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2015-2016學年度上期期末高中抽測調研
高三語文
第I卷閱讀題(70分)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古代“酷吏”政治對現(xiàn)代法治的啟示
唐美娟
“酷吏”是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下的產物。中國古代社會以儒家思想為準繩,將官吏區(qū)分為“循吏”與“酷吏”!把簟北皇廊怂瞥,也是儒者們?yōu)槭送局怂鶚淞⒌?/span>為官典范,而與其相對的“酷吏”卻成為儒人墨客攻擊的對象。以“酷吏”一詞用來形容官吏的政治手段及其影響結果并將其載入史書作為一個類傳的,首創(chuàng)于司馬遷?v觀已有的史料及研究性論文,皆概括性地認為無論是哪一朝的酷吏皆為殘暴酷烈,曲法濫殺的可惡之輩。如《辭源》對“酷吏”解釋為“以嚴刑峻法殘虐百姓的官吏”。這種片面的認識,使人們對“酷吏”產生誤解。殊不知酷吏的出現(xiàn)及其發(fā)展是隨君主專制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變異的,不同時期酷吏的政治表現(xiàn)和內涵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酷吏政治的前期與其之后有本質不同。
其實,“酷吏”并不是中國君主專制時期的官職稱謂,“酷吏”大多任“都尉”“延尉”“中尉”“中郎將”“御史…‘御史中丞”等與監(jiān)察、司法相關的官職,也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執(zhí)法者”,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公、檢、法、司等司法機關,城管,藥監(jiān)等部門的執(zhí)法人員!翱崂簟笔對一些官員的行政手段及所達到的績效程度的描述詞。在司馬遷看來,執(zhí)法嚴峻、行政過程中重刑法、敢于執(zhí)法的官吏就被稱為“酷吏”,《史記·酷吏列傳》中所記之吏皆為這一類人。
從咬文嚼字上來剖析“酷”字發(fā)現(xiàn),其原本含義并不是指“殘酷暴虐”。許慎的《說文解字·酉部》載:“酷,酒味厚也,從酉,告聲!笨梢,“酷”之本意與酒有關,“酒味厚”是一個中性甚至偏褒義的詞,在中國的飲酒文化中,“酒味厚”往往被認為是好酒。后來“酷”才逐漸有了用來形容人的行為程度的含義,從而就有了“嚴酷…殘酷”等貶義詞的出現(xiàn)。
“吏”在《說文解字·一部》中載:“吏,治人者也,從一,從史,史亦聲!薄皬囊弧本褪且矣一主即君王,即如孔子所說的為官之道“臣侍君以忠”;而“史”的另一解釋是“持中正”之意,要不偏不倚。概而說之,“吏”就是要對君主忠誠,又不徇私枉法,嚴格執(zhí)行政令之人。
“吏”往往還充當教師的角色,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的一項文化措施就是“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漢景帝也說“夫吏者,民之師也”!袄簟辈粌H是與基層百姓聯(lián)系緊密的“治民之人”,也是民治榜樣,是對百姓起教導作用之人。,由此看出,將“酷”與“吏”結合,其最初本意在司馬遷看來并不是指殘暴、慘酷之官吏!妒酚·太史公自序》中載“民倍本多巧,奸軌弄法,善人不能化,惟一切嚴削為能齊之,作《酷吏列傳》!庇纱丝芍崂糇畛跏且苑▽Α凹軌弄法”的違法之人進行嚴格管理的官吏。
在中國崇尚“人治”的社會中,酷吏的本職是對國君負責。漢武帝時張湯等人的廉平成為后世官吏的“儀表”;而無道德仁義可言的來俊臣等人則是被唾棄的對象,他們雖皆被稱為酷吏,但這種“名同質異”的巨大差異使=者不可相提并論。這也說明了在中國古代崇尚禮義教化的儒家思想之下,實行“輔之以法”時要把握“法”的度及執(zhí)法形式和用法的目的、對象。張湯等人的為官執(zhí)法行為為后世的官吏、執(zhí)法之人樹立了一個榜樣:嚴格執(zhí)法,維護法律的權威,不欺下,不媚上,要有敢于擔當?shù)木,能與權貴奸惡之人作斗爭,從而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和有序發(fā)展,同時還要保持自己廉潔高尚的一面。