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屆高三下學(xué)期六校聯(lián)考考試語文試卷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慍.(yùn)怒胼.(pián)胝 煞.(shà)風(fēng)景擢.(zhuï)發(fā)難數(shù)
B.框.(kuàng)架俳.(pái)優(yōu) 節(jié).(jiē)骨眼宵衣旰.(gān)食
C.僭.(jiàn)越暌.(kuí)違 花骨.(gū)朵 犖.(luî)犖大端
D.儕.(chái)輩肖.(xiāo)像 遒勁.(jìng) 呱.(ɡū)呱墜地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有人說,鄉(xiāng)愁是孩童時牽牛吃草的一脈青山,是夏日供我們嬉鬧的一方綠水,是夕陽里炊煙裊裊的一片屋瓦,是灶頭上飄來的陣陣菜香,亦或是縈繞在心頭關(guān)于故鄉(xiāng)那些說不出的愁思。
B.《實施規(guī)劃》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總施工圖,希望各民主黨派、工商聯(lián)和無黨派人士積極獻智獻策,集思廣議提高該規(guī)劃的質(zhì)量,群策群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
C.三月三,在唐代叫上巳節(jié),這一天,是一個非常歡樂的日子,大地回春,人們都要沐浴祓除,洗去穢物,郊游宴飲,迎接萬象更新。
D.浦江救援行動,最后以喜劇的結(jié)尾收關(guān),給農(nóng)村災(zāi)難性突發(fā)事件的救援組織,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范本。三條生命,與政府職能部門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作為、能力等等,都一覽無遺地展示在億萬網(wǎng)友面前,展示在世界面前。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微信收費的推出,策略上是希望做大做強微信這個社交工具,搶占支付寶以理財與支付為強項的市場份額,因而..實現(xiàn)一家獨大的效果。
B.拿最近的哈爾濱“天價魚”事件來說,當?shù)卣居袡C會挽回形象,但卻在劇情的一次次反轉(zhuǎn)中丟掉了公信力。不僅主要負責(zé)人沒有出來說話,甚至在沒有掌握全面情況,沒有聯(lián)系上當事人的情況下,調(diào)查組就胡亂發(fā)布“合理合法”的扯犢子...調(diào)查結(jié)論,導(dǎo)致輿論大嘩。
C.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問鼎中國電影最高票房寶座似乎已經(jīng)沒有懸念,但關(guān)于這部電影本身的質(zhì)量,在觀眾中的口碑卻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極端,說好的人堅持說好,說不好的人堅持表達不屑。
D. 在年底的這次政治局會議上,習(xí)近平立下懲治腐敗的“誓言”。刮骨療毒....的決心讓那些心存僥幸的腐敗分子坐立不安。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這是一個可以將相親、求職等社會傳統(tǒng)話題搬上電視熒幕并對其進行娛樂化改造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泛娛樂化的電視生態(tài)環(huán)境下,職場真人秀節(jié)目必然表現(xiàn)出與以往職場類節(jié)目不同的特征。
B.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通過本科教學(xué)工程、科教結(jié)合協(xié)同育人行動計劃、卓越人才培養(yǎng)計劃等,正在努力回答“錢學(xué)森之問”的答案。
C.北京市政協(xié)提出建議:應(yīng)以功能調(diào)整優(yōu)化為目標,啟動北京市部分行政機關(guān)及事業(yè)單位向外轉(zhuǎn)移。
D.想讓城市變得文明,靠的是專業(yè)的管理、高效的組織、科學(xué)的協(xié)調(diào)、連貫性的政策取得的,而非短時間的突擊、會戰(zhàn),更不是將不好的東西遮掩藏匿。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價值迷失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是娛樂化、泡沫化。 , , , 。,,文化表現(xiàn)為輕浮的喧囂、膚淺的熱鬧。難怪有學(xué)者尖銳地指出,文化越是泛濫,就越失去獨立的尊嚴和品格。
