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进入

      你現(xiàn)在的位置:學校網(wǎng)首頁 - 中學試卷 - 高三試卷 - 湖北省重點中學2014屆高三語文第二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

      湖北省重點中學2014屆高三語文第二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網(wǎng)頁版

      所屬欄目: 高三試卷
      【字號: 】【背景色 收藏此頁】 【關(guān)閉
       關(guān)鍵字:
      關(guān)鍵詞:湖北省重點中學2014屆高三語文第二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高中,高三下,語文,第二次聯(lián)考試卷,答案,2014屆,湖北省,重點中學試卷
      摘 要: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4屆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高三語文試卷考試時間:2014年元月20日上午9:00-11:30試卷滿分:150分一、語言基礎(chǔ)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繡闥(t......
      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4屆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

      高三語文試卷

      考試時間:2014年元月20日上午9:00-11:30  試卷滿分:150分


      一、語言基礎(chǔ)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繡闥(tà)    蟊(máo)賊    罪愆(qiān)    燕侶鶯儔(cóu)

          B.戕(qiāng)害    蜷縮(quán)    羅綺(qí)    繁文縟(rù)節(jié)

          C.凝噎(yē)    璇(xián)璣    腳鐐(liào)    前合后偃(yǎn)

          D.蹩(bié)進    勖勉(xù)    棕櫚(lǘ)    鰥(guān)寡孤獨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印璽    嗣位    雕梁畫棟    良晨美景

          B.國萃    斑斕    沸反盈天    桀驁不馴

          C.婆娑    恓惶    咀嚼賞鑒    負屈銜冤

          D.落寞    辭藻    玉簪螺髻    稍縱及逝

      3、選出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棧?nbsp;   )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改善,玉器收藏的     越來越盛,人們不僅喜歡佩戴、把玩玉器,還把收藏玉器作為一項投資。一些玉器商人掌握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大量仿制古玉器,     玉器收藏愛好者,以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造成了目前玉器市場     的局面。

          A.風俗  蒙騙  進而  魚龍混雜    B.風俗  誘騙  進而  魚目混珠

          C.風氣  蒙騙  因而  魚目混珠    D.風氣  誘騙  因而  魚龍混雜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現(xiàn)在,我又看到了那闊別多年的鄉(xiāng)親,那我從小就住慣了的山區(qū)所特有的以石頭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嶇的街道,那熟悉的可愛的鄉(xiāng)音。

          B.在《中國好聲音》中,華少在一分鐘內(nèi)念完幾頁的贊助商名單,因為超快語速而被稱為“中國好舌頭”,擁有廣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視率。

          C.在我們?nèi)粘懽髦,用詞不妥帖,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條理,就會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澀,令人費解難懂。

          D.日方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lǐng)土采取任何單方面措施都是非法的、無效的,日本政府試圖通過所謂“國有化”強化其非法立場的圖謀注定是徒勞的,白費力氣的。

      5、下面有關(guān)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沈從文的《邊城》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故事,凸顯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B.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xiāng)》刻畫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農(nóng)家子弟形象,展示了農(nóng)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C.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描寫了一個以周樸園為代表的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生活悲劇。作者懷著被壓抑的憤懣和對受侮辱受迫害者的深切同情,揭露了舊中國舊家庭的種種丑惡現(xiàn)象和資本家的偽善本質(zhì),預示了舊制度必然崩潰的命運。

          D.短篇小說《騎桶者》的作者是奧地利作家卡夫卡,代表作品有《變形記》《審判》《城堡》等,他善于運用象征、夸張、變形的藝術(shù)手法,揭示現(xiàn)代社會所面臨的困境和“現(xiàn)代入的精神困惑”。

      二、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詩和其他藝術(shù)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極原始的一種要素。人在理智未發(fā)達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發(fā)達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驅(qū)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動,其中有許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個人所特有的成分。這就是說,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個性,群性是得諸遺傳的,是永恒的,不易變化的;個性是成于環(huán)境的,是隨環(huán)境而變化的。環(huán)境隨人隨時而異,所以人類的情感時時在變化;遺傳的傾向為多數(shù)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變化之中有不變化者存在。

