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用書28*毛主席在花山

溫馨提示: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用書28*毛主席在花山的圖片如果出現(xiàn) “進度條” 說明圖片正在加載中,請耐心等候...,如果加載太久,請刷新一下頁面重新加載。。。
 


一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毛澤東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時的幾件事,表現(xiàn)了毛澤東熱愛群眾 關心群眾 和群眾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懷,深刻反映了毛澤東既是偉人,也是普通的群眾。按事情的發(fā)展過程,文章依次記敘了三件事:讓警衛(wèi)員把到別處碾米的群眾請回來;派警衛(wèi)員給碾米群眾送去茶水;毛澤東來到碾米群眾中交談并幫群眾推碾子。這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達上層層深入,步步推進。讓警衛(wèi)員把群眾請回來碾米,不要影響群眾正常生活,表現(xiàn)了毛澤東對群眾的關心。進而派警衛(wèi)員每天給碾米群眾送去茶水,表現(xiàn)了毛澤東對群眾的體貼 愛護。最后,毛澤東來到群眾中,親手給群眾遞上茶水,幫群眾推碾子,表現(xiàn)了毛澤東深入群眾 和群眾打成一片的作風。善抓細節(jié),通過細微之處來表現(xiàn)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是本文的一個特色。“昨天這個時候,門口花椒樹下的碾子有碾米聲,現(xiàn)在又到了碾米的時候,怎么沒動靜了呢?”“你也看見了,這個村只有兩臺石碾,讓鄉(xiāng)親們集中到一個碾子上碾米,就會耽誤一半人的正常吃飯!边@說明毛澤東十分注意體察民情,他不僅為解放全中國的事業(yè)操勞著,而且惦記著普通群眾的日常生活瑣事,試想,若沒有一種普通群眾的情懷,誰去管日復一日的碾米聲和村子里有幾臺碾子?“半年多不推這玩意兒了” “一邊推,一邊用笤帚往碾盤里掃碾出來的玉米碎粒。”這幾處細節(jié)描寫,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他不僅想著群眾,而且能做 會做普通群眾所做的生活小事。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通過了解毛澤東在花山的三件事,體會毛澤東關心 熱愛人民群眾的高尚品質,激發(fā)學生對毛澤東的敬仰之情,這是教學的難點。二是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抓住細節(jié)(人物動作 語言 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2.詞句解析。(1)對句子的理解。①“這會影響群眾吃飯的,不能因為我們在這里工作,就影響群眾的生活!边@是毛澤東聽了警衛(wèi)員的報告后講的話。毛澤東講話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話語中“不能……就……”的句式,看出毛澤東熱愛人民群眾,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活,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②“注意,抽著煙和群眾說話是不禮貌的。說話態(tài)度要誠懇!敝飨f。這是毛澤東對警衛(wèi)員說的話,提醒他要注意工作方法。從這兩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毛澤東與群眾的情誼,可以體會到毛澤東對警衛(wèi)員的關心和教育。語氣是那樣和藹,態(tài)度是那樣誠懇。③“你想過沒有?我們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這個局面嗎?我們吃的穿的,哪一樣能離開群眾的支持?全國的老百姓就是我們勝利的可靠保證。反過來講,我們進行的斗爭,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擺在特殊位置上了。”這是毛澤東說服警衛(wèi)員去送茶水的一段話,其中包含三個意思:一是進行革命戰(zhàn)爭必須依靠群眾的支持,“全國的老百姓就是我們勝利的可靠保證”一句,強調了人民群眾對于革命戰(zhàn)爭的重要作用;二是我們進行革命斗爭也正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三是教育警衛(wèi)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擺在特殊位置”意思是認為首長 領袖的生活待遇應該不同于普通群眾。這幾句話表現(xiàn)了毛澤東依靠群眾,關心群眾,堅持和群眾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質。這是毛澤東的一貫的思想,一貫的作風。④一位老人細細端詳著毛主席,說:“這位首長,好像在哪兒見過。在哪兒呢?”這句話意味深長,表面是說由于毛澤東當時在花山,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來碾米的老人對毛澤東似曾相識,但未完全確認眼前的首長就是毛主席。深層來講,毛澤東的所言所行,和普通群眾是那樣的近 那樣的親,他就是一名普通群眾,或者說是千千萬萬普通群眾的一員,老人感到親切,似曾相識。(2)對詞語的理解。夜以繼日:以,用來。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局面:一個時期內事情的狀態(tài)。旮旯:方言指角落,文中指狹小偏僻的地方。
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2.朗讀課文,感受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方法。
