈絆 C喧囂 D絢麗多彩 )3.A (A遑論:不必論及;談不上。B“噴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陽上升的樣子。C心無旁騖:心中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D十室九空:十家有九家一無所有。形容因災荒,戰(zhàn)亂和橫征暴斂使人民貧困、破產(chǎn)或流亡的悲慘景象。)4.B (A項成分殘缺,“推動”后缺中心語。C.“遵循”“承諾”搭配不當。D.結構混亂,后半句應改成“也有對她的落后與愚昧毫不留情的針砭。”)5.D (第一空的詞語應緊扣“善意的夸張”而來,只有“自欺欺人”合適;第二空應照應“危險”和“禍端”,只能是“悲慘”;第三空和第四空填寫“愿豁出去”“癡心不改”似乎都說得過去,但這兩個詞還有點輕重之分,“癡心不改”強調(diào)了“癡”,而“愿豁出去”就有點不顧一切的味道了,表意稍重一點。根據(jù)這段話的意思,最后講書信是“僅有的通道”,別無選擇了,所以就只能“愿豁出去”了。)6.(4分)春天的雨,細膩而輕柔,給山野披上美麗的衣裳;夏天的雷,迅速而猛烈,為生命敲響熱烈的戰(zhàn)鼓;秋天的風,涼爽而愜意,為落葉送去溫馨的問候。7.(5分)(1)(3分)80后、90后中學生,平均身高、體重都較70后增加了,但身體機能綜合素質(zhì)卻下降了。(把握三個“比較”:出生類別、身高體重、機能綜合素質(zhì)。意思相近即可)(2)(2分)生活條件好了(營養(yǎng)好了),但身體鍛煉少了。(其它理由言之成理酌情給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8.D【A并非只有文學才能虛構,文學獲得的是“特許”,是免遭“譴責”;B原文中“良辰美景”也是“虛構”的,并非選項所言的“展現(xiàn)的”;C原文中用到了“幾乎”一詞。】9.D【原文最后一段“讀者對于它們的興趣之所以超過各種單純的科學研究假說,人間氣息的存在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由此推知那些遨游在天堂、地獄或者第N度空間秘境的文學想象并沒有掙脫常識的限制而開始了任意的飛翔!10.(3分)①具有超凡脫俗的魔力。②文學的虛構始于生動傳奇,卻比歷史更富哲學意味。③文學的虛構源于內(nèi)心欲望,卻遵循規(guī)律和細節(jié)“真實”。④文學的虛構受真實制約,卻傳達更為深刻的認知。(意思對即可;共3分,一點1分,答出3點即可得滿分。若答別的點,只要符合文意即可酌情給分)11.(2分)原文:叛徒都會遭報應(1分),我正忙著為他們超度(1分)。【簡析】這是一個開放度較高的題目,應聯(lián)系前后情節(jié)、人物此時此刻的心情來考慮,根據(jù)短信語言簡明的特點來表述。“叛徒”是她對他與狗的定性,“遭報應”扣住“狗被殺”“遇車禍”等情節(jié);“我正忙著為他們超度”扣住“葬禮”情節(jié),“忙著”暗示走不開,又透露出內(nèi)心的快意,呼應前文提到的心情,“超度”暗示他和狗都該下地獄。(以下回答也給滿分:1.他在我心中已死,我正忙著送他上路。2.叛徒都不會有好下場,我正忙著為他們送葬。3.此人已死,葬禮正在進行中。4.兩種背叛,一種報應。蒼天有眼! 5.兩個叛徒,一樣下場;钤!若答“我已在國內(nèi)為他舉行葬禮,勿擾”或“早知今日會報應,何必當初堪絕情”之類的給1分。若只答“活該”、“報應”、“去死吧”、“蒼天有眼”、“這人我不認得”、“他跟我有關系嗎?”、“我很煩,別惹我”、“最近很忙,難以脫身”之類的不給分。)12.(4分)①突出了現(xiàn)代都市物欲橫流、感情泛濫的特點(1分),為小說悲劇性的故事提供社會背景(1分)②渲染了浮躁、濫情的氛圍,奠定了全文的基調(diào)(1分),暗示了在濫情年代里真情貶值,背叛變得輕而易舉的主題(1分)。【簡析】本題只需從作用的角度去分析即可。把此類題型的解題角度和具體內(nèi)容結合起來考慮就基本上能答完整。上述要點也可分為四點,意思對即可。若答到描寫手法,對了不給分,錯了酌情扣分。13.(4分)①用新奇、震撼的想象(答比喻是否給分可商定),把讀者帶入“追魂”“索命”的恐懼中,在聯(lián)想中體驗她呼喊聲的恐怖(1分),突出了她失去愛狗后的悲慟、絕望(1分)。②通過外貌及神態(tài)描寫,突出她出席葬禮時的莊重(1分);用兩個“陌生”(反復手法)暗示來賓都是喪禮公司花錢請來的人,突出葬禮的荒誕、悼念的可笑。(1分)【簡析】本題的賞析必須從“形式”和“內(nèi)容”兩個角度展開,若只答內(nèi)容、情感,給一半分。14.(4分)①用人物的舉動揭示她深層次的心理:她已不相信這個世上還有‘忠誠”,沒生命的東西才不會背叛。②給它取名為“忠誠”既反照了題目,更是對人類輕易背叛的反諷,從而深化了主題。③情節(jié)設置上別具匠心,是神來之筆,既照應了上文她“失狗、失人”的情節(jié),又用“金發(fā)碧眼'暗示他最后的結局,給讀者留下懸念和想象空間。【簡析】這三條的著眼點分別是人物心理(或情感、‘形象)、小說主題、情節(jié)設置,這是解答此類題型的幾個基本的角度。