          藝術(shù)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個性的分別,它在變化之中也有不變化者存在。比如單拿詩來說,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絕、詞的交替是變化,而格律則為變化中的不變化者。變化就是創(chuàng)造,不變化就是因襲。把不變化者歸納成為原則,就是自然律。這種自然律可以用為規(guī)范律,因為它本來是人類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無個性,只有整齊而無變化,只有因襲而無創(chuàng)造,也就不能產(chǎn)生藝術(shù)。末流者忘記這個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變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經(jīng)過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這是事實,但是這決不是格律本身的罪過,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格律不能束縛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shù)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詩人,格律會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詩人,有格律他的詩固然腐濫,無格律它也還是腐濫。

          古今大藝術(shù)家大半都從格律入手。藝術(shù)須寓整齊于變化。一味齊整,如鐘擺搖動聲,固然單調(diào);一味變化,如市場嘈雜聲,也還是單調(diào)。由整齊到變化易,由變化到整齊難。從整齊入手,創(chuàng)造的本能和特別情境的需要會使作者在整齊之中求變化以避免單調(diào)。從變化入手,則變化之上不能再有變化,本來是求新奇而結(jié)果卻仍還于單調(diào)。

          古今大藝術(shù)家大半后來都做到脫化格律的境界。他們都從束縛中掙扎得自由,從整齊中醞釀出變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賴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網(wǎng)球,打到嫻熟時雖無心于球規(guī)而自合于球規(guī)。在不識球規(guī)者看,球手好像縱橫如意,略無牽就規(guī)范的痕跡;在識球規(guī)者看,他卻處處循規(guī)蹈矩。姜白石說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惫ぴ诟衤桑顒t在神髓風骨。

          孔夫子自道修養(yǎng)經(jīng)驗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是道德家的極境,也是藝術(shù)家的極境!皬男乃,不逾矩”,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活動盡于這七個字了。“從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從心所欲”。凡是藝術(shù)家都要能打破這個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時候才做到這種境界,可見循格律而能脫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編自朱光潛《談美》)

      6、下列關(guān)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格律是詩歌中的不變化者,體現(xiàn)的是整齊、規(guī)范和人類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齊而無變化,只有因襲而無創(chuàng)造,格律就會變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經(jīng)過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過,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C.格律不能束縛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風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shù)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詩歌也仍然腐濫。

          D.古今大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造活動都從格律人手,但后來都達到了脫化格律的境界;是創(chuàng)造的本能和特別情境的需要使他們在整齊之中求變化,避免了單調(diào)。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情感是心理中極原始的一種要素,它先于理智而產(chǎn)生,但在理智發(fā)達之后,情感又會受到理智的驅(qū)遣。

          B.藝術(shù)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個性之別,講究寓整齊于變化,但由整齊到變化易,由變化到整齊難。

          C.詩歌從四言、五言到七言,從古、律、絕到詞,體現(xiàn)的是形式的變化,但它們又都講究格律,體現(xiàn)的又是詩歌的共同特點。

          D.“從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對矛盾,藝術(shù)家要打破這個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脫化格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動,它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個性。群性由遺傳得來,不易變化;個性則成于環(huán)境,會隨著環(huán)境而變化。

          B.作者認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網(wǎng)球,旨在說明將格律用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時,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縛而達到自由的創(chuàng)作境界。

          C.作者認為一味變化也還是單調(diào),所以他不主張從變化人手,認為變化之上不能再有變化,本來是求新奇而結(jié)果卻仍還于單調(diào)。

          D.“從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藝術(shù)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這也說明道德與藝術(shù)常常是相關(guān)聯(lián)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藝術(shù)上達到較高的境界。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