①從娛樂化到泛娛樂化再到愚樂化
②我們的文化生產(chǎn)和消費盡管有著幾何級數(shù)的增長
③大師級的藝術(shù)家寥寥無幾
④但與真正的繁榮仍有距離
⑤從泡沫化到泛泡沫化再到飛沫化
⑥史詩性的作品屈指可數(shù)
A.③⑥②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⑤① C.①⑤②④③⑥ D.②④③⑥①⑤
6.“故鄉(xiāng)真小/小得只盛得下/兩個字”,這是一首在“中國·咸寧第二屆世界華文詩歌大獎賽”中獲得一等獎的作品,詩名是“故鄉(xiāng)”。每個人心中都對詩中的“兩個字”有著自己的理解。請用一個雙音節(jié)詞語,來表達你對故鄉(xiāng)的情感,并說明緣由。(4分)
7.仔細觀察下面的漫畫,根據(jù)要求完成題目。
(1)給漫畫擬一個標題。(不超過6個字)(2分)
□□□□□□
(2)根據(jù)漫畫的內(nèi)容,談?wù)勀銓@種現(xiàn)象的理解。(3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恥感文化,《中庸》曰:“知恥近乎勇。”《孟子〃公孫丑上》曰:“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薄抖Y記〃哀公問》曰:“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庇纱丝芍獝u,往往是善念的發(fā)源,是事物向著美好一面轉(zhuǎn)化的開端。
知恥,是一個內(nèi)化的活動,不需要外在表現(xiàn)的張揚外露,更多的是良知的進退取舍。從這個角度說,知恥是個人化的活動,是不假外力、臵身人后時的自我砥礪。
中國文化中還有一個“慎獨”的理念,就是獨處時,君子該如何表現(xiàn)。慎獨大約是孔子講學(xué)時特別提到的概念,歷來為人所傳誦的是《中庸》中的那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中庸》論及慎獨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根據(jù)朱熹的解釋,日常事有著一以貫之的正道存在,因此即使自己處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世間的正義也是彌漫于此的,君子更要常懷知恥之心,尤加謹慎于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他人的不知而放縱自己的私欲。這其實就是自我道德和行為的約束,故而是修身的功夫,屬于孔子以來所倡導(dǎo)的士人自我修養(yǎng)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剝除其時代的因素,就其核心主旨來看,個人的慎獨時至今日,仍有很高的踐行價值。
具體來說,敬畏之心、獨知與細微之事是我們今天仍然推重慎獨的三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層面。所謂敬畏之心,是對公平與正義,或者說天道的敬畏,現(xiàn)實層面還有法律。在他人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法律的約束力并不會削弱,因此我們更應(yīng)該對人對事常懷敬畏之心。自己獨知之地,可以是他人不了解的地方,因此若從公共的意義上來解釋它,常常處于這種位臵的人多是在位之人。在位之人相對于他者,自然有對權(quán)力、資源及其他事項的優(yōu)先乃至獨占之利。那么,對于在位之人,特別是今日的領(lǐng)導(dǎo)干部而言,面對自己權(quán)責(zé)之內(nèi)的己所獨知之事時,是否懷有對理、法的敬畏之心,是否遏制了私欲而秉以公心,便是事關(guān)一方或多方的大事了。細微之事,存于日用起居之間,雖然不足道,但日日與之相伴,更應(yīng)有所警醒,因為離道觸法的敗落往往萌芽于其中。
《大學(xué)》中有傳統(tǒng)知識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徑,即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的誠心、正意,就是明乎所恥,就是“三省吾身”,反思有何不妥之處。儒家倡導(dǎo)自修的目的,是在此基礎(chǔ)上,鼓勵士人去向外的治國、平天下,即所謂的內(nèi)圣外王之道。這是儒家一個很值得今天珍視的遺產(chǎn),就是倡導(dǎo)士人從自我的修養(yǎng)和自律開始,進而致力于天下公事。個人的道德水準對于其所從事的公事來說,的確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即便法律、制度再健全,強調(diào)個人修養(yǎng)在任何時代都有意義。
