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廈門市普通高中質量檢查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1.(1)洪波涌起 (2)煢煢孑立(3)術業(yè)有專攻 (4)幽咽泉流冰下難(5)莊生曉夢迷蝴蝶 (6)俯身傾耳以請(二)文言文閱讀(15分)2.B(重:再次)3.C(①是說張儀主動請求前往楚國,④是陳軫對局勢的分析。)4.C(張儀以“秦國商、於六百之地”的承諾欺騙了楚懷王大部分君臣,但陳軫對局勢保持了清醒的認識,沒有被蒙蔽。)5.(1)且先出地后絕齊 / 秦計必弗為也 / 先絕齊后責地 / 且必受欺于張儀。(2)張儀回到秦國之后,秦王就派人出使齊國,秦、齊兩國暗中締結盟約。(“反”“使”“陰”各1分,語句不通酌情扣分。)參考譯文:秦想要進攻齊國,可是齊國和楚國是友好國家,秦惠王為此感到憂慮。張儀說:“請大王為我準備車馬和禮物,我請求去楚國游說楚王試試看。”張儀去南方面見楚懷王,說:“敝國國王最敬重的人,莫過于大王了;我做臣子,也莫過于希望給大王你做臣子。敝國國王所最痛恨的君主,莫過于齊王;而臣張儀最不愿侍奉的君主,也莫過于齊王,F(xiàn)在敝國準備發(fā)兵征討齊國,無奈貴國跟齊國結為友好同盟,因此秦王無法好好侍奉大王,張儀我也不能夠做大王的忠臣。如果大王能關起國門跟齊斷絕邦交,臣會請求讓秦王獻上方圓600里商、於土地。如此一來,齊就喪失了后援,而必定走向衰弱;齊走向衰弱以后,就必然聽從大王號令。由此看來,大王如果能這樣做,楚國不但在北面削弱了齊國的勢力,而又在西南對秦國施有恩惠,同時更獲得了商、於的土地,這真是一舉三得的上策。”楚懷王一聽,非常高興,就趕緊在朝廷宣布:“寡人已經從秦國得到商、於600里土地!”群臣聽了懷王的宣布,都一致向懷王道賀,客卿陳軫最后晉見,卻不向懷王道賀。陳軫說:“我認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於的土地,反而會招來禍患,所以臣才不敢隨便向大王道賀!睉淹鯁枺骸笆裁吹览砟?”陳軫回答說:“秦王重視大王的原因,是因為有齊國這樣一個強大盟邦。如今秦國還沒把地割給大王,大王就跟齊國斷絕邦交,如此就會使楚國陷于孤立狀態(tài),秦國又怎會重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呢?何況如果先讓秦國割讓土地,楚國再來跟齊斷絕邦交,秦國必不肯這樣做;要是楚國先跟齊國斷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讓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張儀欺騙而得不到土地。受了張儀的欺騙,以后大王必然懊悔萬分;結果是西面惹出秦國的禍患,北面切斷了齊國的后援,這樣秦、齊兩國的兵都將進攻楚國!背醪宦爮,說:“我的事已經辦妥當了,希望你閉口,不要再多說,你就等待寡人的好事吧!”于是懷王就派使者前往齊國宣布跟齊斷絕邦交,還沒等第一個絕交使者回來,楚王竟急著第二次派人去與齊國絕交。張儀回到秦國之后,秦王就派人出使齊國,秦、齊兩國暗中締結盟約。楚國派一名將軍去秦國接收土地,張儀竟然裝病不上朝。楚懷王說:“張儀以為寡人不愿誠心跟齊國斷交嗎?”于是楚懷王就派了一名勇士前去齊國罵齊王。張儀在證實楚齊確實斷交以后,才勉強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使臣,說:“敝國贈送貴國的土地,從這里到那里,方圓總共是6里。”楚國使者很諒訝的說:“臣只聽說是600里,卻沒有聽說是6里!睆垉x說:“我張儀在秦國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怎么可能說有600里呢?”楚國使節(jié)回國報告楚懷王,懷王大怒,就準備發(fā)兵去攻打秦國。陳軫說:“楚國發(fā)兵去攻打秦國,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大王不如趁此機會,再送給秦一個大都市,跟秦連兵伐齊,如此可以把損失在秦國手里的再從齊國得回來,這不就等于楚國得到保全嗎?大王既然已經跟齊國絕交,現(xiàn)在又去責備秦國的失信,這等于在加強秦、齊兩國的邦交,楚國必受大害!”楚懷王沒有采納陳軫的忠諫,就發(fā)兵北去攻打秦國。秦、齊兩國組成聯(lián)合陣線,同時韓國也加入了軍事同盟,結果楚軍在杜陵被三國聯(lián)軍打得慘敗。(三)古代詩歌閱讀(6分)6.(6分)(1)(2分)①垂柳的春意盎然,②垂柳外在的形體和內在的氣質。(答出一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2)(4分)①借柳的寂寞消瘦,表達對品潔才高之人卻遭遇冷落的感傷之情;②借東風吹散春皺,表達對消愁釋怨(或:對知己)的期盼之情。(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對即可。)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2分)(一)文學名著閱讀(6分)7.A C(A項:①袁紹的兒子并沒有聯(lián)合遼東太守對抗曹操,而是投靠遼東太守并且企圖鳩占鵲巢。②曹操采納郭嘉“兵貴神速”的建議,出奇兵千里奔襲,這是西征烏桓時發(fā)生的事情;曹操平定遼東,采用的是郭嘉的“緩兵”遺計。C項:用拈鬮的辦法為覺新定親事的是覺新的父親,而不是高老太爺。)(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8.(1)要正確對待父母的過錯。(2分,意思對即可。答“要孝順父母”,給1分。)(2)《論語》選段強調子女對父母不能有怨恨,認為父母有過錯時,即使勸說無效也不能怨恨!