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5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七校聯(lián)考試卷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
1、答案:C.【A選項:插科打諢(hùn);B選項:熾熱(chì);D選項:渾水摸魚(hún)。】
2、答案:A.【B選項:“山青水秀”應為“山清水秀”;C選項:“床第”應為“床笫”;D選項:“報怨”應為“抱怨”!
3、答案:B.【A選項:“一只”應為“一支”。C選項:“聞雞起舞”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弄錯對象。D選項:“具體而微”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guī)模比較小些。不符合語境!
4、答案:B.【A選項:“并非是”應為“并非”,屬贅余錯誤。C選項:“不僅他”應為“他不僅”,屬語序錯誤。D選項:“按姓氏筆畫為序”應為“按姓氏筆畫順序”或“以姓氏筆畫為序”,屬句式雜糅錯誤!
5、答案:C【從所給新聞信息中不能推斷出載人“磁懸浮魔毯”即將面世。】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9、D【該項不是其“表現(xiàn)”,而是“原因”。】
10、B【從第5段中說的是“一些被要求‘深入閱讀’的文字往往紙質閱讀效果更佳”。選項太絕對】
11、(1)利用電子閱讀便利、經(jīng)濟實惠、更容易傳播等特點,更廣泛的閱讀。
(2)專心地讀大量原著,慢讀,并嘗試著與作者“對話”!敬饘σ稽c得2分,兩點得3分】
12、(4分)(1)“我”,農(nóng)村戶口,家境貧寒;“你”,城市戶口,生活富足。
(2)“我”競爭激烈,沒有個人特長,只想著成績;“你”壓力很小,興趣愛好廣泛,活得自在。
(3)“我”生活艱辛,卻堅強、踏實、上進;“你”脫離生活,無知、驕傲、虛妄。
【答對一點得2分,兩點得3分,三點得4分】
13、(3分)(1)自敘其事,有親和力,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2)便于抒發(fā)情感和進行心理描寫,使“我”的形象更加豐滿。
【答對一點得2分,兩點得3分】
14、(4分)(1)內容上:寫出了城市人對生活的無知,以及驕傲、虛妄的態(tài)度;襯托出“我”的堅強、踏實、上進。(2)結構上:照應了開頭的問題,證實了這個答案;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內容上、結構上的作用各2分】
15、(4分)(1)“我”與城市人的對話的形式進行傾訴,把“我”和城市人進行對比,從而表達出要獲得價值認同,就必須付出努力的主旨;(2)用“喝咖啡”這一生活細節(jié)來代表一種“價值認同”,有新意;且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完整。【答對一點給2分,兩點4分】
16、(5分)(1)不是。首先,“坐在一起喝咖啡”更深層的含義是指能夠獲得一種價值認同,而非僅僅指“喝咖啡”。(2)其次,生命的存在只是一個過程,生命意義和價值在于不斷的自我完善和追求。“我”喝不喝咖啡又有什么打緊呢?生活姿態(tài)的優(yōu)雅與否,不取決于你所坐的位置、所持的器皿、所付的茶資,而取決于你品茗的態(tài)度。【能準確理解文章主旨給2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表達自己的感受2分,語言表達1分】
三、古詩文閱讀
17、C【只不過】
18、C【介詞,把。A代詞,它/取獨;B代詞,之/兼詞,于此;D表轉折,卻/表并列,和】
19、D【“寥寥數(shù)語便能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錯!
20、給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用“/”斷句。(3分)
吾 以 是 觀 之 /非 所 謂 食 焉 而 怠 其 事 /而 得 天 殃 者 邪 /非 強 心 以 智 而 不 足 /不 擇其才 之 稱 否 而 冒 之 者 邪/ 非 多 行 可 愧 /知 其 不 可 而 強 為 之 者 邪?
【斷對2處給1分;斷錯一到兩處扣1分,三到四處扣2分,五到六處扣3分;多斷或不斷都算斷錯】
21、(1)干體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腦力的人役使人,也是應該的!久烤1分,共3分】
(2)但是我對他還是有些批評,覺得他為自己打算得太多,為別人打算太少,這難道是學了楊朱的學說嗎?【得分點:然、謂、自為、其……邪各1分)
22、(1)其中第一句中的“倚”字,不僅表明了春天來臨,而且把春天擬人化,富有生氣,以此表現(xiàn)朋友相見的喜悅心情。(2)作者寫景調動了各種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層次感。比如首聯(lián)描寫“水國春寒”,陰晴不定的感覺;“細雨濕衣”“閑花落地”又從視覺和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細”的看不見,“落”得聽不到,如此柔美,給人以愜意心情。(3)運用一連串“景語”來敘述事件的進程和人物的行動。從“倚棹”二字,可以知道這兩位朋友是在城江邊偶然相遇,稍作停留;頷聯(lián)不只是單純描寫風景,仿佛看見景色之中復印著人物的動作,可以領略到人物在欣賞景色時的愜意表情;頸聯(lián)一方面寫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帶出了兩人盤桓到薄暮時分而又戀戀不舍的情景。情、景、事同時在讀者眼前出現(xiàn),寄托了與友人相遇而又別離的復雜情思!敬饘σ稽c給2分,兩點4分】
23、(1)前兩聯(lián),“春風倚棹”“細雨濕衣”“閑花落地”均寫出了詩人與朋友偶然相遇、攜手談笑的喜悅之情(2)頸聯(lián)中“草綠湖南”是想象之景,卻又把朋友之間的情感蘊含其中,依依惜別之情不言而喻。(3)尾聯(lián) “青袍今已誤儒生”,一個“誤”字,表明了失意的讀書人的憤激之情。【答對一點給1分,三點3分】
24、(1)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
(2)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3)連峰去天不盈尺 飛湍瀑流爭喧豗
(4)北海雖賒 東隅已逝
(5)怨歸去得疾 柳絲長玉驄難系
四、作文
25、立意分析:當你在惋惜自己美好的東西因為被分享而失去時,你更要明白你終將因分享而得到更美好的東西。一個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應該把美好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一起分享,那樣你才會體會到其實與別人分享幸福比自己占有幸福更幸福!
