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簡說
讀罷寓言兩則,感悟出幾個“好”,幾個“真”。好焦急──禾苗長得太慢;“好”辦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好辛苦──從中午一直拔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好”結(jié)果──“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枯死了;好愚蠢──不顧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真痛苦──種田太無味 干活太勞累;真幸運──野兔撞樹樁,啥力也不費;真敢想──每天撿一只,野兔肥又美;真耐心──日出樁邊等,日落茫然歸;真?zhèn)ぉひ巴脹]再來,農(nóng)田盡荒廢;真愚蠢──死守舊經(jīng)驗,絲毫不知變!稗朊缰L” “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這樣的事今天仍然存在。違反規(guī)律,急于求成,這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著嗎?不努力做事,心存僥幸,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著嗎?因此本文仍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不妨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進行感悟。
二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指導。學習本課生字,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主動獨立識字。如:(1)帶詞識字。在默讀時畫出生字和生字所帶的詞語,反復(fù)讀幾遍,然后可多組幾個新的詞語鞏固對字音與字義的認識。要提醒學生注意,本課要認的生字中,“喘 守 撞 樁 鋤”都是翹舌音,“竄 此”是平舌音。(2)動作模擬識字。如,“喘”,作“喘氣”狀。(3)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識字。如,“撞”,下課了猛跑就容易“撞傷”人。(4)熟字加偏旁識字。如,“樁 竄 鋤”。但要注意“竄(cuàn)”跟“串(chuàn)” “鋤(chú)”跟“助(zhù)”讀音的區(qū)別。學生自學后可讓他們互相交流好的識字方法。教師表揚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識字方法。
2.寫字指導。(1)寫正確!皝G”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中間的豎不能與下邊的撇折合寫成一筆!敖埂鄙系摹蚌(zhuī)”字是四橫,不能少寫一橫!八恪弊种虚g是“目”,不是“日”,可以這樣提醒學生:計算要用眼睛!百M”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再寫撇 豎。“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變形寫法,豎折改為豎提,右邊沒有點。(2)寫美觀。“守”字的寶蓋應(yīng)大一點,下面“寸”字的橫不宜超出寶蓋的兩邊。而“丟 算”二字下面的橫卻要寫長,以突出主筆!百M”字上邊的“弗”應(yīng)盡量寫扁,給下邊的“貝”字留下空當。(二)朗讀感悟
1.要繼續(xù)練習默讀課文,在默讀中感知課文內(nèi)容,并感悟一些詞句的意思。兩則寓言的教學都可以先讓學生默讀,然后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課文大意,以檢查默讀的效果。
2.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詞句和寓意。(1)學習《揠苗助長》。第一自然段要把那個人巴望禾苗長高的焦急心情讀出來。在讀中可通過換詞比較法感悟“巴望”一詞,表現(xiàn)那個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對“焦急 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自言自語”等詞語,可聯(lián)系“巴望”一詞,在一邊讀一邊做動作中感悟。第二自然段里的“終于”一詞,說明那個人想辦法想了很長時間!耙豢靡豢猛呃锇,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說明那個人拔苗花了不少時間,人累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朗讀這一段時要重點讀出“終于”與“筋疲力盡”的感覺。讀第三自然段時,要把那個人又累又高興的樣子讀出來。讀第四自然段,要讀出結(jié)果的意外,也可適當帶有嘲諷的語氣。之后,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那個人為什么費了那么多力氣,但結(jié)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為他不懂得禾苗生長靠自己力量的規(guī)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教師可在歸納學生認識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悟出寓意。(2)學習《守株待兔》。讀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要重點理解“竄”的意思?赏ㄟ^“忽然”一詞表現(xiàn)出事情的意外。有條件的可通過演示兔子“竄”出來的動畫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讀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讀第三自然段可帶點嘲笑的口吻。對課后“泡泡”里的問題:“我想對種田的人說……”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實。讓學生在表演中勸說種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三)積累運用
1.建議在感悟的基礎(chǔ)上,積累寓言 揠苗助長 巴望 焦急 自言自語 筋疲力盡 喘氣 一大截 白費 守株待兔 樂滋滋 鋤頭 撞死 樹樁 從此等詞語。
2.課后“讀讀想想”的練習,是讓學生感悟句子表達的具體性與準確性。三個句子去掉帶點的詞語后,意思和原來的句子不大一樣了。第一個句子去掉“好像”一詞后,就是肯定禾苗沒有長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達的意思是說禾苗實際是在長的,只是由于長得慢,那個人感覺不到禾苗在長。第二個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個人在田邊怎樣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就不具體了,就不能表達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個句子里的“整天”是說種田人一天到晚地等著,可見他十分愚蠢。去掉這個詞后,種田人什么時間坐在樹樁旁等著就不清楚了。
3.讓學生說說在學習上和生活中是否見到過類似“揠苗助長 守株待兔”這樣的事。(四)實踐活動
1.課前課后,學生可以閱讀一些中國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南郭吹竽》?梢哉匍_一次寓言故事會。
2.課后把這兩則寓言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四 教學設(shè)計舉例
(一)查字典引入新課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1)認讀字音。(2)積累新詞“寓言” “寓意”。(3)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zhì)。幫學生理解詞義時,可以簡化為:寓言是借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寓意:寄托或隱含的意思。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么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帶著問題讀課文。(二)自讀感悟
1.自讀課文。
2.感悟上面提示的問題。
3.選擇一則細讀體會。(三)小組合作討論
1.同選一則寓言的一組,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學當老師,給另一組的同學講你學的寓言。
3.小組代表綜合同學意見,整理講稿。(四)大組互講 互學寓言,體會寓意
1.看圖講述寓言故事。
2.讀課文中帶諷刺性的詞句。
3.體會寓意。(1)聯(lián)系課文談體會。(2)聯(lián)系周圍實際談體會。(五)朗讀比賽,大膽質(zhì)疑
1.兩組比賽朗讀。
2.質(zhì)疑。(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七)課外閱讀寓言故事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師教學用書27寓言兩則
溫馨提示: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師教學用書27寓言兩則的圖片如果出現(xiàn) “進度條” 說明圖片正在加載中,請耐心等候...,如果加載太久,請刷新一下頁面重新加載。。。
聲明:我們收集的教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版權(quán)都歸相關(guān)出版社,如果冒犯您的權(quán)益,我們會進行相關(guān)處理。請廣大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務(wù)必注意這一點。我們努力收集相關(guān)的教材只為自己提供便利,可能也為你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