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5屆普通中學(xué)高中畢業(yè)班單科質(zhì)量檢查
語文
本試卷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guī)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準(zhǔn)考證號、姓名?忌J真核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準(zhǔn)考證號、姓名”與考生本人準(zhǔn)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做選做題時,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標(biāo)號涂黑。
3.考試結(jié)束,考生必須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
(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
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駑馬十駕, 。(《荀子·勸學(xué)》)
(2)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離騷》)
(3)山原曠其盈視, 。(王勃《滕王閣序》)
(4)最愛湖東行不足,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雁過也,正傷心, 。(李清照《聲聲慢》)
(6)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
金庭觀晉右軍書樓墨池記
[唐]裴 通
越中山水奇麗者,剡為之最;剡中山水奇麗者,金庭洞天為之最。其洞在縣之東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爐峰,其峰即洞天北門也。谷抱山斗,云重?zé)煄n,回互萬變,清和一氣;ü庹找苟,水色含空而無底。此地何事,嘗聞異香,有時值人,從古不死。真天下之絕境也。
有晉代六龍失馭,五馬渡江①,中朝衣冠②,盡寄南國。是以瑯琊王羲之領(lǐng)右軍將軍,而家于此山。其書樓墨池,舊制猶在。至南齊永泰九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絕,勤求上玄,遂啟高宗明皇帝,又于此山置金庭觀,正當(dāng)右軍之家。故書樓在觀之西北維,高可二丈已下。墨池在天尊殿東北維,方而斜,廣輪③可五十尺已下。池樓相去東西羨直④,才可五十余步。雖形狀卑小,不足以壯其瞻玩,而恭儉有守,斯可以示于將來。況乎處所遐深,風(fēng)景秀異,契逍遙之至理,閱鸞鶴之參差。
其洞天在天臺桐柏山中,辟方四十里。其北門在此小香爐峰頂,人莫得而見之。有山樵夫往往見之者,或志之以奇花異草,還報鄉(xiāng)里,與鄉(xiāng)里同往,則失其所志也。過此峰東南三十余里,有石竇呀⑤為洞門,即洞天便門也。人或入之者,必贏糧秉燭,結(jié)侶而往。約行一百里、二百里,多為流水淤泥所阻而返,則莫臻其極也。
通以元和二年三月,二三道友,裹足而游。登書樓,臨墨池,但見山水之異也。其險如崩,其聳如騰,其引如肱,其多如朋。不三四層,而謂天可升。經(jīng)再宿而還。以書樓缺壞,墨池荒毀,話之于邑宰王公。王公瞿然,征王氏子孫之在者,理荒補缺,使其不朽。即事題茲,實錄而已。
(節(jié)選自《全唐文》)
【注】①六龍失馭,五馬渡江:指西晉統(tǒng)治崩潰,司馬睿等五王南渡長江。②中朝衣冠:中原的士大夫。③廣輪:廣袤。④羨直:斜對。⑤石竇:石穴。呀:廣大空闊的樣子。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循山趾而右去 循:沿著。
B.正當(dāng)右軍之家 當(dāng):處在。
C.或志之以奇花異草 志:標(biāo)記。
D.必贏糧秉燭 贏:背負。
3.下列各組句子,全都描寫剡中山水“奇麗”的一組是(3分)
①剡中山水奇麗者,金庭洞天為之最
②谷抱山斗,云重?zé)煄n,回互萬變,清和一氣
③花光照夜而常晝,水色含空而無底
④況乎處所遐深,風(fēng)景秀異
⑤與鄉(xiāng)里同往,則失其所志也
⑥其險如崩,其聳如騰,其引如肱,其多如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首段介紹越地山水景色,用層層推進的寫法,突出了金庭洞天景色的奇麗。
B.文章介紹王羲之定居金庭山的緣由,也交代了王羲之建書樓和墨池的根本原因。
C.金庭觀周邊的山巒險峻高聳入云,讓作者不禁產(chǎn)生了借此可以登上天庭的感想。
D.作者見書樓殘破、墨池荒蕪,將情況稟告給當(dāng)?shù)乜h令,促使書樓和墨池得以修繕。