西漢時期的“酷吏”為現(xiàn)在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執(zhí)法環(huán)境的執(zhí)法者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尤其是隨著各種高科技犯罪的頻繁發(fā)生,怎樣才能在執(zhí)法過程中秉持中正,而又不越法度雷池一步,我們應從西漢酷吏的執(zhí)法中總結經驗!皥(zhí)法者首先要持中正,守廉潔,遵法度,才能真正將國家的法制落到實處,才能將法制受惠于百姓”,這在崇尚法治,強調政治民主的今日也頗具借鑒意義。只有嚴格執(zhí)法,執(zhí)法公正,不恣意更改所依之法的內涵、范圍,才能發(fā)揮法律應有的作用,這才稱得上真正意義的法治,也才能真正改善吏治。
(節(jié)選自《從比較中窺見古代“酷吏”政治對現(xiàn)代法治的啟示》唐美娟著)
1.下列關于“酷吏”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酷吏”是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時期統(tǒng)治者用來維護其統(tǒng)治的工具,但“酷吏”并不是中國君主專制時期的官職稱謂。
B.由于各種史料及研究性論文中的錯誤認識,酷吏在人們的認識中成為貶義詞,甚至《辭源》都進行了不恰當?shù)亟忉尅?/span>
C.今天的司法機關、政府機關的執(zhí)法人員大致相當于古代的“酷吏”,“酷吏”含有對執(zhí)法手段達到的績效程度的描述意義。
D.一般我們所謂“酷吏”就是指敢于執(zhí)法、執(zhí)法嚴峻、重刑法的官員,《史記·酷吏列傳》中所記載的官吏都是這一類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酷吏政治的前期與其之后有本質不同,實際上不同時期酷吏的政治表現(xiàn)和內涵也有很大的不同,張湯與來俊臣就是證明。
B.“嚴酷”、“殘酷”等貶義詞性是在“酷”后來興起用來形容人的行為程度的含義后出現(xiàn)的,原來的“酷”是中性甚至偏褒義的詞。
C.許慎認為,“吏”要對君主忠誠,又不徇私枉法,嚴格執(zhí)行政令,他還是民治榜樣,對百姓起教導作用之人。
D.由《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載“民倍本多巧,……作《酷吏列傳》”可知,酷吏最初是嚴格依法管理違法之人的官吏。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湯成為后世官吏的“儀表”,而來俊臣則是被唾棄的對象說明執(zhí)法要把握“法”的度及執(zhí)法形式和用法的目的、對象。
B.酷吏的出現(xiàn)及其發(fā)展是隨君主專制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變異的,酷吏的“名同質異”的巨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C.崇尚法治,強調政治民主的今日執(zhí)法者要持中正,守廉潔,遵法度,將國家的法制落到實處,將法制受惠于百姓。
D.真正意義的法治要像張湯執(zhí)法時期一樣,只要執(zhí)法者嚴格公正執(zhí)法,不隨意改變法律的范圍內涵,就能發(fā)揮法律應有的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朱吾弼,字諧卿,高安人。萬歷十七年進士。授寧國推官。征授南京御史。
大學士趙志皋弟學仕為南京工部主事以贓敗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輕其罪議調饒州通判吾弼疏論競謫戍之奏請建國本,簡閣臣,補言官,罷礦稅,不報。山西巡撫魏允貞為稅使孫朝所訐,吾弼乞治朝欺罔罪。廣東稅使李風干沒,奸人王遇桂請稅江南田契,吾弼皆疏論其罪。時無賴子蜂起言利,廷臣輒連章力爭,帝雖不盡從,亦未嘗不容其切直。雷震皇陵,吾弼請帝廷見大臣,講求祖宗典制,次第舉行,與天下更始。尋復言:“陛下孝敬疏于郊廟,惕厲弛于朝講;土木盛宮苑,榛蕪遍殿廷,群小橫中外,正士困囹圄;閭閻以礦稅竭,郵傳以輸鞔疲,流亡以水旱增,郡縣以征求因;草澤生。,衣冠喪氣;公卿不能補牘,臺諫無從引裾。不可不深察而改圖也!蹦┭远Y部侍郎郭正域疾惡嚴,居己峻,不可以楚事棄。先是,楚假王議起,首輔沈一貫陰左右王,以正域請行勘,嗾其黨錢夢皋輩逐之去。舉朝無敢留正域及言楚事者,吾弼獨抗章申理,而御史林秉漢以楚宗人戕殺巡撫,亦請詳勘。且言:“王既非假,何憚于勘?”吾弼、秉漢遂為一貫等所惡。會夢皋京察將黜,遂訐秉漢為正域鷹犬,語侵沈鯉、楊時喬、溫純。秉漢坐貶貴州按察司檢校,而夢皋得留。郎中劉元珍論之,反獲譴。吾弼復疏直元珍,請黜夢皋,因力詆一貫,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居三年,起南京光祿少卿,召為大理右丞。齊、楚、淅三黨用事,吾弼復辭疾歸。熹宗立,召還。
