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xué)校網(wǎng)為您提供《溪音》序|朱仕琇|明清散文集萃|附譯文翻譯|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22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xué)們及時觀察做題結(jié)果!
楊林溪水出百丈嶺。嶺界于南豐、建寧二邑。水初出,小泉也。南迤十里,合眾流,溪口扼之,水始怒,轟豗日夜,或作霹靂聲。人立溪上,恒惴憟。稍南益夷,臨溪居人亦益眾。未至楊林?jǐn)?shù)里許,水遂無聲。然溪道益回多曲,里人名之曰巧洋。建寧方言,呼水曲曰洋。
楊林在巧洋南三里,溪水三面抱村如環(huán)。筠園①世居其地。村多楊木,故曰楊林。而溪上群山,多松櫧,雜他果卉,彌望郁然。中夜風(fēng)雨四至,水潦聲與群木聲相亂,悲壯激越,中雜希微,如鐘鼓既闋而奏管弦絲竹之音。時或晨霧淅瀝,居人未起,籜隕沙頹,蕭屑有無②。緣溪獨游,其聽轉(zhuǎn)靜。至于春秋朝夕蟲鳥之號,平林幽澗樵采之響,里巷謳吟和答,舂抌機(jī)杼,雞犬之鳴吠,遠(yuǎn)近斷續(xù),隨風(fēng)高下,一切可喜可愕之音咸會于溪。筠園家溪上,授徒溪西之草堂,往來溪側(cè),輒聞溪音,感而寫之,于是其詩愈富。
筠園方壯時,以詩名天下。嘗游太學(xué),觀京師之巨麗。所涉黃河、長江,湠漫洶涌,駭耳蕩心,足以震發(fā)詩之意氣。顧以不得志,困而歸。年幾五十,回翔溪上,其誠有所樂耶?昔之學(xué)藝者患志不精,乃竄之無人之地以求其所為寂寞專一者,一旦得之,遂能役物以明其志。今溪之幽僻而筠園樂之,意豈異此耶?
余嘗序筠園詩,以為得高岸深谷之理。今讀所補琴操古歌,益淵䆳,正變備具。至效陶諸什③,則無懷、葛天之遺風(fēng)猶有存者,其更世益深,日息其志,邁跡于古,殆將往而不可知也。其涵澹蕭瑟④,抑亦得于溪之所助者多也。
昔孔子教人學(xué)詩之旨,審于興、觀、群、怨,而末不遺夫名物。筠園詩益富,不自名,歸功于溪,集既成,以是名篇,故余得詳其原委云。
【注】①筠園:《溪音》的作者朱仕玠,筠園是他的號。②有無:似有似無。③效陶諸什:仿效陶淵明的作品。④涵澹:涵養(yǎng)淡泊。蕭瑟:寂寞凄涼。這里指不慕名利,自甘寂寞。
《溪音》序
[清]朱仕琇
楊林溪水出百丈嶺。嶺界于南豐、建寧二邑。水初出,小泉也。南迤十里,合眾流,溪口扼之,水始怒,轟豗日夜,或作霹靂聲。人立溪上,恒惴憟。稍南益夷,臨溪居人亦益眾。未至楊林?jǐn)?shù)里許,水遂無聲。然溪道益回多曲,里人名之曰巧洋。建寧方言,呼水曲曰洋。
楊林在巧洋南三里,溪水三面抱村如環(huán)。筠園①世居其地。村多楊木,故曰楊林。而溪上群山,多松櫧,雜他果卉,彌望郁然。中夜風(fēng)雨四至,水潦聲與群木聲相亂,悲壯激越,中雜希微,如鐘鼓既闋而奏管弦絲竹之音。時或晨霧淅瀝,居人未起,籜隕沙頹,蕭屑有無②。緣溪獨游,其聽轉(zhuǎn)靜。至于春秋朝夕蟲鳥之號,平林幽澗樵采之響,里巷謳吟和答,舂抌機(jī)杼,雞犬之鳴吠,遠(yuǎn)近斷續(xù),隨風(fēng)高下,一切可喜可愕之音咸會于溪。筠園家溪上,授徒溪西之草堂,往來溪側(cè),輒聞溪音,感而寫之,于是其詩愈富。
筠園方壯時,以詩名天下。嘗游太學(xué),觀京師之巨麗。所涉黃河、長江,湠漫洶涌,駭耳蕩心,足以震發(fā)詩之意氣。顧以不得志,困而歸。年幾五十,回翔溪上,其誠有所樂耶?昔之學(xué)藝者患志不精,乃竄之無人之地以求其所為寂寞專一者,一旦得之,遂能役物以明其志。今溪之幽僻而筠園樂之,意豈異此耶?