《呂氏春秋〃自知》篇曰:“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guī)矩;人主欲自知,則必直士!边@是戰(zhàn)國時代的論述,如果我們把“人主”替換成上級領(lǐng)導(dǎo),這句話的意義便當代化了。這會是慎獨的重要補充之義:即除了在自我修養(yǎng)的層面保持戒懼之心、知恥之心外,對于公事也當保持戒懼,一切以公益福祉為要,敢于直諫,不應(yīng)時時揣測上級之意。因此,所謂慎獨之道,不僅是自我向內(nèi)的道德自律,也是向外的正義追求,即不僅要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完善的人,也要成為一個直士,一個有道義、敢擔當?shù)娜,而非一個只求自我保全的世故之徒。
(節(jié)選自《光明日報》2015年10月14日02版)
8.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知恥是一種良知進退取舍的內(nèi)化活動,是在內(nèi)心建立起辨別善惡美丑標準、樹立榮辱觀念的自我砥礪活動,是善念的源泉。
B.恥感是一種注重廉恥的心態(tài),產(chǎn)生于外人的觀感和自我的反應(yīng),來源于外來強制。孟子把“羞惡之心”視為“四端”之一端。
C.朱熹從道德和行為方面解釋“慎獨”,強調(diào)人們在獨自居處時,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言行。
D.無論是他人已知之地,還是自己獨知之地、日常細微之事,我們都應(yīng)該保持慎重的警戒和敬畏的態(tài)度,避免離道觸法而敗落。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傳統(tǒng)知識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徑,具有由己到家再到國到天下的遞進階次,這種人生理想的起點是從自我的修養(yǎng)和自律開始的。
B.自孔子以來倡導(dǎo)的士人自我修養(yǎng)和約束,帶有濃厚的個人功利色彩和鮮明的時代因素。但其核心主旨,今天仍有很高的踐行價值。
C.所謂慎獨之道,是一種自我的挑戰(zhàn)與修養(yǎng),需要自我向內(nèi)的道德自律,也需要向外進行追求,從而成為一個道德完善的人。
D.要達到“慎獨”境界,必須常懷知恥之心,謹慎自己的言行,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在別人的監(jiān)督下,控制自己的私欲。
10.請根據(jù)文意所述,為“慎獨”下定義。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麥 地
袁有江
老人披一件臟兮兮、藍白相間的校服,站在雨棚下盯著他。老人腳邊放著一個癟下去的尿素袋子。稍遠處有個小化糞池。
臨近家門時,他發(fā)現(xiàn)走錯了路,在離前面村莊百米左右的地方。窄窄的水泥路,突然齊嶄嶄地斷了。沒腿肚子的麥苗,隔斷了歸途。
他沿著麥地間的小徑,深一腳淺一腳地朝老人走去。
大叔你好,在忙著給麥子撒肥料吧?
乖乖,我看你那車怕是過不來了。這邊路沒修通。
這塊小麥是你家的吧?長得真好。大叔是好把式啊。
聽口音,你就是我們這的人吧?剛從外地回來?
后天清明了。很久沒回來,我不知道這路不通。
你是哪莊上的?
袁家灣的。
哦,那就在我們莊后頭。老人掖了掖披在身上的衣服問,清明回來上墳?
是啊。大叔,我記得以前這莊上有條跑客車的石子路,還在嗎?他朝莊上望去。一條灰白的路梢,隱沒在不遠處一棟平房的后面。
在倒是在,就是被拉沙車軋壞了,爛得不像樣。
應(yīng)該也還能過車吧?他目測著路的寬度。大叔,我急著要趕回家吃飯。想從你家麥地借過行不?軋掉的麥子,我補你錢。
車開不過來吧?麥子深,地又潮,會陷在里面。老人看看麥地,你只有倒回去了。
大叔,我的是越野車,底盤能升高的。要是陷在里面,我自己負責(zé)。
要是陷在里面,這塊地就禍害了。
弄壞的麥子我全賠。好不好?
老人看看麥子,又看看他,一臉的為難。
你不能倒回去從那邊路走嗎?
路窄,也怕遇到車。估計倒回去就下午了。就算您老幫個忙,錢我先給你。反正你種麥子也是為了賣錢嘛。
老人目測著車到他跟前的距離,走到麥地邊,抓了一把泥土,在手心里碾磨著。你看,土都是濕的。車會陷在里面的。
稀薄的霧紗漸漸散去,陽光普照下來。娘該在家等急了,本來說好回家趕午飯的。兄弟姐妹們今天都來家里,專等著和他一起吃午飯。他正想著,娘的電話就打來了。娘說一桌人都在等他開飯。他跟娘說,我馬上就到。
接完電話,他看著老人說,大叔,損壞你多少麥子我賠多少。他掏出錢包,數(shù)了一千元錢往老人手里塞。老人像對著一個燙手的山芋,遲遲不伸手。他將錢硬塞進老人的口袋。
大叔你穿校服啊?