屢遷南京太仆卿。天啟五年為御史吳裕中劾罷。
(節(jié)選自《明史·朱吾弼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學士趙志皋弟學仕/為南京工部主事/以贓。暇┬滩恳蛑靖蓿瘦p其罪/議調饒州通判/吾弼疏/論競謫戍之/
B.大學士趙志皋弟學仕/為南京工部主事/以贓。暇┬滩恳蛑靖薰剩p其罪/議調饒州通判/吾弼疏/論竟謫戍之/
C.大學士趙志皋弟學仕為南京工部主事/以贓。暇┬滩恳蛑靖薰剩p其罪/議調饒州通判/吾弼疏—論/竟謫戍之/
D.大學士趙志皋弟學仕為南京工部主事/以贓。暇┬滩恳蛑靖蓿瘦p其罪/議調饒州通判/吾弼疏論/竟謫戍之/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御史,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為監(jiān)察性質的官職,一直延續(xù)到清朝。漢朝御史統(tǒng)歸御史臺領導,按職掌分為侍御史和治書侍御史。
B.國本,古代特指確定皇位繼承人,建立太子為國本。“國本”也指國家藏本。例如韓愈《畫記》中“余少時,常有志乎茲事,得國本,絕人事而摸得之”。
C.閭閻,間泛指門戶;人家。閻指里巷的門。閭閻,原指古代里巷內外的門,后泛指平民百姓,不再指房屋建筑。例如王勃《滕王閣序》中“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D.公卿,“三公九卿”的簡稱,夏朝始設,周代沿襲。“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時高級長官或爵位的稱謂。“三公”即是最尊貴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之“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也有說為司馬、司空、司徒。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朱吾弼身為御史,恪盡職守。趙學仕貪污受賄,李鳳侵吞國家財物,王遇桂請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稅,他都上疏揭發(fā)他們的罪過。
B.朱吾弼敢于直諫,為國盡忠。雷擊皇陵一事發(fā)生后,他接連上疏,語氣懇切,指出朝廷內外存在的弊端,希望皇帝深入審查。
C.朱吾弼不懼權貴,堅守正義。首輔沈一貫排除異己,朝臣們明哲保身、不敢談論相關事情,惟獨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義理。
D.朱吾弼仕途坎坷,三起三落。因詆毀沈一貫,遭停俸,于是辭官;后齊、楚、浙三黨執(zhí)政,他又辭官;最后被彈劾免官。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吾弼請帝廷見大臣,講求祖宗典制,次第舉行,與天下更始。(5分)
(2)首輔沈一貫陰左右王,以正域請行勘,嗾其黨錢夢皋輩逐之去。(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恨別
杜甫
洛城一剮四千里,胡騎①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②,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③急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亂的叛軍。②劍外,劍閣以南,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光弼,他當時任檢校司徒。
