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古文觀止·醉書齋記文言文閱讀題

 城市學(xué)校網(wǎng)為您提供續(xù)古文觀止·醉書齋記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22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xué)們及時觀察做題結(jié)果!
 
醉書齋記

清·鄭日奎

  于堂左潔一室,為書齋,明窗素壁,泊如也。設(shè)幾二,一陳筆墨,一置香爐茗碗之屬。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書架書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塵尾諸什物,亦雜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頭①,拂案上塵,注水硯中,研磨及丹鉛,飽飲墨以俟。隨意抽書一帙,據(jù)坐批閱之。頃至?xí)奶,則朱墨淋漓漬紙上,字大半為之隱。有時或歌或嘆,或笑或泣,或怒罵,或悶欲絕,或大叫稱快,或咄咄詫異,或臥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②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zé)后乃不復(fù)持至。逾時或猶未食,無敢前請者。惟內(nèi)子時映簾窺余,得間始進(jìn),曰:“日午(),可以飯( )?”余應(yīng)諾。內(nèi)子出,復(fù)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溫以俟( )數(shù)四。及就食,仍夾一冊與俱,且啖且閱,羹炙雖寒,或且變味,亦不覺也。至或誤以雙箸亂點所閱書,良久始悟非筆,而內(nèi)子及婢輩罔不竊笑者。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cè),俄而鼾震左右,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客或訪余者,刺③已入,值余方校書,不遽見?退啪茫m大怒詬,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蓋余性既嚴(yán)急,家中人啟事不以時,即叱出,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以故倉卒不得白。而家中鹽米諸瑣務(wù),皆內(nèi)子主之,頗有序。余是以無所顧慮,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謀立誓戒之,商于內(nèi)子,內(nèi)子笑曰:“君無效劉伶斷飲法④,只賺余酒脯,補五臟勞耶?吾亦惟坐視君沉湎耳,不能贊成君謀。”余悵然久之,因思余于書,誠不異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為文字飲,不猶愈于紅裙耶?遂笑應(yīng)之曰:“如卿言,亦復(fù)佳。”乃不復(fù)立戒,而采其語意,以名吾齋曰“醉書”。(選自《續(xù)古文觀止》,有刪改)

【注】①科頭:不戴帽子。②瞷(jiàn):窺視。③刺:名帖。④劉伶斷飲:劉伶戒酒!豆軙·劉伶?zhèn)鳌份d,劉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醉書齋記》參考譯文:

  在堂屋左側(cè)收拾干凈一間屋子作為書齋,明亮的窗戶、潔白的墻壁,很安靜。擺放了兩個幾案,一個放筆墨,一個放置香爐茶碗等。一張竹椅,用來坐;一張木塌,用來躺臥。還擺放了四個書架和四個書筒,古今的書籍都放在里邊。琴、磬和麈(zhǔ)尾等各種日用雜物,也都交錯地擺放在旁邊。

  早晨剛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幾案上的灰塵,把水倒進(jìn)硯臺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鉛粉,把筆蘸飽滿做好準(zhǔn)備。隨意抽出一卷書,靠坐在案邊讀起來。一會兒讀到自己有領(lǐng)悟的地方,就用筆在紙上盡情批注,書上的字跡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時候唱起歌來,有時候發(fā)出感嘆;有時候大笑,有時候哭泣;有時候生氣痛罵,有時候郁悶得要死;有時候大聲叫嚷口稱痛快,有時候是連連驚嘆感到詫異;有時候躺著靜靜思考,有時候起身一陣亂跑?匆娺@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驚訝,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議論,等到我漸漸平靜下來,才散開離去。婢女送來酒和茶,都記不得端來喝。有時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濕了書本,就很生氣地責(zé)罵,婢女后來也就不再端來了。有時候過了時間我還沒有吃飯,也沒有人敢上前請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時隔著門簾觀察我,找到間隙才走進(jìn)來,說:“時間已經(jīng)是正午了,可以吃飯了嗎?”我答應(yīng)了。妻子離去后,又忘掉了。湯、肉都涼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熱等著我去吃。等到去吃飯仍然帶著一本書一道前往,邊吃邊看,湯和肉即使涼了,或者味道都快變了,也不察覺。甚至有時誤用一雙筷子在讀的書上亂點畫,過了許久才醒悟過來不是筆,妻子及婢女們沒有不偷著笑的。晚上讀書常常到午夜,回頭看仆人,沒有人在旁邊,一會兒身邊鼾聲震響,起身一看,他們都熟睡在地上。有客人前來看望我,名帖送進(jìn)來后,碰上我正在校讀書籍,沒有立即出去見客人?腿说任揖昧,就非常生氣責(zé)罵起來,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稟告事情時間不恰當(dāng),就大聲呵斥并把他趕出去,而事情的緊急舒緩不加過問,因此匆忙之中沒能告訴我。家里的鹽米等瑣碎事務(wù),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沒有什么顧忌和憂慮,讀書的嗜好越來越怪僻。