小孫女的。老人尷尬地笑笑,丟了可惜,擋擋寒。
大叔,你的孩子們清明沒回來?
呵呵,等我死了,他們就回來給我上墳嘍。
您小孩都在外干大事,忙著呢。他捏著車鑰匙,開始心急火燎起來。
大叔,您就行個好吧。我娘打電話催我了。
唉,你去開吧。老人摸摸口袋里的一沓錢,想著孫女一學(xué)期的生活費夠了。他又看看那些水綠蔥嫩的麥苗說,你盡量走直點,不要軋掉多了。
他啟動車子,升高底盤。眼前的麥地,讓他突然有種莫名的興奮。自打買了這輛越野車,他還從來沒越過野地。他打到四驅(qū)模式,一檔,將轟鳴著的路虎開進了麥地。厚重寬大的輪胎。摧枯拉朽地壓倒麥苗。車后現(xiàn)出兩條軌道般的轍。
他穿越麥地時,老人赤著腳也下了麥地,跟在他車旁邊,不停地沖他喊,慢一點,輕一點。那手足無措的樣子,好像在呵斥一頭闖進麥地的野豬。
總算過來了。他停下車,拿出一包煙,想送給老人。
老人出神地看他剛剛壓過的車轍,突然喊住他,你不能走!軋掉太多了。
老人快步走進麥地,蹲在車轍前。他顫抖著青筋暴突的手,從泥土里扶起一根壓扁的麥苗。接著又扶起另一根……那小心翼翼的樣子,像是在扶起一個個剛被車撞到的娃娃。
大叔,我們不是事先說好的嗎?他遞過煙。
老人沒接他的煙,自顧自地咕隆著,不興這樣禍害莊稼的,你賠我麥子……老人干癟的眼窩里,慢慢蓄滿了淚水。他扶著幾根壓扁的麥苗,半晌不語。
要不然,我再多給你點錢。反正你種麥子是要賣錢的。
老人終于哆嗦著站起來說,我伺候了一冬一春的麥子,糟蹋了。真心疼啊。老人抹了一把鼻涕,干笑著說,是我答應(yīng)的。不怪你。你回家吧。都怪我自己。我真混。
清明節(jié)的下午。細雨迷蒙。一位披著雨衣的老人,循著車轍,找到了他家門口。他出門一看,正是前天軋過他麥地的老人。老人是來還他錢的。老人說,那些麥子,我一棵棵扶過。一大半都能在這場雨里活過來。小孫女的生活費兒子寄來了。這錢我不能收你的。老人說完。將一沓包在塑料紙里的錢,小心翼翼地遞到他的手心,轉(zhuǎn)身走了出去。
11.簡析小說中畫波浪線的一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2.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3.小說在刻畫“他”這一形象時,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分析。(4分)
14.小說中“他”驅(qū)車從麥地通過,老人的心理前后有哪些變化?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進行簡要分析。(4分) 語文試題卷·第 6 頁(共 8 頁)
15.小說以老人還錢作為結(jié)局,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潮州韓文公廟碑(節(jié)選)
(北宋)蘇軾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guān)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故申、呂自岳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孟子曰:“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笔菤庖玻⒂趯こV,而塞乎天地之間。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岳,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fù)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并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fù)歸于正,蓋三百年于此矣。此豈非參天地,關(guān)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蓋嘗論天人之辨,以謂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之云,而.不得回憲宗之惑;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謗;能信于.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蓋公之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學(xué),公命進士趙德為之師。自是潮之士,皆篤于文行,延及齊民,至于今,號稱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背比酥鹿,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而廟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為艱。前太守欲請諸朝作新廟,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滌來守是邦。凡所以養(yǎng)士治民者,一以公為師。民既悅服,則出令曰:“愿新.公廟者,聽!”民歡趨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廟成。
或曰公去國萬里而謫于潮不能一歲而歸沒而有知其不眷戀于潮也審矣。軾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而潮州人獨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愴,若或見之。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元豐元年,詔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韓文公之廟。”潮人請書其事于石,因作詩以遺.之,使歌以祀公。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 麾:指揮