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故書樓在觀之西北維,高可二丈已下。(3分)
譯:
(2)登書樓,臨墨池,但見山水之異也。(3分)
譯:
(三)古代詩歌閱讀(6分)
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江州庾樓
[元]賀復(fù)孫
宿鳥歸天盡,浮云薄暮開。
淮山青數(shù)點,不肯過江來。
(選自《元詩體要》)
(1)請簡要說明“淮山青數(shù)點,不肯過江來”如何借助擬人手法來抒情。(2分)
答:
(2)“浮云薄暮開”與“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飛來峰》),兩句各自表達了作者什么心情?請簡要分析。(4分)
答:
二、文學(xué)名著、文化經(jīng)典閱讀(16分)
(一)文學(xué)名著閱讀(10分)
7.下列各項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吳蓀甫批了條子,讓廠里人聽從屠維岳的調(diào)度。后來又不放心,想讓人監(jiān)視屠維岳,經(jīng)過一番周折,最后還是決定冒險任用他。(《子夜》)
B.學(xué)生與軍人的沖突風(fēng)潮平息后,覺慧被祖父關(guān)在家里,每日只能看報紙消磨時間,但他不敢反抗祖父的命令,還是呆在家里。(《家》)
C.剛剛離開歐也妮后,夏爾腦子里還有她高貴、純潔的形象,甚至把頭幾次商業(yè)成功歸功于她的祝福與祈禱,并寫信向她報喜。(《歐也妮&葛朗臺》)
D.一天,甘果瓦在教堂附近遇到克洛德,從他口中得知愛斯梅拉達將要被執(zhí)行絞刑,他倆一起商量出了營救愛斯梅拉達的辦法。(《巴黎圣母院》)
E.涅赫柳多夫幫馬斯洛娃獲得減刑后,去找馬斯洛娃。馬斯洛娃告訴他自己要跟隨西蒙松,但他心里推測馬斯洛娃還愛著自己。(《復(fù)活》)
8.簡答題。(任選一題)(5分)
(1)閱讀下面的《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趙云截江奪阿斗)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這點骨血,小將在當(dāng)陽長坂坡百萬軍中救出;今日夫人卻欲抱將去,是何道理?”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帳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云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
“夫人”指的是誰?她要將“小主人”抱去哪里?趙云等人是如何“留下小主人”的?請簡述相關(guān)情節(jié)。
(2)閱讀下面的《紅樓夢》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動唇舌)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賈政一見,眼都紅紫,也不暇問他在外流蕩優(yōu)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xué)業(yè),淫辱母婢等語,只喝命“堵起嘴來,著實打死”。
“他”指的是誰?“優(yōu)伶”指的是誰?“他”和“優(yōu)伶”是如何“表贈私物”的?請簡述相關(guān)情節(jié)。
答第( )題:
(二)文化經(jīng)典閱讀(6分)
9.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①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保ā墩撜Z·公冶長》)
②孟子曰:“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惟恐不順焉,惡得為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孟子·離婁上》)
(1)應(yīng)該如何對待他人,孔子與孟子有什么相同的主張?請簡要概括。(2分)
答:
(2)關(guān)于“恭”,孔子與孟子各自的看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答: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4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
別讓道德退到法律底線
張 璁
①這幾年,人們走在街上最糾結(jié)的事之一就是碰上老人在自己身邊摔倒!胺霾环觥边@種原本稀松平常的舉手之勞,如今生生地被捧到了衡量一個人品德是否高尚的高度。