睹献印愤x段強調子女對父母可以有怨恨,認為父母有大過錯時,子女的怨恨就是孝的表現(xiàn)。(4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①孔子說:“侍奉父母時,(發(fā)現(xiàn)父母有過錯,)要委婉地加以勸說?吹阶约旱囊庖姏]有被父母接受,仍要恭恭敬敬地不觸犯父母,內心憂愁但不去抱怨父母!②孟子說:“父母過錯大而子女不怨恨,這是更加疏遠父母!邮柽h父母,這是不孝。”三、現(xiàn)代文閱讀(24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9.B(謀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并不是熱衷文化形式主義的深層原因。)10.①弄虛作假;②惟利是圖;③重形式,輕內涵。(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11.第③段分析了文化形式主義產生的原因,指明其危害;第④段提出了解決文化形式主義問題的方法和措施。(2分)第③段是第④段論述的前提,第④段是第③段論述的深入。(1分)或:第③段“分析問題”,第④段“解決問題”,③④兩段的關系逐層深入。(一點1分)(二)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甲)(15分)12. C、E(C項“好大的口氣”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劉伶以房子為衣以天地為房的寬廣心胸超然氣魄的盛贊;E項運用對比手法。)13.⑴世人于亂世之中,倉皇逃匿退避,以求茍全;⑵人的生存空間被擠壓,變得渺小卑微。(4分。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14.⑴內涵:前者側重寫流浪漢擁有的非常貧乏,后者側重寫人的生存空間狹小。⑵意味:前者讓人對流浪漢產生同情、悲憫;后者讓人品味到一種人生的蒼涼、無奈。⑶讀者聯(lián)想:前者能使人產生諸如“住在衣服里的猴子”之類聯(lián)想;后者能使人產生諸如“蟹的甲”“蟬的蛻”“蝸的殼”等聯(lián)想。(6分。答出一點3分,答出2點6分,意思對即可。)(乙)(15分)12.A、 D(A項“表現(xiàn)了作者面對死神勇敢無畏的精神”有誤,單從標題不能看出這一點。D項“旨在表達作者對這種自私行為的憤慨”不合文意。)13.(1)渲染災難現(xiàn)場的凄涼(或:現(xiàn)場感強),增強報道的真實性。(2)烘托了災民的無助、絕望,凸顯施救工作的急迫(或:感染讀者)。(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14.(1)作者參與了救災活動,其活動屬于新聞事件的一部分,應當寫入報道中。(2)災難深深震撼了作者,使他必須將個人感受傳達出來。(3)在新聞中融入個人經歷和感受,更能激發(fā)讀者的悲憫情懷,以期獲得更廣泛的關注。(答對一點3分,意思對即可)四、語言文字運用(13分)15.D(A項的“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狹窄片面,應該為“閉門造車”;B項的“振聾發(fā)聵”是“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的意思,此處應用“震耳欲聾”;C項的“一見如故”是“初次見面就象老朋友一樣合得來”的意思。)16.B(A項“設備”與“放棄休假”搭配不當;C項“相差”“懸殊”語義有重復之處;D項“能否”與后文“也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對應不周全。)17.①“擁戴”改成“信賴”,②“惠贈”改成“提供”,③“鼎力相助”改成“盡綿薄之力”(或“全力相助”“盡力相助”)。(意思對即可)18.示例一:工匠精神是后工業(yè)化時代借鑒工匠注重細節(jié)、追求專業(yè)極致這一傳統(tǒng)的信仰和理想。示例二:工匠精神是后工業(yè)化時代借鑒工匠傳統(tǒng),注重細節(jié)、追求專業(yè)極致的信仰和理想。19.示例一:老人們的倡議值得肯定。鄭州老人是在用道德來喚醒道德,當年輕人理解了老年人主動讓座的用意時,自然也會懂得如何回報老年人的善意。當他們面對弱者時,就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只有每個群體都主動承擔并坦誠以待,社會才能涌現(xiàn)更多更真實的美德,讓座才不會成為一個困擾人的難題。示例二:老人們的行為不值得提倡。首先,并非所有的老人都擁有硬朗的身體,可以給年輕人讓座的,硬要讓老人為年輕人讓座,有道德綁架的嫌疑。再說,讓老人為年輕人讓座,不顯得我們這個社會挺沒有人情味兒的?所以,如果一個倡議偏離了道德正能量這個方向,其實就已經失去了意義。示例三:我認為,誰給誰讓座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要相互體諒。年輕人要體諒老年人的不方便,老年人要理解年輕人的壓力和難處,能相互體諒,何愁讓座不能蔚然成風?讓座固然是一種美德,但讓不讓座也是人們的自由。凡事都有其特殊性,我們不能以一刀切的態(tài)度來強制年輕人讓座,或者讓老人為年輕人讓座。應該還讓座一份自由。五、寫作(70分)20.(參見201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上一篇:廣東省東莞市2015屆高三語文下學期調研考試試卷及答案
下一篇:江蘇省宿遷市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語文下學期期初開學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