B.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謗 弭:消除
C.愿新.公廟者,聽 新:重新
D.因作詩以遺.之 遺:送給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潮人之.事公也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C.能信于.南海之民 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D.能開衡山之云,而.不得回憲宗之惑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18.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碑文高度頌揚了韓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績,并具體描述了潮州人民對韓愈的崇敬懷念之情。碑文寫得感情澎湃,氣勢磅礴。
B.韓愈治理潮州,只不過短短幾年時間,當?shù)孛癖姾我匀绱说母卸鞔鞯? 這大概是和韓愈高尚的人品、處處為蒼生謀福祉的做法分不開的。
C.文章起筆兩句劈空而來,一下子就將讀者的心緊緊抓住。作者并沒有急于要說出具體是誰能具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和如此深遠的影響,而是繼續(xù)泛論這種偉人的作用,為下文論述浩然之氣作了充分的鋪墊,蓄足了氣勢。
D.這篇碑文將議論、描述、引征、對話等熔鑄于一爐,高論卓識,雄健奔放,駢散兼施,文情并茂。
19.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或 曰 公 去 國 萬 里 而 謫 于 潮 不 能 一 歲 而歸 沒 而 有 知 其 不 眷 戀 于 潮 也 審 矣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凡所以養(yǎng)士治民者,一以公為師(3分)
(2)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4分)
(二)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21-22題。(7分)
浣溪沙
敦煌曲子詞
五兩①竿頭風(fēng)欲平,長風(fēng)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fēng)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注】:①五兩,古代用雞毛制成,系于高竿頂端,用來測占風(fēng)向、風(fēng)力的用具。
21.上片中船夫“柔櫓不施”是暗示_____________,所以才有后面的短句“是船行”。(2分)
22.簡析這首曲子下片的表現(xiàn)手法和抒發(fā)的情感。(5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題。(5分)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選自《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烹小鮮而數(shù)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shù)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選自《韓非子〃解老》)
23.兩段文字中“烹小鮮”與“治大國”之間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2分)
24.韓非子是如何來理解“治大國者若烹小鮮”的?(3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①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 。(王勃《滕王閣序》)
② ,申之以孝悌之義,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③其氣栗冽, ;其意蕭條, 。(歐陽修《秋聲賦》)
④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⑤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四、作文(60分)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馬可〃奧勒利烏斯:存在物就像是奔騰不息的河流,事物處于不斷變化之中。
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白巖松:人生中總有一些不變的東西,用這些不變的東西才能去應(yīng)對身邊的那些變。
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標題自擬,觀點自定。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2016屆浙江省六校聯(lián)考語文答案
1. C(煞shā,旰gàn,肖xiào)
2. C(A亦——抑,B議—益 D關(guān)—官)
3. A 應(yīng)改為“從而”
4. A(B搭配不當,C成分殘缺D句式雜糅)
5. D (注意標點符號,注意文段中的“重要表現(xiàn)是娛樂化、泡沫化”,“文化表現(xiàn)為輕浮的喧囂、膚淺的熱鬧”信息,注意選項中的各句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
6. 懷念、感恩或歉疚等(詞語1分,理解3分,能自圓其說即可)
7.(1)①生不起;②糾結(jié);③生還是不生?