②當(dāng)人們對一次街頭助人為樂的第一反應(yīng)是“訛不訛人”,當(dāng)一個老人被撞之后“絕不訛人”就能成為一條被廣泛關(guān)注的新聞,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道德危機?對此,我們往往歸罪于社會風(fēng)氣,但在這種含混不清的原因表象之下,能清楚地看到普通人口中的“訛人”“碰瓷兒”,其實已經(jīng)部分重合了刑法中的“詐騙”或“敲詐勒索”等概念。換言之,這場輿論喧囂中,道德已經(jīng)隱沒得幾乎看不到身影,并且矮化到了與法律幾近齊平的位置上。
③我們常常喜歡說: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但反過來當(dāng)?shù)赖轮荒苜N近法律的邊沿游走時,社會就呈現(xiàn)出一種人們難以忍受的荒唐和冷漠,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的溫情也會被冷酷的利害計算切割得支離破碎;蛟S也正因為此,兩千多年前孔子才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笨鬃佑谩罢薄靶獭彼阜Q的嚴刑峻法固然與今天我們所理解的法治還有較大差異,但他敏銳地看到了人在社會生活中懷有羞恥心和慎獨精神,對于一個完整而健康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生態(tài)何其可貴。
④因此,當(dāng)今天厲行法治成為社會共識時,我們?nèi)粢詾橐粋能讓人在其中身心舒暢的法治社會只關(guān)乎法律的話,那無論我們對法治的理解,還是對社會自發(fā)秩序的理解,都可能會流于偏狹。
⑤現(xiàn)代中國呼喚法治,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道德就成了礙眼的老古董,恰恰相反,一整套適應(yīng)于現(xiàn)代工商業(yè)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在人們每日的交往互動中自然生長出來,以契約精神和公民責(zé)任的形式,繼續(xù)在法治社會為人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為美好的生活。
⑥法治社會從來不排斥道德在其中的作用,當(dāng)然,傳統(tǒng)社會那種由自然情感演化而來的道義,必須升華為經(jīng)由理性熏陶的社會責(zé)任感,才能與法治相輔相成,去彌合那些法律與現(xiàn)實之間的縫隙,去潤滑法律在人與人之間搭建起來的冷冰冰的社會關(guān)系,從而大大降低一個社會良好運行所耗費的成本。
⑦就像在“訛不訛人”的荒唐中所看到的,法治不等同于法律,僅憑法律可以幫我們抵御壞人,但卻無法幫我們培養(yǎng)好人。因此,當(dāng)?shù)赖峦说椒傻牡拙,以法律底線來設(shè)定自己的行為高度,這是法治建設(shè)中一個需要警惕的信號。畢竟,法律的存在只是在為這個社會兜底,法律以下是黑暗混沌的野蠻無序。
(摘編自《人民日報》)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當(dāng)?shù)赖峦说椒傻牡拙時,社會就會呈現(xiàn)出荒唐和冷漠,人際關(guān)系也會變得功利。
B.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發(fā)現(xiàn)“德”和“禮”對社會的完整建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C.現(xiàn)代社會道德規(guī)范源于人們的日常交往,以契約精神和公民責(zé)任的形式作用于社會。
D.法律能幫社會抵御壞人,無法幫社會培養(yǎng)好人,只存有法律的社會定是野蠻無序的。
11.為什么說“訛人”等輿論是道德的“矮化”?請簡要分析。(3分)
答:
12.當(dāng)今中國,該如何進行法治社會建設(shè)?請簡要概括作者的主張。(3分)
答:
(二)文學(xué)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
本題為選考題,請從甲乙兩類文本中選一類作答,不得再做另一類文本的題目。
(甲)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
莫名仇恨
張曉林
①夜已經(jīng)深了。章惇坐在書案前,臂膊粗的蠟燭燃燒得“吱吱”作響。他在燭光下讀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每讀兩句,他的牙齒都會“咯嘣嘣”地響一下,他心底就有怒火如蠟燭一般燃燒。
②這個時候,蘇軾正在書房揮毫,他的書法越寫越古雅了,文章也日臻化境?墒,他做夢都沒想到,此刻,他的文章竟會激起別人對他如此強烈的仇恨。正是這種仇恨,在未來的某些日子,會一步一步把他推進萬丈深淵。而這個人,卻與他有著非同尋常的淵源。