  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發(fā)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著說:“你不會是仿效劉伶戒酒的方法,只不過是要騙得我的酒肉,彌補五臟的辛勞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書籍之中,而不能夠幫助你實現(xiàn)你的打算!蔽液苁,不高興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對書,確實同劉伶對酒沒有差別,正擔(dān)心剛發(fā)誓隨即就要違背;況且我嗜好的是詩文,不比沉溺于女色好?于是她笑著回答說:“像你說的沉湎于詩文也是很好的。”于是不我再提戒掉嗜書,而是采用她的語意來為我的書齋起名,叫做“醉書齋”。

  •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于堂左潔一室       潔
  • B:甫晨起,即科頭      甫:剛剛
  • C:值余方校書,不遽見    值
  • D:以故倉卒不得白      白
  • 答案為:A
    注:潔:使……清潔,收拾干凈
  • 2. 將文言虛詞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日午(),可以飯()?余應(yīng)諾。內(nèi)子出,復(fù)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溫以俟()數(shù)四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矣 乎 者
  • B:矣 焉 之
  • C:也 乎 之
  • D:也 焉 者
  • 答案為:A
  • 3. 對文中畫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zé)\后乃不復(fù)持至。
  • B: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zé)后乃不復(fù)\持至。
  • C: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zé)后乃不復(fù)\持至。
  • D: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zé)\后乃不復(fù)持至。
  • 答案為:D
  • 4. 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文章開篇交代書齋,明窗素壁,幽靜宜人;陳設(shè)雖簡,但書桌、書架、座椅、臥具、琴磬甚至日用雜物等,一應(yīng)俱全,為下文作者沉醉此間做了鋪墊。
  • B:文章描繪了書齋主人為了讀書常常置酒茶、飯食、睡眠和家人、賓客于腦后等癡醉后的狀態(tài),展示了一個嗜書如命的書癡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自得其樂、自我陶醉的心態(tài)。
  • C:作者性格嚴(yán)厲急躁,不諳世事,不近人情,讀書入迷時,常對家人呵斥怒責(zé),并拒絕會見來訪的客人,因而經(jīng)常得罪來訪者,造成了緊張的人際關(guān)系。
  • D:作者夫人主持家務(wù),井然有序,客觀上“縱容”了丈夫的“醉書”習(xí)性;當(dāng)作者對這種習(xí)性悔而思改時,她幽默地表示反對,可見她主觀上對丈夫的“醉書”持贊賞態(tài)度。
  • 答案為:C
    注:“造成了緊張的人際關(guān)系”無中生有。
  • 5. 翻譯下面的句子。
    (1)竹床一,坐以之。 (本題分?jǐn)?shù):2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一張竹椅,用它來坐。
    注:(得分點在古今異義“床”和倒裝句)
  • (2)因思余于書,誠不異伶于酒,正恐旋誓而旋畔。 (本題分?jǐn)?shù):4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于是想到我對書(的癡迷),確實與劉伶對酒(的癡迷)沒有什么區(qū)別,正擔(dān)心剛剛發(fā)誓卻又隨即違背。
    注:(得分點在多義詞“誠” “旋”、固定短語“不異(于)”和通假字 “畔”)
  • (3)乃不復(fù)立戒,而采其語意,以名吾齋曰“醉書”。 (本題分?jǐn)?shù):4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于是我不再立誓戒掉嗜書,而是采用她的話意來命名我的書齋,叫做“醉書齋”。
    注:(得分點在虛詞“乃” “以”、詞類活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