(2)①人們生育二胎,將面臨很大壓力;②生育二胎的壓力,來源于經(jīng)濟和教育等多方面;③生育二胎,需要政府完善多方面的保障措施,降低生育成本。
8. B(“產(chǎn)生于外人的觀感和自我的反應(yīng),來源于外來強制”與原文“知恥是個人化的活動,是不假外力、置身人后時的自我砥礪”不符。恥感有內(nèi)在表現(xiàn)和外在表現(xiàn)之分,內(nèi)在表現(xiàn)是內(nèi)省自律的心理,外在表現(xiàn)是知錯就改、擇善從之的言行,恥感并非來源于外力的強制。)
9.A(B選項表述在原文中無依據(jù)。“濃厚的個人功利色彩和鮮明的時代因素”與原文表述不符,原文表述為“剝除其時代因素”。C選項應(yīng)該說“不僅是自我向內(nèi)的道德自律,也是向外的正以追求!盌選項應(yīng)該是不依靠別人的監(jiān)督,自覺控制私欲)
10. 慎獨是指人在獨處時,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嚴格控制自己的內(nèi)心,不靠別人監(jiān)督,自覺控制自己欲望的一種修身術(shù)。
11. 內(nèi)容上點明了時間的流逝,他的內(nèi)心越來越焦急,從而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12. 通過動作描寫,細膩的寫出了當時老人由于莊稼被損后的急切和內(nèi)心的疼痛;同時通過比喻,生動地寫出了對莊稼的愛。
13. 答:①有故園之情。清明記得回家掃墳,還記得從前的路。②習(xí)慣按交易規(guī)則處理事情。給一千元錢要求老人讓“他”的車通過麥地,把莊稼簡單地視同商品。③漠視莊稼,不理解老人對莊稼的感情。把越野車開進麥地感到興奮,碾過麥地不顧老人的感受。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14. 答:①不愿意。擔心“他”的車陷在麥地禍害麥苗,表現(xiàn)了老人對麥地的愛惜。②猶豫不決。在收取賠償與護住莊稼兩者之間難以抉擇,表現(xiàn)了老人對莊稼被損害的不舍情感。③同意。為了讓“他”早點回家和湊足孫女的生活費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表現(xiàn)了老人經(jīng)不起別人的反復(fù)請求而成全別人的心理。④后悔自責(zé)。看到“他”的車子軋掉麥苗太多,老人難過,罵自己真混,表現(xiàn)了他對答應(yīng)“他”要求的悔恨。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據(jù)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論述2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
15. 答:①出乎讀者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老人的還錢改變了事情的結(jié)局,能引發(fā)讀者對老人遲遲不伸手接錢等細節(jié)的回憶,品味情節(jié)藝術(shù)的巧妙。②強化老人的寬厚淳樸的性格。老人在清明節(jié)下午就急切地冒雨把錢當面送還給“他”,并做解釋。③深化了小說的主題。還錢說明了老人讓“他”的車開過麥地不是為了錢,深化了小說“在商品化的進程中,生活在農(nóng)村的農(nóng)人身上的傳統(tǒng)優(yōu)秀品質(zhì)更顯珍貴”的主題。(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16. C(新,翻新,重新修建)
17. C (A,第一個句中停頓,第二個表肯定語氣;B第一個取消句子獨立性,第二個結(jié)構(gòu)助詞“的”;C都是被的意思;D第一個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第二個表承接)
18. B(B項中短短幾年錯,韓愈在潮州不到一年)
19. 或 曰/ 公去 國 萬 里 /而 謫 于 潮 /不 能 一 歲 而 歸/ 沒 而 有 知 /其 不 眷 戀 于 潮 也 /審 矣
20.(1)凡是用來培養(yǎng)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韓公為榜樣。(“所以”,“一”,句意通暢各1分)
(2)不是這樣。韓公的精神存在于天下,宛如水存在于地中,沒有什么地方不存在。(“然”,“神”“無所往而不在”,句意通暢各1分)
21. 處于順風(fēng)或風(fēng)力增強,意思對即可
22. 運用擬人的修辭,化靜為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船行山迎相對運動的感覺。山,原本巋然不動,由于舟船行駛,映入舟中人眼簾的是仿佛山在迎面走來。把這種視官造成的心理錯覺寫得極有趣味,也抒發(fā)了輕松愉悅的心情。寫出與“愉悅”意思相近的詞語也可。(手法2分,解析2分,情感1分)