8.在這首詩中,詩人的“恨”包含了幾層含意?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9.第三聯(lián)“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來塑造詩人形象?請簡要賞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蘇軾《赤壁賦》中的“,”兩句,寫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的驕態(tài),極力渲染其不可戰(zhàn)勝的赫赫聲勢。
(2)李白在《蜀道難》中用“,”兩句來描寫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
(3)陶淵明《桃花源記》用“____”描寫老人和孩子的神情。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的題號涂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題。
琴弦
程天保
蒼煙落照,夕陽將靜謐的江流染得一片嫣紅。兩座巨大的鐵塔對江而峙,高低錯落的電纜,牽系著鐵塔,橫江而過,像一抹幽雅的琴弦,在江風中瑟瑟抖動。
長江是它的5,江流是它演奏的和聲,落日是它的夢幻。萬物均沉浸在玫瑰色的夢幻中。這是一張冠名《琴弦》的攝影作品,壯闊,渾厚,深沉。
它是金哲的成名之作。
=十年前,金哲是電力局的臨時工,被派遣到這里。家貧輟學的苦痛,離群索居的寂寞,前途無望的悲憤,像巨齒一般啃噬著他的心靈。面對浩瀚壯闊的長江,乘風破浪的舟帆,日出日落的璀璨,他那顆敏感、泣血的心,似乎有了瞬間的頓悟。他傾盡全部積蓄,東挪西借,買來一架破舊的照相機,將身心融進了鐵塔的鏗鏘,長江的韻律,歲月的滄桑。守衛(wèi)鐵塔的,還有一位人稱龍伯的老人。他身體頎長,銀須粲然,目光深邃。舉止言談,有一種野鶴閑云般的飄逸,仙風道骨般的瀟灑。他默默地觀察著金哲,時間久了,似有一種認可,一種默契。他代金哲執(zhí)勤,給金哲以金錢的資助,用一種欣賞的眼光注視金哲在朝暾夕暉中捕捉大自然的華美的瞬間。但奇怪的是,龍伯從不看金哲的作品,即使金哲征求他的意見,龍伯也只是淡淡地一笑:“攝影是一門藝術,沒有十年八載的磨煉,是談不上創(chuàng)作的!苯鹫芨械搅死先说臏厍、力量和深沉。
他默默地摸索著,思考著,奮斗著,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失敗的陰影始終困擾著他。
他身心交瘁,神情郁悒,變得極度地敏感和神經質,似乎再也受不了失敗的打擊。當一幅曾寄厚望的作品被畫報退回時,他絕望地摔掉了相機,將全部存照拋向了鐵塔,拋向了長江。
龍伯拾回散落的照片,凝視著涕泣的金哲。“孩子,你不再干了?”
“不!”金哲終于冷靜下來,聲音充滿著悲壯,“我別無選擇。我必須奮斗。否則,我將在鐵塔下老死終生。”龍伯點頭,從箱底翻出一架德國祿來相機給他!八囆g是觸類旁通的。除了攝影,你還應該讀讀其他方面的書……”
金哲不可思議地望著老人,不明白他哪來這么昂貴的精巧的相機,哪來這樣的見解、理智。龍伯成了他心中的謎。
自此,金哲認真讀書。奇幻瑰麗的知識之海,拓展了他的心胸,開闊了他的眼界。他開始走向成功,作品接二連三地發(fā)表在省市乃至國家級的報刊雜志上,但藝術界卻仍對他關閉著厚重的殿門。環(huán)境的局限,他的作品,始終離不開鐵塔的背景。人們挪揄著:“好個鐵塔攝影家!”
金哲受不了世俗的嘲弄,他要拓展新的天地。他一次又一次地要求調動,但礙于家庭復雜的政治背景,他始終只能陪伴著冰冷的鐵塔,陪伴著謎一般神秘的老人!斑@不是一個僅憑個人奮斗就能自立的社會!苯鹫芟萑肓松钌畹氖、憂傷。
“孩子,”龍伯一臉慈愛地望著他,“蛛網能粘住小蟲,卻束縛不住飛鳥。你已像一只雛鷹,開始在藍天白云下飛翔了。”
“可我只擁有單調、冰冷的鐵塔……”
“達·芬奇畫蛋,黃胄畫驢,你忘了藝術大師的故事?一件物體,從千萬個角度觀察,就會有千萬種變化,千萬種風采。重要的是,你得選準一個絕佳角度,拍攝出鐵塔、江流、落日不同凡響的意蘊!
金哲明白了,內,o對老人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情,有一種想盡快弄清老人身世、經歷的沖動。“相逢何必曾相識,相識何必曾相知?”龍伯像哲人般沉吟著,“若要相識亦相知,待到云開日出時!
金哲悟了,笑了。從此,他百折不撓地尋找著,平心靜氣地觀察著,像潛伏爪牙的猛虎,積蓄著力量,捕捉著時機。
一個雨后天晴的黃昏,當金哲與龍伯從遙遠的江渚捕魚回來時,天地間似乎顯得異樣的靜寂、安詳。小舟的款乃聲劃破廣宇的寧靜,一聲一聲,傳向遙遠的天際。龍伯搖著櫓,凝視著輝煌的落日,赤紫的云靄,嫣紅的江流,突然停住櫓,指向金光映照的鐵塔及琴弦般顫動的電纜,大喊一聲:“你看!”