      送從弟謀歸江陵序

      柳宗元

          吾與謀,由高祖王父而異。謀少吾二歲,往時在長安,居相邇也。與謀皆甚少,獨見謀在眾少言,好經(jīng)書,心異之。其后吾為京兆從事,謀來舉進士,復相得,益知謀盛為文詞,通外家書。一再不勝,懼祿養(yǎng)之緩,棄去,為廣州從事。復佐邕州,連得薦舉至御史,后以智免,歸家江陵。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儉,為吏祗肅出則信入則厚足其家不以非法進其身不以茍得。時退則退,尊老無井臼之勞。和安而益壽,兄弟相友。不謀食而食給,不謀道而道顯。則謀之去進士為從事于遠,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別九歲而會于此,視其貌益?zhèn),問其業(yè)益習,叩其志益堅。於!吾宗不振久矣。識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謀之出處,庸非所謂人歟?或問管仲,孔子曰:“人也。”謀雖不識于管仲,其為道無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又聞圣人之道,學焉而必至,謀之業(yè)良矣,而又增焉;志專矣,而又若不足焉?鬃又T,不道管、晏,則謀之為人也,其可度哉!

          吾不智,觸罪擯越、楚間六年,筑室茨草,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漁,種黍可以酒,甘終為永州民,又恨徒費祿食而無所答,下愧農(nóng)夫,上慚王官。追計往時咎過,日夜反覆,無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豈不以少好名譽,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賢謀之去進士為從事以足其家,終始孝悌,今雖欲羨之,豈復可得?謀在南方有令名,其所為日聞于人,吾恐謀不幸又為吾之所悔者,將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謀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雖履吾跡,將不至乎吾之禍,則謀何悔之有?茍能是,雖至于大富貴,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爾!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后以智免,歸家江陵   家:家鄉(xiāng)

          B.不謀食而食給         給:充足

          C.謀在南方有令名       令:美好

          D.蓄其志以周于事       蓄:懷有

      10、以下各組句子,全都表現(xiàn)柳謀可以有“人”的名聲的一組是(    )

      ①懼祿養(yǎng)之緩,棄去  ②后以智免,歸家江陵  ③識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

      ④謀雖不識于管仲,其為道無悖  ⑤謀之業(yè)良矣,而又增焉  ⑥振吾宗者,其惟望乎爾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與柳謀從小相識,在長安時兩家相距不遠,后來柳謀考進士時,兩人又相聚,不過柳謀隨后又棄考進士,去擔任廣州從事。

          B.對于柳謀去廣州,作者一開始是有疑慮的,但后來發(fā)現(xiàn)他的做法合乎士人的行為標準,又認為他這樣做是對的。

          C.作者認為柳謀雖然不為管仲所知,但他也可以有管仲那樣的“人”的名聲,美中不足的是柳謀雖志向?qū)R坏致燥@不夠。

          D.作者認為自己年輕時熱衷名譽,以致被貶永州六年,生活艱辛,無所作為,為此感到慚愧,因而羨慕柳謀的做法。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視其貌益?zhèn)ィ瑔柶錁I(yè)益習,叩其志益堅。(3分)

          (2)用是愈賢謀之去進士為從事以足其家,終始孝悌。(3分)

          (3)吾恐謀不幸又為吾之所悔者,將已之而不能得。(3分)

      13、用“/”線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6處)。(3分)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儉,為吏祗肅出財信入則厚足其家不以非法進其身不以茍得。

      1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賣花聲·雨花臺

      (清)朱彝尊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干接大長干。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魚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欄。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注】①雨花臺,即今南京雨花臺。白門灣、大長千、小長干均在南京。②朱彝尊(1629-1709),清初詞人。

          (1)這首詞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賞析。(4分)

          (2)作者在詩中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選其中的5小題作答,5分)

          (1)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2)    ,游人只合江南老。(韋莊《菩薩蠻》)

          (3)    ?曷不委心任去留。(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    ,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賈誼《過秦論》)

          (5)熊咆龍吟殷巖泉,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莊生曉夢迷蝴蝶,    。(李商隱《錦瑟》)

          (7)寒衣處處催刀尺,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8)醉翁之意不在酒,    。(歐陽修《醉翁亭記》)

      四、現(xiàn)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共20分,共4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故鄉(xiāng)在遠方

      張抗抗

          (1)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流浪者。

          (2)幾十年來,我漂泊不定、浪跡天涯。我走過田野、穿過城市,我到過許多許多地方。

          (3)我從哪里來?哪兒是我的故園我的家鄉(xiāng)?