③章惇是個性情很古怪的人,恰如他的書法,孤寒峭拔,絕少中和之氣。黃山谷評之曰:“望之森然,恍若置身冰窟中也!笨芍^至評。
④說章惇和蘇軾淵源非同尋常,遠可追尋到嘉祐二年。這一年,二人同榜中了進士,成了同年。他們很投緣,徹夜扺掌談于客棧之中。后來,交游日益親密,稍有閑暇,就聚在一起喝喝茶,喝點閑酒,談?wù)剷,談(wù)勗娫~文章。他們的友誼,曾讓很多人羨慕。
⑤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章惇看到了蘇軾對他潛在的威脅。已經(jīng)做了副相的章惇隨蘇軾一道去拜訪來大相國寺講經(jīng)的佛印長老。佛印長老是個高僧,與蘇軾算是舊交情了。蘇軾被貶黃州時,常到赤壁山下的江水邊游玩,他很喜歡江水里晶瑩剔透的彩色石子。當(dāng)?shù)氐男撼L浇,去撈這些石子玩。蘇軾每回來,都要袖幾塊糕餅向這些小兒換這些石子兒。時間一長,竟積聚下了三百多顆。當(dāng)他得知佛印也性喜此物時,親自跑到金山寺,一下子全送給了佛印,還為佛印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怪石供》。佛印很高興,特意做了紅燒肉招待蘇軾。蘇軾暗示佛印有違佛門清規(guī),佛印大笑,說:“禮豈為我輩設(shè)也?”蘇軾也大笑。
⑥那天,章惇和蘇軾在大相國寺一見佛印長老,佛印就跑向前來,一把執(zhí)了蘇軾的手,徑直地把蘇軾引到了藏經(jīng)閣,一個招呼都不與章惇打,在佛印眼里,好像就沒有章惇這個人存在。
⑦在藏經(jīng)閣一一落座,佛印就夸蘇軾是天下文章狀元,放眼宇內(nèi),沒有一人能與蘇軾爭鋒。接著,又說蘇軾無所不能,有經(jīng)天緯地的才略,將來有一天一定能做到宰相,云云。
⑧章惇坐不住了,站起身匆匆告辭。
⑨章惇走后,佛印正色,告誡蘇軾少與這個人來往。蘇軾卻不置可否。
⑩回到相府,章惇的怒氣還沒消,他連砸了兩個官窯筆洗。他既惱恨佛印,讓他丟盡了面子;也惱恨蘇軾,惱恨蘇軾,他找不出啥理由來。但,他內(nèi)心深處,還是恨透了蘇軾。
⑾這一夜,章惇沒睡好覺,他想了很多。他想到那一年與蘇軾同榜中進士時,蘇軾寫的文章是《刑賞忠厚之至論》,事后聽說,當(dāng)歐陽修讀過這篇文章,高興得竟有些失態(tài),還對旁邊的梅堯臣說:“取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dāng)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毕氲竭@兒,章惇躺不住了,他披衣下床,來到書櫥前,找出蘇軾的文集,點燃臂膊粗的蠟燭,開始重讀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每讀一段,他脊背上就冒一陣子冷汗,他今天才算真正了解了蘇軾,他不僅僅是個書生,他的政治才干遠遠在自己之上!
⑿章惇也有些奇怪,讀蘇軾的文章這么多年,怎么就沒讀出來這一點呢?
⒀章惇感到了巨大的恐懼。
⒁現(xiàn)在看來,蘇軾是深知自己的!而自己卻對蘇軾了解得太少太少,還可笑地把蘇軾當(dāng)成了一介書生。
⒂章惇對蘇軾充滿了仇恨。
⒃紹圣元年,章惇登上宰相寶座。不久,蘇軾被貶英州,再貶惠州,最后被貶到儋州去了。
⒄有舊識問章惇,將一個垂暮老人貶謫到儋州那非人所居之地,豈不是想要蘇軾的性命嗎?章惇沒有說話,只是臉越來越黑暗下來。
(摘編自《滿族文學(xué)》)
13.下列對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第②③兩段寫蘇軾、章惇兩人的書法有古雅與孤寒之別,以此隱喻兩人在情趣、品性上存在不同境界。
B.蘇軾很喜歡赤壁山下江中的彩色石子,經(jīng)常用糕餅來與小孩換,可見蘇軾在被貶期間仍不失文人雅好。
C.章惇憤而離開后,佛印告誡蘇軾少與章惇來往,蘇軾卻不將佛印的話當(dāng)一回事,直接導(dǎo)致后來被貶官。
D.小說善用側(cè)面描寫,借助對黃山谷、佛印和歐陽修等周圍人物的描寫,從側(cè)面刻畫了主要人物的形象。
E.小說采用第三人稱客觀敘事,對文中的人和事并未進行褒貶,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感悟其中的是非曲直。
14.小說前后兩處寫章惇讀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有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4分)
答:
15.小說標(biāo)題“莫名仇恨”意蘊豐富,請根據(jù)文本簡要探析。(6分)
答:
(乙)實用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
我在月宮這一年
邱晨輝等
①嗨,大家好!我是嫦娥三號著陸器,現(xiàn)在從距地球38萬公里外的月宮里跟你們說話。今天是12月14日,一個對我和“玉兔”來說特殊的日子——我們登陸月球已經(jīng)一周年啦!