瞬間,金哲的心戰(zhàn)粟了。他被大自然在這特定時空里構成的奇?zhèn)ギ嬅嬲饝刈×耍抖?/span>地取出相機,凝聚著周身的熱血、力量,不停地撳動快門,拍下了這石破天驚的一瞬,然后孩子般趴在龍伯懷里,纓纓地哭了。他感謝上蒼,更感謝龍伯。
金哲由此成名。云開日出,龍伯也盼來了與金哲“相識亦相知”的日子,但他卻走完了坎坷曲折的人生旅程,靈與肉融入了浩瀚壯闊的江流。當藝術界為他恢復名譽,平反昭雪時,才揭開了使金哲困惑了十多年的謎底。
金哲手捧《琴弦》,淚如泉涌。
(選自《中國當代小小說排行榜》)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二十年前,金哲傾其所有并東挪西借買來一架破相機,不只是為了排解內心的痛苦,還因為從大自然中獲得了某種頓悟。
B.龍伯雖然支持和幫助金哲,卻從不看金哲的作品,也不給他任何建議,這是因為在他看來,金哲的作品還很幼稚和膚淺。
C.在金哲受不了失敗的打擊,摔掉了相機、拋掉了照片時,龍伯的鼓勵和幫助,讓他恢復了冷靜,重新鼓起了奮斗的勇氣。
D.小說重視細節(jié)描寫,如文中多次提及龍伯之“謎”。這一細節(jié)渲染了龍伯神秘的身世、傳奇的經歷,暗示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E.小說敘事藝術高超,在敘述攝影作品《琴弦》的由來時巧妙地展現(xiàn)了金哲的成功歷程,并在曲折的故事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
(2)開頭三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中龍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4)這篇小說意蘊豐厚。請結合文本,從藝術和人生兩個方面加以探究。(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侯仁之,燕南園最后一位百歲大師走了
肖東發(fā)陳光中
①喜歡長跑的侯仁之先生終于停下了腳步,他差不多跑了整整一個世紀,于2013年10月22日安然離去,享年102歲。
②自少年時期開始,侯先生最喜歡的體育運動是長跑。這已經不僅是身體的運動,更是精神的運動。長跑是需要持久韌性的,而侯先生一生都在不停歇地“跑”!一個以跑步的方式度過人生的人,自然能達到更遠、更高的目標。所以,他才一直“跑”上了歷史地理學的巔峰。
③侯老102年的人生軌跡,與百年來國家、民族的風雨歷程交織在一起。說來也巧,在每個人生的轉折點,似乎都有一位老師的身影在等著他:顧頡剛老師一篇宣傳抗日的文章,使他決定放棄學醫(yī)改攻歷史,從而進入燕京大學;洪業(yè)老師“擇校不如投師,投師要投名師”的肺腑之言,使他從歷史走向地理:遠赴英倫投至達比教授門下求學,又使他終于邁進歷史地理學的大門……當然,還有司徒雷登校長呢,還有夏仁德教授呢,還有冰心先生呢,還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呢……一老師們對他的影響,自然不僅僅局限于學業(yè),更有思想與精神上的熏陶。給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件事情:侯先生被日寇判刑后暫居天津,因意外情況面臨再次被捕的危險,正當他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洪業(yè)先生帶話過來:不能走!就是被判處死刑,燕大人也會知道“侯仁之是為什么而死的’。 橄壬约壕是一個榜樣:在日寇的監(jiān)獄里,他不僅自己恪守氣節(jié),還教誨身邊的學生要堅持民族大義,不畏威脅利誘。正是在這些賢師的引領與鞭策下,侯仁之才逐漸走向成熟,在以后漫長的歲月當中,經得起名利的誘惑,抗得住命運的撥弄,耐得住長久的寂寞,以堅韌的精神求學治教,不僅成為學術泰斗,還是后輩學子敬崇的楷模。在這一代代杰出的學者身上,我們不難看到,中國知識分子傳統(tǒng)的治學之道和氣節(jié)操守是如何薪火相傳、經久不息的。
④1932年,十九路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以失敗告終,20歲的侯仁之在苦悶中彷徨。侯仁之回憶道:那天,我實在悶得很,一個人去城里,從學校一直走到前門。我是想買一本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中學生》,我非常喜歡這個雜志。我一個人走,心里太煩悶了。
當時沒希望啊,抗日也不允許了!我們該怎么辦呢?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買了這本雜志回去了。它對我影響太大了!里面有一篇文章,不長,但寫得特別好,滿腔熱情地勉勵青年“不要空談救國”,要“到民間去”,“要把自己的脊梁豎起來,真正去喚醒民眾。”那作者的署名是顧頡剛。顧頡剛是燕京大學的著名歷史學家,一位愛國學者。由于他那篇文章的影響,使侯仁之改變了學醫(yī)的志向,再加上他弟弟侯碩之說“學醫(yī),只能給個人看。粚W歷史.可給社會治!”,侯仁之毅然決定報考燕京大學,投至顧頡剮門下,改攻歷史了。