          (4)我不知道。

          (5)19歲那年我離開了杭州城。水光瀲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潮畔是我的出生地。離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鎮(zhèn)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6)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個過客,我的祖籍在廣東新會。我長到30歲時,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過廣東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靜的榕樹島,夕陽西下時,我看見大翅長脖的白鸛灰鸛急急盤旋回巢,巨大的榕樹林上空遮天蔽日,鳥聲盈盈。那就是聞名于世的小鳥天堂。新會縣世為葵鄉(xiāng),小河碧綠的水波上,一串串細長的小船滿載清香彌漫的葵葉,沉甸甸貼水而行,悠悠遠去……

          (7)但老家于我,卻已無故園的感覺。沒有一個人認識我,我當并不真正認識一個人。我甚至說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鄉(xiāng)方言。我和我早年離家的父親,猶如被放逐的棄兒,在陌生的鄉(xiāng)音里,茫然尋找辨別著這塊土地殘留給自已的根性。

          (8)夢中常常出現(xiàn)的是江南。暑假寒假,坐小火輪去洛舍鎮(zhèn)外婆家。鎮(zhèn)東頭有一座大石橋,夏天時許多光屁股的孩子從橋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連著煙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經(jīng)在橋下淘米,竹編的淘籮濕淋淋從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撲撲蹦跳著一條小魚兒……

          (9)而外婆早已過世了。外婆走時就帶走了故鄉(xiāng)。其實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聽說外婆的祖上是江蘇丹陽人,不知何年移來德清洛舍;又聽說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來自洛陽,洛陽人之舍,謂之洛舍。由此看來,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難以考證,我魂牽夢系的江南小鎮(zhèn),又何為我的故鄉(xiāng)?

          (10)所以對于我從小出生長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種隱隱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歡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歡植物園的綠草地和春天時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歡冬天時滿山的翠竹和蒼郁的香樟樹……但它們只是我搖籃上的飾帶和點綴,我欣賞它們贊美它們但它們不屬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雜喧鬧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種從遙遠的異地帶來的“生人味”,總使我覺得同這里的溫馨和濕潤格格不入……

          (11)我究竟來自何方?

          (12)更多的時候,我會凝神默想著那遙遠的冰雪之地。想起籠罩在霧靄中的幽藍色的小興安嶺群山。踏著沒膝深的雪地進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凍的山泉一路叮咚歡歌,偶有暖泉順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頭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窺見冰層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無風的日子,靜謐的柞樹林中輕輕慢慢地飄著小清雪,落在頭巾上,不化,一會兒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禮物。若閉上眼睛,能聽見雪花親吻著樹葉的聲音。那是我21歲的生命中,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落雪有聲,如桑蠶啜葉,嬰童吮乳,聲聲有情。

          (13)那時住帳篷,爐筒一夜夜燃著粗壯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車如林場的牽引拖拉機轟響。時時還夾著山腳下傳來的咔咔冰崩聲……山林里的早晨寧靜而嫵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紅,淡紫色的炊煙纏綿繚繞,門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來過的不知名的小動物一條條絲帶般的腳印兒,細細辨認,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個個問號,清晰又雜亂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處……

          (14)小小的腳印沉浮于無邊的雪野之上,恰如我們飄泊動蕩的青春年華。

          (15)我19歲便離開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遙遠而寒冷的北大荒。

          (16)那時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園在溫暖的南方。

          (17)但現(xiàn)在我知道,我已沒有了故鄉(xiāng)。我們總是在走,一邊走一邊播撒著全世界都能生長的種子。我們隨遇而安、落地生根;既來則定、四海為家。我們像一群新時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無歸宿的流浪移民。也許我走過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鄉(xiāng)。

