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用書6梅花魂

溫馨提示: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用書6梅花魂的圖片如果出現(xiàn) “進度條” 說明圖片正在加載中,請耐心等候...,如果加載太久,請刷新一下頁面重新加載。。。
 


一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梅花經(jīng)霜傲放,被人們賦予堅強的品格,為人們所贊頌,成為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象征。課文由故鄉(xiāng)的梅花又開放了,引出了對漂泊他鄉(xiāng) 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的回憶。梅花年年開,“我”的記憶之門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開,而這梅花引發(fā)的回憶都跟外祖父有關。梅花與外祖父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呢?外祖父愛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國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他把愛祖國的情懷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也一如梅花,堅貞不移,雖身處異國他鄉(xiāng),不變的是中國心。課文重點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 眷戀之情。一共寫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達這種感情,如,教“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xiāng)詩時會落淚,因年齡大不能回國時,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地哭。有的間接地表達這種感情,如,因為“我”弄臟墨梅圖而發(fā)脾氣,臨走送我墨梅圖,到船上送我?guī)е坊ǖ氖纸伒。一個個小故事,為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于一體,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選編這篇文章,目的是使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愛國情 思鄉(xiāng)意,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并進行語言積累。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式。2.詞句解析。(1)對課題 句子的理解。①梅花魂。這篇課文的題目是《梅花魂》。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歷經(jīng)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jié)”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②每當讀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 手背!蔼氃诋愢l(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意思是:一個人獨自在他鄉(xiāng)作客,每逢過節(jié)的時候格外思念故鄉(xiāng)的親人!按翰菝髂昃G,王孫歸不歸”是王維《山中送別》中的詩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綠草如茵的時候,您能回來嗎?(“王孫”是古代對人的尊稱)“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是北宋詩人秦觀的詞《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隨風飄飛的落花,輕飄飄的,好像夜里的夢;滿天的無邊無際落著的雨絲,千條萬縷,就和這心里郁積的愁一樣多。詩句字字寫的都是鄉(xiāng)思,鄉(xiāng)愁,怎能不撥動外祖父那思鄉(xiāng)的心弦呢!他由詩句想到自己,思鄉(xiāng)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淚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課文三次寫到外祖父的眼淚,讀詩時無聲地落淚,不能回國時嗚嗚地哭泣,送別時淚眼蒙眬。外祖父這三次落淚,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國返鄉(xiāng)的強烈感情,所謂葉落歸根,年紀越大,這種情感越強烈。從眼淚中我們感受到,不能回國,已成為他心中刻骨銘心的痛,最終成為他終生的憾事。③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 有靈魂 有骨氣的呢!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jié)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jīng)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jié)。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這一大段對梅花和中華民族有氣節(jié)人物的贊譽,是外祖父對“我”說的,這里不乏老人對孩子的希望和教誨,其實,也是老人自己心靈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國人的氣節(jié)沒有變,對祖國的愛沒有變,就像他深愛的梅花一樣,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氨浴笔潜拘缘囊馑肌_@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2)對詞語的理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冷艷,形容花耐寒而艷麗。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艷和幽芳寫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頗:很。頗負盛名,就是名氣很大。古玩:可供玩賞的古代器物。不甚在意:不太在意。玷污:弄臟。杭綢:杭州一帶出產(chǎn)的絲綢,是很珍貴的。大抵:大多;大都。愈……愈……:表示程度隨著事物的發(fā)展而加深,相當于“越……越……”。骨氣:堅強不屈的氣節(jié)。折節(jié):屈服。無所謂:談不上,說不上。隆冬:冬季最冷的時候;深冬。眷戀:懷念,留戀。
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縷縷 幽芳 漂泊 唯獨 頓時 稀罕 離別 大抵 精神 品格 靈魂 骨氣 民族 氣節(jié) 磨難 欺凌 境遇 畢竟 梳理 衰老 珍藏 華僑 能書善畫 風欺雪壓 頂天立地 低頭折節(jié)”等詞語。讀讀記記“頗負盛名 玷污 秉性 涼颼颼 眷戀”等詞語。2.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并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4.摘錄讓自己感動的詞句。
三 教學目標
1.課前,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贊美梅花的詩文讀一讀,對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對梅花的感情。2.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開教學:首先,在學生自讀自悟 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說一說,作者回憶了外祖父生前的幾件事,從這些事中體會到了什么?使學生對文章有個初步的 比較全面的了解,對人物的思想感情有個初步的體會。然后,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出外祖父思戀祖國的感情”這個問題,深入讀書,交流討論。交流中,既要點撥學生注意到伯父的三次落淚 因為墨梅圖發(fā)脾氣 送“我”墨梅圖和梅花圖案的手絹等具體的事,也要引導學生留意容易忽視的地方。如,外祖父教“我”讀詩,目的是使“我”從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為,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滲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同時,借讀這些詩詞,寄托自己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再如,對外祖父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睆耐庾娓竸幼髦锌梢钥闯,梅花,在他眼里,不僅僅是梅花,而且是祖國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愛。“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書房里,鄭重地遞給我一卷白杭綢包著的東西!迸R別送給親人的禮物,外祖父選擇了墨梅圖,更可見梅花在他心中的分量,梅花上面有他無法割舍的情愫。在交流中,相機引導學生讀好有關的段落。