②大家還記得嗎?去年的12月15日,我和巡視器“玉兔”彼此凝望,完成互拍。那一刻,我們胸前的五星紅旗圖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光陰荏苒,轉(zhuǎn)眼已是2014年12月14日,我和“玉兔”在月宮生活也滿一年了。
③兩器互拍后,我們雖然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我和“玉兔”卻不敢懈怠,還是像以前那樣賣力工作。尤其是“玉兔”,由于操勞過度,又加上水土不服,1月16日生了一場大病。從那以后,原來活蹦亂跳到處跑的小兔子只能跟我一樣原地踏步了。
④望著“玉兔”在月面行走時留下的腳印,我傷心了好長時間。從2013年12月14日開始飛行,到入住月宮,再到邁出我們月面的第一步,往昔的景象歷歷在目。我們領(lǐng)略了此前從未見過的景色,也經(jīng)歷著此前不曾經(jīng)歷的跋涉,以及難以忍受的嚴寒酷熱。
⑤好在,“玉兔”很樂觀,它對我說:“咱們離得這么近,至少我還能在你工作累時,陪你說說話,聊聊天!
⑥月面荒蕪,又無空氣,比起老家美麗的山山水水真是差得太遠了。每一次,從睡夢中醒來,我們都會眺望遠方璀璨星空中那顆蔚藍色的星球。那里,有大家的陪伴和祝福,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還有一群人默默守護著我們。
⑦月面由于沒有大氣,晝夜溫差極大,夜晚月面溫度會降到零下180攝氏度。為了保護我們的“器官”不被凍壞,每個月我們都會進行月夜休眠和月晝喚醒。在北京中心長管科技人員的精確計算和悉心照顧下,到月宮一年來,我和“玉兔”共進行過13次月夜休眠和月晝喚醒,成功經(jīng)受住了歷次月夜極寒環(huán)境的考驗。
⑧月晝期間是我工作的時間。但或許是我喜歡睡懶覺的原因,要把我從月夜休眠中喚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次喚醒控制,中心長管人員都會提前制定好方案和流程,做好故障處置預(yù)案。從完成喚醒前的各類狀態(tài)設(shè)置到我最終從睡夢中成功醒來,他們要連續(xù)十幾個小時不眠不休地陪在我身邊。
⑨月食對老家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一種熟悉的天文現(xiàn)象了,但能在月亮上親身體驗兩次月食的感覺,我和“玉兔”絕對是前無古人的頭一個了!
⑩第一次月食發(fā)生在2014年4月15日的下午,持續(xù)近5個小時。第二次發(fā)生在10月8日的傍晚,持續(xù)約4個小時。當(dāng)時,月宮突然從艷陽高照的白天變成了漆黑的夜晚,一絲光線都沒有。月面熱量迅速流失,周圍環(huán)境溫度下降,這對我們的安全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⑾幸運的是,北京中心早就算出了月食的準(zhǔn)確時間,提前通過降低功耗、熱控模式調(diào)整等方式幫我做好了各種防護措施,我才有驚無險地度過兩次月食。
⑿有時候,他們就像母親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著我的工作生活。
⒀當(dāng)然,我也沒閑著,還是實實在在辦了幾件大事。這一年來,我開展過8次UHF器間通信試驗,代傳“玉兔”各類數(shù)據(jù);進行過30余次無線電測量試驗,地面通過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獲取高精度觀測量,從而驗證了北京中心深空干涉測量系統(tǒng)的性能……
⒁對了!你們注意到了嗎,今年的6月19日,我還完成了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網(wǎng)絡(luò)火炬太空傳遞活動?吹娇蓯鄣木W(wǎng)絡(luò)火炬手砳砳向我走來,看到我們航天技術(shù)可以服務(wù)社會,我內(nèi)心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⒂但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在剛剛,北京中心的科技人員發(fā)來指令,讓我進入月夜休眠。盡管還有很多話想說,但為了以后能說更多的話,只能跟大家說再見了。
⒃晚安,地球!