答對一點給2分,兩點給3分,三點給滿分。15.(6分)①狗對人的背叛。狗因為追求真正的愛情而離家出走,被主人視為“背叛’’處以極刑。她是人類悲劇的受害者,也是動物悲劇的制造者。人們常常把狗當做私人物品隨意處置,以對主人的“忠誠”考驗它,限制它。殊不知,狗也向往美好的愛情與自由的生活。而人類根本不了解,不尊重。這是狗的悲劇,更是人類的悲哀。②婚姻的背叛。 她是這個唯“物”主義社會里感情泛濫、真情貶值的犧牲品。她曾用心愛過,卻被輕易拋棄,情感創(chuàng)傷使她封閉自己,內(nèi)心的空虛寂寞又讓她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寵物狗身上。這是當今社會某類女性情感世界的真實寫照。她們習慣了這種心態(tài),又把這種心態(tài)當做藝術品來自我欣賞。悲劇命運讓人同情,也讓人深思。③人性的背叛。她本是一個善良的、富有愛心的白衣天使,在遭遇兩度“背叛”后,性情巨變。對狗的愛表現(xiàn)為非理性的偏執(zhí)、占有、自私、極端,在不動聲色中殺死了狗,為狗舉行葬禮并非良心發(fā)現(xiàn),而是對“背叛’’的懲罰,在得知他遭遇車禍后竟然產(chǎn)生“快意”。這一切都顯示了人性的扭曲、自私、冷酷。這是人性的淪喪與背叛。【簡析】本題難度較大,集概括、評述于一體!靶蜗笠饬x”不單單是塑造了什么形象,主要是這一形象所代表的典型意義、揭示的社會現(xiàn)實。答題時一定要扣住三層“背叛”背后的深刻社會意義展開評述,不能只是簡單地概括三層“背叛’’與人物形象。 概括三層背叛3分,結合形象意義評述3分。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16.D 銘:銘刻17.B A 連詞,表順承/遞進;B均作介詞,表被動;C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D副詞,于是/才)
18.C 文章并未寫季子和朱買臣驕矜自夸,只是為了借他們衣錦還鄉(xiāng)乃人之常情,來襯托韓琦的品質(zhì)之高貴19.(3分)惟德被生民/ 而功施社稷/ 勒之金石/ 播之聲詩/ 以耀后世//而垂無窮/ 此公之志/ 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評分細則】文段中有六處必須斷開(劃“/”處),另有一處可斷可不斷(劃“//”處),評分時無論斷與不斷都不作考慮。斷對一處不給分,斷對兩處給1分,斷對三處給1分,斷對四處給2分,斷對五處及六處給3分;斷錯一處不扣分,斷錯兩處扣1分,斷錯三處扣1分,斷錯四處扣2分,斷錯五處以上扣3分。
20.(7分)(1)大概讀書人在處境困厄的時候,在鄉(xiāng)里受苦,那些平庸的人和小孩都可以輕視他,欺侮他。(4分) (2)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魏國公對富貴持怎樣的看法了,他的志向哪里能輕易估量呢!(3分)21.(2分) 比喻 朦朧 (每空1分。第二空意思相近即可)22.(5分)①首聯(lián)寫出發(fā)之早,突出“認未真”;②頷聯(lián)承接次句“認未真”,以“云似雪”、“樹如人”寫早行者的錯覺;③頸聯(lián)移步換景,從時間的推移中轉寫途中景物“認漸真”;④尾聯(lián)再寫“早認真”,流露出慣于早行者的感慨。(每點1分,意思相近即可。語言表達流暢給1分)23.(2分)白圭治水筑堤塞穴,讓水流入鄰國;大禹治水順應水性,讓水流入四海。(每點1分,意思接近也可給分。如只回答“以四海為壑”“以鄰國為壑”的,總給1分)24.(3分)①民本思想。(1分,答“以人為本”“以百姓利益為本”也可給分)②孟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認為統(tǒng)治者的德行很重要,所以孟子肯定大禹將水導入四海,于人無害且造福人民的做法,而否定白圭將水堵塞之后流向鄰國從而嫁禍于人,損人利己的做法。(2分,分配給兩個點,正面和反面。如果是只答出“孟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認為統(tǒng)治者的德行很重要,”這個主要是從正面講的,給1分。共3分)25.(6分)(只選做3小題)(1)抱明月而長終 托遺響于悲風 (2) 雕闌玉砌應猶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響窮彭蠡之濱 聲斷衡陽之浦 (4)疏林不做美 禾黍秋風聽馬嘶