余嘗序筠園詩,以為得高岸深谷之理。今讀所補琴操古歌,益淵䆳,正變備具。至效陶諸什③,則無懷、葛天之遺風(fēng)猶有存者,其更世益深,日息其志,邁跡于古,殆將往而不可知也。其涵澹蕭瑟④,抑亦得于溪之所助者多也。
昔孔子教人學(xué)詩之旨,審于興、觀、群、怨,而末不遺夫名物。筠園詩益富,不自名,歸功于溪,集既成,以是名篇,故余得詳其原委云。
(選自《明清散文集萃》)
【注】①筠園:《溪音》的作者朱仕玠,筠園是他的號。②有無:似有似無。③效陶諸什:仿效陶淵明的作品。④涵澹:涵養(yǎng)淡泊。蕭瑟:寂寞凄涼。這里指不慕名利,自甘寂寞。
參考譯文
楊林的溪水出自百丈嶺。這嶺在南豐與建寧二縣的交界處。水剛流出來時,是一道小泉。向南斜行十里左右,匯合了許多小河的水,由于溪口狹小阻塞,水變得氣勢洶涌起來,日夜不停地轟響,有時響如霹靂。人站在溪岸上,常常感到恐懼戰(zhàn)栗。稍南,水平緩一些,臨溪居住的人也就多起來。離楊林只有幾里了,那水便無聲無息了。然而溪道卻更加回繞,多彎曲,村里人稱它為巧洋。建寧的方言,稱水曲為洋。
楊林在巧洋南面三里處,溪水像環(huán)一樣三面環(huán)抱著村莊,筠園世代居住在這個地方。村子里多楊樹,所以稱為楊林。而溪上群山,多松樹櫧木,間雜著其它花卉果實,遠(yuǎn)遠(yuǎn)望去郁郁蔥蔥。半夜風(fēng)雨從四面來,地上的流水聲與眾樹木的聲音相互交雜應(yīng)和,悲壯高亢,清遠(yuǎn)之中,夾雜著一種空虛寂寥、似有似無的音響,好像是鐘鼓的聲音完結(jié)了而繼以管弦絲竹聲音一樣。有時或者早上的露水淅淅瀝瀝,村人還未起床,筍殼丟下,泥沙坍塌,那聲音蕭疏細(xì)微,似有似無。沿著溪水獨自游覽,聽起來轉(zhuǎn)覺靜寂。至于春秋早晚,蟲鳥的嗚叫聲,樹林深澗樵夫砍樹的聲音,里巷中謳歌吟誦互相和答的聲音,舂米織布的聲音,雞鳴狗叫的聲音,遠(yuǎn)遠(yuǎn)近近,斷斷續(xù)續(xù),隨風(fēng)高下,一切使人可喜可愕的聲音都在溪口里聚集。筠園的家建造在溪口上,他在溪西的草堂教書,來來往往于溪畔,常常聽著溪音,一有感觸便寫出來,于是他的詩作也就多了起來。
筠園在壯年時,他的詩就名滿天下。曾經(jīng)在太學(xué)游學(xué),觀賞過京師的偉麗。他經(jīng)涉過黃河、長江,江流河水壯闊無際,洶涌澎湃,驚耳蕩心,足以奮發(fā)他詩的意氣。只是因為不得志,處境艱難而回到家里。年紀(jì)將近五十了,徘徊在溪上,他確實有快樂嗎?從前學(xué)藝的人擔(dān)憂志趣不專不精,于是跑到?jīng)]人的地方,來求他所謂的寂寞專一。一旦得到這種境界,就能借助山川自然景物來表達(dá)自己的心志。現(xiàn)在處在幽僻的溪畔,筠園卻以之為樂,他的意趣難道和這有什么不同嗎?