在讀書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從具體語句中,就可以對怎樣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所領悟。3.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外祖父那么喜歡梅花圖,為什么送給了“我”?為什么送給“我”繡梅花的手絹?……解決疑問的過程,也是深入理解 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過程。4.本課語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更好地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尤其要注意讀好外祖父的話。外祖父的話語不多,一次是生氣地訓斥女兒;一次是跟不諳世事的外孫女贊梅花。讀的時候要注意,訓斥中表達的是對梅花圖的疼惜,贊譽時坦露的是自己的心跡,只有用心感悟,才會讀好這些句子。5.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分外”的“分”讀fèn,“抹凈”的“抹”讀mā,“低頭折節(jié)”的“折”讀zhé。“幽”的筆順是豎 撇折 撇折 點 撇折 撇折 點 豎折 豎!吧酢钡淖詈笠还P是豎折!八ァ弊謱懙臅r候要與“哀”加以區(qū)別。6.課文中引用的一些唐詩 宋詞,有的表現(xiàn)了思鄉(xiāng)之情,有的表現(xiàn)了濃重的愁緒。教學時,只要讓學生大體理解即可,不必作過多講解。如果學生有興趣,可把原詩詞抄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讀讀。課后的閱讀鏈接《故鄉(xiāng)》可以進行拓展閱讀。
四 教學案例
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師:作者離開外祖父的時候,是多大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生:當時她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我是從圖中看出來的。生:頂多五六歲。因為文中說她五歲時,弄臟了外祖父的畫,這之后,才有媽媽對她說要回國的事。生:我從“小小的心充滿了歡樂”也看出作者當時是個很小的孩子。師:看來,關于外公的記憶,都是作者幼年時期的記憶了。一個孩子,雖然記住了看到的經(jīng)歷過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產(chǎn)生了許許多多的疑問。你能從文中找到她的疑問嗎?生:她不懂,外祖父為什么讀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時,會落淚。生:她不懂,為什么擺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臟外祖父的墨梅圖他就大發(fā)脾氣。生:她不懂,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國時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了起來。生:她不懂,為什么在她回國時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圖送給她。生:她不懂,外祖父講的話的真正意思。生:她不懂,外祖父送她們母女時為什么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許多。生:她應該還不懂,外祖父的手絹上怎么也繡著梅花!瓗煟盒⌒〉膯渭兊牟恢O世事的孩子,怎么能讀得懂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的心呢!歲月帶走了這個漂泊異國的老人,也使當年的小女孩長大了,成熟了;叵肫鹩洃浿械倪@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讀懂了老人的心了嗎?你透過作者深情的回憶,讀懂老人的心了嗎?生:作者明白了老人的心,從課文的最后一段能看出來。師:請你來讀一讀最后一段。生:(讀最后一段)多少年過去了,我每次看到……這不僅是花,而且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師:終于懂了的時候,老人早已不在了……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一段。師:終于讀懂了,可是讀懂的是怎樣讓人心痛的感情啊!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這一段。師:那么,從當年這一件件讀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戀祖國的心呢?請你細細讀文體會,我們一會兒進行交流。生:我注意到了外祖父讀的詩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作者在外地,九九重陽節(jié)時也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自己的兄弟。而外祖父的情況跟王維差不多,他永遠都回不了祖國,更見不到思念的親人,這個詩句正好勾起了他對故鄉(xiāng) 對親人的思念,所以就落淚了!按翰菝髂昃G,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樣的詩句,有“歸”有“愁”,每句詩同樣也會讓外祖父想到自己歸不了故鄉(xiāng),所以滿腔的鄉(xiāng)愁使他禁不住就落淚了。師:詩句里是不絕的鄉(xiāng)思,無邊的愁緒,讀詩的人何嘗不是這樣!你體會得多深刻!生:我從外祖父的另外兩次哭中也看到了他眷戀祖國的心。當?shù)弥梢曰刈鎳约簠s不能回祖國時,他放聲地哭了起來,并且在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面前。看來,他是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這正說明他多么想和孩子們一起回到祖國去啊!當送孩子們上船時,他堅持送到船上,并且淚眼蒙眬,一方面是舍不得孩子們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多想跟著走!生:我從墨梅圖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樣的思念祖國,熱愛祖國。他的墨梅圖,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臟了,不僅拉下臉來,還訓斥孩子的媽媽。他輕輕地刮去污跡,用細綢子慢慢抹凈,不容有一點玷污。并不是墨梅圖價值連城,而是外祖父認為梅花是祖國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他愛墨梅圖,愛梅花,就是愛祖國呀!師:關于為什么愛梅花,外祖父還有一段話,誰來讀一讀?(多媒體出示這段話)生:讀“這梅花,是我們……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師:我們剛才說了,這段話是對不懂事的孩子說的,明知道孩子聽不懂,卻這樣認認真真地說,難道僅僅是對孩子說的嗎?請你再讀一讀,想想外祖父這段話說了幾層意思,你又體會到了什么?生:他說了三層意思,開始他贊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著他贊美了中華民族出現(xiàn)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說的是,一個中國人,要有梅花的秉性。生:我體會到,外祖父對作者這樣說,是要她也成為有梅花精神的人。生:我感覺到,外祖父這段話,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他漂泊海外,卻沒有改變中國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熱愛祖國,其實,他就是一個有梅花精神的中國人。師:梅花魂是中華民族的魂,也是每一個有氣節(jié)的中國人的魂!從對梅花的喜愛中,我們看到的是外祖父不變的中國心!就像《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所唱的一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歌詞,好嗎?我想這也是外祖父的心聲:師生共讀:我的中國心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胸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流在心里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生在他鄉(xiāng)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五 相關鏈接
1.星島,即新加坡,又稱獅城 星洲。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全詩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渡街兴蛣e》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全詩是: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浣溪沙》北宋詩人秦觀的詞。全詞是: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聲明:我們收集的教材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版權都歸相關出版社,如果冒犯您的權益,我們會進行相關處理。請廣大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務必注意這一點。我們努力收集相關的教材只為自己提供便利,可能也為你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