三 教學建議
1.本課的敘述通俗易懂,又是一篇略讀課文,可按照課文前面“導讀”要求,安排學生自讀課文,教師重點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你從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中體會到了什么?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時,要注意不要脫離課文,要緊緊抓住那些細節(jié)描寫,扣住具體的詞 句來體會。2.感受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對學生而言是難點。教學時,教師可結合第一自然段的閱讀,簡介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那時正值解放戰(zhàn)爭的關鍵時期,毛主席夜以繼日地為解放全中國的事業(yè)操勞著,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他仍然惦記 關心普通群眾,真是難得。其二要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去細細體會,如“毛主席皺了皺眉,把拿起來的香煙又放下了”,可引導學生抓住“皺了皺眉” “又放下了”體會,此時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3.本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教學時,可以適當拓展,布置學生搜集毛澤東的有關資料,閱讀關于毛澤東的其他文章,以加深對毛澤東的了解,并為“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和“交流平臺”做準備。4.本課要求學生認識的生字較多,且大部分是不大常用的字,如“碾” “簸箕” “沏” “舀” “笤”。教學時,除讓學生反復讀記外,還可結合有關實物,幫助學生記憶。課文中,有些方言詞,如“旮旯”,可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教師予以講解或布置學生通過查字(詞)典,了解詞義。5.課文后面的“詞語盤點”仍分為“讀讀寫寫” “讀讀記記”兩類。“詞語盤點”中的詞語均出自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應分別在各篇課文的教學中落實讀寫或讀記的任務。
四 相關鏈接
花山 花山是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以北的一個小村子。1948年春夏之交,中央領導同志從山西前往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的途中,曾在這里住過幾天。當時,人民解放軍已轉入戰(zhàn)略進攻,中國共產黨正在積極籌劃全國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前往西柏坡的目的是為了召開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于1949年3月5日勝利召開,討論了中共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問題,提出了黨在全國勝利后的總任務。石碾 用圓柱形石頭做成的粉碎糧食用的加工工具。這種工具自南北朝后使用比較普遍,現(xiàn)被碎米機等代替,有些農村地區(qū)還可以看到石碾。有的地方靠人力,或靠馬 牛 驢等,先進的用水能,推動石碾轉動。人物描寫的幾種方法(1)通過人物的肖像寫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 服飾 姿態(tài)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寫可以寫人物的靜態(tài),也可以寫人物的動態(tài)。(2)通過人物的語言寫人。人物的語言要體現(xiàn)個性化,能表現(xiàn)人物的出身 教養(yǎng) 經歷和性格,讓人讀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3)通過人物的行動寫人。人物的行動要符合生活的本質,符合人物性格發(fā)展的邏輯?梢赃x擇具體的 富有特征的行動來顯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4)通過人物的心理寫人。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很豐富的,心理描寫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內心的喜 怒 哀 樂 愛慕 思念 苦悶 痛苦 怨恨 驚恐 嫉妒等等。(5)通過人物的活動環(huán)境寫人。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人物個性的形成與他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寫好環(huán)境對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十分有用。(6)通過細節(jié)描寫 側面描寫寫人。根據人物性格發(fā)展的邏輯,捕捉 挑選最具有特征的細節(jié),進行準確 真實的描寫,能夠使人物的性格更鮮明 形象更豐滿。通過相關人物的反應 評說,從側面間接地烘托描寫對象,可以起到睹影見竿的作用。側面描寫常常與正面描寫結合運用。

聲明:我們收集的教材來源于網絡,所有版權都歸相關出版社,如果冒犯您的權益,我們會進行相關處理。請廣大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務必注意這一點。我們努力收集相關的教材只為自己提供便利,可能也為你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