23.無為、不擾民 (2分)
24.老子的“治大國,如烹小鮮”是清靜無為主張的形象化的表述,強調(diào)的是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1分)韓非子是強調(diào)在法治的前提下各自相安無事,各自遵循自己的規(guī)則,不違背法律,統(tǒng)治者不朝令夕改,執(zhí)法公正,如此達到清靜無為。(2分)
25.①興盡悲來 識盈虛之有數(shù)
②謹庠序之教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③砭人肌骨 山川寂寥
④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⑤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26.按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參考譯文:
一個平常人能成為世世代代的榜樣,一句話能被天下人效法。這都是由于他有頂天立地的造化,關(guān)系到事物興盛衰亡的命運。他的產(chǎn)生是有所來歷的,他的去世是有所作為的。所以,3
申伯、呂侯從山岳降生,傅說死后化為列星,從古至今傳說的事,是不可捏造的。孟子說:“我善于修養(yǎng)我的正氣。”這種正氣寓于尋常之中,充滿在天地之間,突然遇到它,王公會失去他們的顯貴,晉國、楚國會失去他們的富有,張良、陳平會失去他們的才智,孟賁、夏育會失去他們的勇敢,張儀、蘇秦會失去他們的辯才。這是誰使他們這樣的呢?那必定有不依靠形體就能站立,不依靠力量就能行走,不等待出生就能存在,不跟隨死就能消滅的東西。所以,它在天上是星辰,在地上是河山,在幽暗的地方是鬼神,而在明亮的地方又是人。這是道理上的正,F(xiàn)象,沒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自東漢以來,道德喪失,文風(fēng)敗壞,異端邪說一起興起,經(jīng)歷了唐代貞觀、開元的興盛時期,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這些宰相輔佐,都不能挽救。惟獨韓文公崛起于平民,談笑著指揮古文運動,天下人沒有不跟從他,道德和文風(fēng)又回到正道,大概到現(xiàn)在有三百年了。古文運動興起八個朝代之久的文風(fēng)的衰敗,他的道德挽救了天下人的沉迷不悟,他的忠心冒犯了皇帝的惱怒,以勇氣奪取了三軍的統(tǒng)帥。這難道不是頂天立地,關(guān)系到興盛衰亡的命運,浩然正氣獨自存在的人嗎?
有人曾經(jīng)議論過天和人的分別,以為人是什么事都能做的,只有天不容許人作假。智慧可以欺騙王公,卻不可以欺騙小豬和魚;實力可以得到天下,卻不可以得到平常的男人和平常的婦女的心。所以,韓公的一片真誠,能夠撥開衡山的烏云,卻不能挽回唐憲宗的迷惑;能夠馴服鱷魚的兇暴,卻不能消除皇甫鏄、李逢吉的誹謗;能夠在南海的人民中得到信任,建廟祭祀,世代相傳,卻不能使自己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安身。大概由于韓公能感動的是天,他不能感動的是人啊!
起初潮州人不知道學(xué)習(xí),韓公命進士趙德做他們的老師。從此以后,潮州的讀書人,都專心學(xué)習(xí)文章和品行,影響到一般平民,直到現(xiàn)在,潮州號稱容易治理的地方。孔子的話是可證實的,“君子學(xué)習(xí)了儒道就能夠愛護人民,小人學(xué)習(xí)了儒道就能夠容易使喚!背敝萑朔钍马n公,飲食必去祭祀,水災(zāi)旱災(zāi)瘟疫,凡是有要求,必定到那里祈禱?墒菑R在刺史公堂的后面,人民認為出入艱難。前任太守想把這個情況向朝廷反映,建座新廟,沒有結(jié)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滌來此地做官。凡是教育讀書人、治理人民的措施,完全以韓公作為老師。人民已經(jīng)心悅誠服,他就發(fā)出命令說:“愿意新建韓文公新廟的,聽便!”人民歡喜地奔向廟地,在潮州城的南方七里選擇了一塊地方,一年就把廟建成了。
有人說:“韓公離開京城,萬里迢迢,貶謫在潮州,不足一年就回去了。韓公死后如果有知覺,那他也不會依戀于潮州的,這道理是明白的!”我回答說:“不是這樣。韓公的精神存在于天下,宛如水存在于地中,沒有什么地方不存在。然而潮州人惟獨信仰他這樣的深沉,思念他到極點,祭祀時香煙繚繞,凄涼悲切,好像看見韓公一樣。譬如,開鑿水井得到了泉水,就說水專門在這里,難道合理嗎?”元豐元年,皇帝詔封韓公為昌黎伯,所以廟門的額上題為“昌黎伯韓文公之廟”。潮州人請我書寫此事刻在石碑上,我就做了一首詩贈送給他們,讓他們歌唱來祭祀韓公。
上一篇:2016年新課標Ⅱ卷高三語文第一次全國大聯(lián)考試卷
下一篇:湖南省2016屆高三語文第一次十三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