⒄晚安,故鄉(xiāng)的親人!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13.下列對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第①段用“距地球38萬公里外”“已經(jīng)一周年”等語,提示了本文寫作的特殊背景,也表達了“我”的自豪之情。
B.第⑤段以擬人的手法寫“玉兔”對“我”的寬慰,既與上文的“原地踏步”“傷心”照應(yīng),又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
C.嫦娥三號登月后,曾多次經(jīng)歷零下180攝氏度的極寒環(huán)境的考驗,這種極寒發(fā)生在月夜和月晝期間的月食時段。
D.文章采用嫦娥三號自述的形式寫作,既使文章內(nèi)容顯得真實可信,也有利于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感到親切。
E.本文條理清楚,按時間順序介紹了嫦娥三號從發(fā)射、飛行到登月、月面行走的過程,展示了嫦娥三號的工作成果。
14.第④段說“我們領(lǐng)略了此前從未見過的景色”,嫦娥三號看到了哪些“此前從未見過的景色”?請簡要概括。(4分)
答:
15.文章多次穿插敘寫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工作情況,有何好處?請根據(jù)文本簡要探析。(6分)
答:
四、語言文字運用(13分)
1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分)
30年,1000余張照片,一部民間 的社會變遷史。家住北京西城區(qū)的朱振立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用自己的鏡頭 身邊的變遷:花鳥靜物、胡同趣聞、北京奧運……如今,老人希望辦個小型影展,以便讓這些照片成為老北京記憶的 。
A.視角 記載 門戶
B.視野 記錄 門戶
C.視角 記錄 窗口
D.視野 記載 窗口
17.閱讀下面的語段,根據(jù)語境補寫句子。(2分)
年輕人有朝氣,社會就會有生機;年輕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 。掃除徘徊在青年人心頭的暮氣,需要社會對他們敞開更多的機會之門,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
答:
18.下面的文字有一處有語病,請寫出序號并加以修改。(2分)
①有人雖然贊賞文字快槍手的下筆千言,②但真正的文學(xué)大師往往心照不宣地恪守一條原則:③文學(xué)是比慢的藝術(shù),④藝術(shù)的經(jīng)營容不得“快”的蹄子來撒野。
(1)有語病的一處的序號: (1分)
(2)修改: (1分)
19.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題目。(7分)
近日,哈佛大學(xué)圖書館管理員在官網(wǎng)留言:“哈佛大學(xué)的校訓(xùn)在網(wǎng)上早已盛傳,尤其是在中國,但我可以證明,哈佛任何墻壁上都沒有所謂的校訓(xùn)。”網(wǎng)上流傳的哈佛校訓(xùn)最初來自《哈佛圖書館墻上的訓(xùn)言》一書,2010年,該書作者承認這些所謂的“校訓(xùn)”并不存在。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學(xué)校把它們制作成展板,布置在學(xué)校教室和走廊的墻上。
對上述材料中一些學(xué)校的做法,你有何看法?請簡要闡述。(要求:表達簡明連貫,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五、寫作(70分)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70分)
要豎起大拇指點贊,
只靠大拇指是無法完成的;
只有其他四指彎曲并攏,
大拇指才能豎起。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感悟和聯(lián)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biāo)題自擬;(3)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上一篇: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2014-2015學(xué)年七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下一篇:廣東省揭陽市2015屆高三語文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