【基準分42分,具體評分參見高考評分標準】
附:文言文翻譯
粉刷墻壁作為一種手藝,是卑賤而且辛苦的。有個人以這作為職業(yè),樣子卻好像自在滿意。聽他講的話,言詞簡明。意思卻很透徹。問他,他說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輩輩是長安的農(nóng)民。天寶年間發(fā)生安史之亂,抽調百姓當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戰(zhàn)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給他的勛級,但他卻放棄官勛回到家鄉(xiāng)來。由于喪失了田地,就靠拿著饅子維持生活過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給屋主相當?shù)姆孔、伙食費。根據(jù)當時房租、伙食費的高低,來增減他粉刷墻壁的工價,歸還給主人。有錢剩,就拿去給流落在道路上的殘廢、貧病、饑餓的人。
他又說:“糧食,是人們種植才長出來的。至于布匹絲綢,一定要靠養(yǎng)蠶、紡織才能制成。其他用來維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們勞動之后才完備的,我都離不開它們。但是人們不可能樣樣都親手去制造,最合適的做法是各人盡他的能力,相互協(xié)作來求得生存。所以,國君的責任是治理我們,使我們能夠生存,而各種官吏的責任則是秉承國君的旨意來教化百姓。責任有大有小,只有各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雖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飯不做事,一定會有天降的災禍。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丟下我泥饅子去游戲嬉戲。粉刷墻壁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確實有成效,還能取得應有的報酬,雖然辛苦,卻問心無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氣容易用勁使出來,并且取得成效,腦子卻難以勉強使它獲得聰明。這樣,干體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腦力的人役使人,也是應該的。我只是選擇那種容易做而又問心無愧的活來取得報酬哩!
“唉!我拿著鏝子到富貴人家干活有許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過一次,再從那里經(jīng)過,當年的房屋已經(jīng)成為廢墟了。有的我曾去過兩次,三次,后來經(jīng)過那里,也成為廢墟了。向他們鄰居打聽,有的說:‘唉!他們家主人被判刑殺掉了!械恼f:‘原主人已經(jīng)死了,他們的子孫不能守住遺產(chǎn)。’也有的說:‘人死了,財產(chǎn)都充公了。’我從這些情況來看,不正是光吃飯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災禍嗎?不正是勉強自己去干才智達不到的事,不選擇與他的才能相稱的事卻要去充數(shù)據(jù)高位的結果嗎?不正是多做了虧心事,明知不行,卻勉強去做的結果嗎?也可能是富貴難以保住,少貢獻卻多享受造成的結果吧!也許是富貴貧賤都有一定的時運,一來一去,不能經(jīng)常保有吧?我的心憐憫這些人,所以選擇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愛富貴,悲傷貧賤,我難道與一般人不同嗎?”
他還說:“貢獻大的人,他用來供養(yǎng)自己的東西多,妻室兒女都能由自己養(yǎng)活。我能力小,貢獻少,沒有妻室兒女是可以的。再則我是個干體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養(yǎng)活妻室兒女,那么也夠操心的了。一個人既要勞力,又要勞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
我聽了他的話,起初還很疑惑不解,再進一步思考,覺得他這個人大概是個賢人,是那種所謂獨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對他還是有些批評,覺得他為自己打算得太多,為別人打算太少,這難道是學了楊朱的學說嗎?楊朱之學,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於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當作勞心費力的事,不肯操點心來養(yǎng)活妻子兒女,難道會肯操勞心智為其他的人嗎!但盡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貴,得到後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為了滿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貪婪奸邪無道以致喪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話對我多有警醒之處,所以我替他立傳,用來作為自己的借鑒。
上一篇:湖北省襄陽市2015屆高三語文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試卷及答案
下一篇:江蘇省鹽城市2014-2015學年高二語文第二次學情調研考試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