我曾經(jīng)為筠園的詩集寫過序言,認(rèn)為他的詩風(fēng)雄渾深得高岸深谷的理趣,F(xiàn)在又讀所補的琴曲、古歌,更加淵懿深遠(yuǎn),正體變體各種風(fēng)格全都具備。至于仿效陶淵明體各篇,那簡直是無懷氏、葛天氏的遺風(fēng)。他閱歷世事越來越深,日日涵養(yǎng)自己的志趣,走古人的路,幾乎是只往前行,不管它至于何處,他的詩有涵養(yǎng)能超脫,無人間煙火氣,或者是由于得到溪的幫助很多!
從前孔子教人學(xué)詩的主旨,在于明白興、現(xiàn)、群、怨,而在小的方面要認(rèn)識鳥獸草木的名稱。筠園的詩作更豐富了,不讓自己揚名,卻歸功于溪水,詩集編成后,拿“溪音”作篇名,因此我得詳詳細(xì)細(xì)地敘述它的本末。
-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里人名之曰巧洋 名:稱呼
- B:筠園家溪上,授徒溪西之草堂 家:定居
- C:嘗游太學(xué),觀京師之巨麗 游:游覽
- D:余嘗序筠園詩,以為得高岸深谷之理 序:給…寫序言
- 答案為:C
注:游:游學(xué)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然溪道益回多曲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 B:筠園世居其地 爾其無忘乃父之至
- C:而溪上群山,多松櫧 人不知而不慍
- D:以詩名天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 答案為:A
注:A,轉(zhuǎn)折關(guān)系連詞,然而;B,代詞,這個;表肯定的語氣詞,一定;C,并列連詞,不譯;轉(zhuǎn)折連詞,卻;D,介詞,憑借;目的連詞,相當(dāng)于“而”,來。 -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屬于描寫溪音的一組是( )
①轟豗日夜,或作霹靂聲
②溪水三面抱村如環(huán)
③然溪道益回多曲
④如鐘鼓既闋而奏管弦絲竹之音
⑤平林幽澗樵采之響
⑥今溪之幽僻而筠園樂之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① ② ⑥
- B:① ④ ⑤
- C:② ③ ④
- D:④ ⑤ ⑥
- 答案為:B
-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本題分?jǐn)?shù):3分)
- A:朱仕玠熱愛生活,不屈命運。他定居于溪畔草堂,欣喜于天籟之音,并把這種感受訴諸筆端,以期施展抱負(fù)。
- B:朱仕玠志趣高雅,心懷坦蕩。他沉浸在幽靜的溪畔,涵養(yǎng)志趣,追慕陶淵明,賞景賦詩,忘卻世俗,樂在其中。
- C:朱仕玠名滿天下,懷才不遇。他年輕時曾游歷京城,足跡遍及長江黃河,但最終未施展抱負(fù),后來退居楊林。
- D:本文寫景生動,寓理于景。文章描寫了動人的溪音,表現(xiàn)了它對朱仕玠的影響,也含蓄地點出了朱仕玠創(chuàng)作的源泉。
- 答案為:A
-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顧以不得志,困而歸。 (本題分?jǐn)?shù):3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但是因為不得志,處境艱難而回到家里。
注:“顧”、“困”及句意各1分,共3分 - (2)今溪之幽僻而筠園樂之,意豈異此耶? (本題分?jǐn)?shù):3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現(xiàn)在處在幽僻的溪畔,筠園卻以之為樂,他的意趣難道和這有什么不同嗎?
注:“樂”、“異”及句意各1分,共3分 - (3)筠園詩益富,不自名,歸功于溪,集既成,以是名篇。 (本題分?jǐn)?shù):4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筠園的詩作更豐富了,不讓自己揚名,卻歸功于溪水,詩集編成后,拿“溪音”作篇名。
注:“益”、兩個“名”及句意各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