⑤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侯仁之在學術上的成果是輝煌的,1950年,他發(fā)表了《“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一文,率先對中國現(xiàn)代歷史地理學的建立奠定了理淪基礎。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他擔任北京大學副教務長,并兼任剛剛成立的地質地理系主任。
自此,“歷史地理學”便正式出現(xiàn)在中國大學的課程設置中。
⑥侯仁之曾說:“我這么多年搞的這門學問,乃是又古又今之學,既要研究歷史上的古籍文獻,又要結合現(xiàn)代地理學的知識實地加以考察,是需要‘讀書,和.行路,的……”
“行路”自然要“跑”.侯仁之“跑”得上癮。比如,從1961年到1964年,他每年暑假都要到西北考察,探索沙漠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變化的原因,直到20世紀90年代,他已經年逾八旬,仍持續(xù)不斷地去沙漠地區(qū)、去各地城市,這對他來說,也是極大的樂趣。
⑦時間進入21世紀,侯仁之已是九旬之人了,他說:“我雖不能.奮蹄,,但還可以慢慢地‘走’路,庶幾可多干點活!彼傻摹盎睢笨刹簧伲核臍v史地理學“四論”,對學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他主編的《北京歷史地圖集》一至二集以及《北京城市歷史地理》的出版,是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結果;他在城市歷史地理及沙漠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探索,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他因促使中國參加世界遺產公約組織,而被譽為“中國‘申遺,第一人”。
⑧他為自己作了這樣一個簡單的總結:少年飄零,青年動蕩,中年跌宕,老而彌堅。
“平生最愛夕陽晚,坐聽濤聲到黃昏!笨勺鳛橐粋學者,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工作。侯仁之是不會“坐聽濤聲”的。近年來,由于目疾加腿疾,他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但是,即使無法“奮蹄”,他卻還要“慢慢地‘走路…,要“多干些活”。
⑨如今,這位長期堅持跑步的老人,已駕鶴西去。人們在他的遺像前駐足致敬。妻子張瑋瑛送的挽聯(lián)掛在墻壁上:不思量自難忘憶在昔七十載燕固執(zhí)手期頤齊眉曾共晚睛,窮碧落下黃泉別而今百余歲人生愛侶蓬山此去難再步芳。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本文以凝練深沉的筆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侯仁之的人生軌跡和思想行為,凸顯了他在歷史地理學領域的影響力。
B.文中提到了對侯老一生影響最大的兩位老師:顧頡剛和洪業(yè)。如果說顧頡剛是促使侯仁之選擇燕大的關鍵人物的話,洪業(yè)則是影響他從歷史走向地理的關鍵人物。
C.侯仁之是一個以跑步的方式度過人生的人。他多次到西北考察,探索沙漠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變化的原因,直到他年逾八旬,仍持續(xù)不斷地去沙漠地區(qū)、去各地城市去考察。
D.侯仁之一生少年飄零,青年動蕩,中年跌宕,老而彌堅。文中“平生最愛夕陽晚,坐聽濤聲到黃昏”這句話正是侯仁之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E.侯仁之說“學醫(yī),只能給個人看病;學歷史,可給社會治!”于是侯仁之改變了學醫(yī)的志向,投至顧頡剛門下,改攻歷史。
(2)根據(jù)文章內容,請概括侯仁之取得輝煌成果的原因。(6分)
(3)本文第四段寫了侯仁之對往事的回憶,請簡要分析其作用。(6分)
(4)文中說“學醫(yī),只能給個人看。粚W歷史,可給社會治。 边@句話帶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原文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的看法。(8分)
上一篇:安徽省蚌埠市2016屆高三語文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及答案
下一篇:廣東省2016屆六校聯(lián)盟高三語文第三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