(5) 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四、作文(60分)26.參照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批改標準。【思路解說與評分說明】這個題目很切合考生的實際:即將跨出中學門檻的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滿懷希望,但又承受著沉重的壓力。學業(yè)上的、工作上的、生活上的,家庭的、社會的、世界的,無窮無盡的不完滿,該如何去面對、認識、處理?態(tài)度肯定有多種:是仇恨錯亂、消極沉淪、憤世嫉俗、逆來順受,還是坦然接受、睿智豁達、奮起改造……然而,哪一種是理智、高明的呢?生活的不完滿,將是他們不得不思考、認識、對待的東西。所謂“不完滿”即有缺陷,不能讓人滿意。立意時要注意與“困境”“挫折”等概念的區(qū)別。參照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閱卷標準,可在審題上將考生的文章分成以下四類:一類作文:50分以上。要求能正確界定“不完滿”且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二類作文:42-49分。能以理智的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中的“不完滿”,但界定“不完滿”有偏差,比如將司馬遷、海倫·凱勒、史鐵生等人的經(jīng)歷理解為“生活中的不完滿”。三類作文:36-41分。界定“不完滿”有偏差且對待“不完滿”的態(tài)度較為消極。四類作文:35分以下(含35分)。不扣題目的套作。以上是僅從立意角度劃分的作文檔次,僅供參考,建議老師們結合材料、結構、文面等進行綜合打分。 建議切入分 41參考譯文:做官做到將相,富貴之后返回故鄉(xiāng),這從人情上說是光榮的,從古到今都是這樣啊。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時候,困居鄉(xiāng)里,那些平庸之輩甚至小孩,都能夠輕視欺侮他。就像蘇季子不被他的嫂嫂以禮相待,朱買臣被他的妻子嫌棄一樣。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馬拉的高大車子,旗幟在前面導引,而騎兵在后面簇擁,街道兩旁的人們,一齊并肩接踵,一邊瞻望一邊稱羨,而那些庸夫愚婦,恐懼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對車輪馬足揚起的灰塵,十分后悔,暗自認罪。這么個小小的士人,在當世得志,那意氣的壯盛,以前的人們就將他比作穿著錦繡衣裳的榮耀。只有大丞相魏國公卻不是如此,魏國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當時有名的大官。魏國公年輕時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當了大官。全國的士人們,聽聞他傳下的風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謂出將入相,富貴榮耀,都是魏國公平素就應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著僥幸得志于一時一事,出乎庸夫愚婦的意料之外,為了使他們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說來,高大的旗幟,不足以顯示魏國公的光榮,玉圭官服,也不足以顯示魏國公的富貴。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勛延及國家,讓這些都鐫刻在金石之上,贊美的詩歌傳播在四面八方,使榮耀傳于后世而無窮無盡,這才是魏國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們也把這些寄希望于他。難道只是為了夸耀一時,榮耀一鄉(xiāng)嗎?魏國公在至和年間,曾經(jīng)以武康節(jié)度使的身份來治理過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園建造了一座“晝錦堂”。后來又在石碑上刻詩,贈送給相州百姓。詩中認為,那種以計較恩仇為快事,以沽名釣譽而自豪的行為是可恥的。不把前人所夸耀的東西當作光榮,卻以此為鑒戒。從中可見魏國公是怎樣來看待富貴的,而他的志向難道能輕易地衡量嗎?因此能夠出將入相,辛勤勞苦地為皇家辦事,而不論平安艱險氣節(jié)始終如一。至于面臨重大事件,決定重大問題,都能衣帶齊整,執(zhí)笏端正,不動聲色,把天下國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穩(wěn),真可稱得上是國家的重臣啊。他的豐功偉績,因此而被銘刻在鼎彝之上,流傳于弦歌之中,這是國家的光榮,而不是一鄉(xiāng)一里的光榮啊。我雖然沒有獲得登上晝錦堂的機會,卻榮幸地曾經(jīng)私下誦讀了他的詩歌,為他的大志實現(xiàn)而高興,并且樂于向天下宣傳敘述,于是寫了這篇文章。
上一篇:哈爾濱市第六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三生物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下一篇:北京市朝陽區(qū)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