          (18)然而在城市悶熱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時時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進了我們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獷而質(zhì)樸。20年的日月就把我這樣一個纖弱的江南女子,磨礪得柔韌而堅實起來。以后的日子,我也許還會繼續(xù)流浪,在這極大又極小的世界上,尋覓著、創(chuàng)造著自己精神的家園。

      16、下列對這篇散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文章開頭作者“覺得自己是一個流浪者”,“漂泊不定、浪跡天涯”,從而發(fā)出“我從哪里來?哪兒是我的故園我的家鄉(xiāng)?”的疑問,正是這些疑問,使作者走上了對故鄉(xiāng)探尋的心靈之旅。

          B.文中一共描繪了作者經(jīng)歷的四個故鄉(xiāng):祖籍廣東新會、外婆家-江南小鎮(zhèn)洛舍、出生地-杭州和獻出青春歲月的北大荒。這些故鄉(xiāng)中惟有北大荒給作者留下過深刻的印象。

          C.第(10)段作者主要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表達了對杭州的喜愛,但自十九歲離開后,作者漸漸感到這里不屬于她,回家探親有了“生人味”而顯得格格不入。

          D.在文中作者將冰天雪地的寒冷的北大荒與溫馨、濕潤的杭州城進行鮮明的對比,主要目的是想表達自己年輕時曾對出生地杭州產(chǎn)生過強烈的思念之情。

          E.本文與一般寫思念故鄉(xiāng)的抒情散文不同,作者借助于自己對幾個故鄉(xiāng)情感的體悟,更多的是在表達自己對于“故鄉(xiāng)”的一種理解,一種對“故鄉(xiāng)”的更深意義的探求。

      17、在寫北大荒生活前,作者寫了新會、洛舍、杭州三個故鄉(xiāng),請說說作者眼中這三個故鄉(xiāng)的共同點。(4分)

      18、身在城市,作者為何時時想起那遙遠而寒冷的北大荒?(4分)

      19、作者筆下的“故鄉(xiāng)”究竟指什么?給你什么啟示?請結(jié)合原文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加以探究。(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共12分,共3小題)

      20、下面是阿Q臨刑前畫圓的有關(guān)情節(jié),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它對塑造阿Q形象所起的作用。(4分)

          “我……我……不認得字!卑一把抓住了筆,惶恐而且慚愧的說。

          “那么,便宜你,畫一個圓圈!”

          阿Q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卻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了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并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

          阿Q正羞愧自己畫得不圓,那人卻不計較,早已掣了紙筆去,許多人又將他第二次抓進柵欄門。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4分)

          命運總是與人一同存在的。不要懼怕命運的神秘,雖然有時它深不可測;不要懼怕命運的無常,雖然有時它來去無蹤。因為命運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絕望的時候,①      ;在你得意忘形的時候,別忘了上帝手里還有一半的命運,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義就在于:②      。

      22、閱讀下面材料,概述理由,每條不超過15個字。(4分)

          2月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了20個教改征求意見的關(guān)鍵問題,其中高中是否有必要取消文理分科,以及其可行性被列入其中。一時間,該問題成為網(wǎng)絡(luò)上討論的焦點。下面是一些網(wǎng)友的代表性意見:

          學生:我認為高中應(yīng)該分科。高考要考6門已經(jīng)夠難應(yīng)付了。如果不分科學9門,要是高考不考誰費力學呀?

          家長:強烈建議不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理由只有一個:孩子太累了,分科可以讓孩子負擔小些。

          高中教師:有的學生在文科和理科里都有喜歡的科目,如果分科的話,顧此失彼,很難取舍。

          大學教師:由于過早分科,導致教學上有一部分時間需要對文理學生分別闡述基本的文理知識,既消耗時間又講不透徹。

          可見,支持分科者認為文理分科:              

          反對分科者認為文理分科:                 

      六、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盛夏,老王正在銷售他的“刻字”西瓜。他的西瓜上雕有“正宗”“好甜”“新鮮”等大字。如此“與眾不同”的西瓜,頗受顧客的喜愛,每天比別的攤販多賣幾十個。

          ②有位作家說:“過去我們的一個作品,別人說好就成功了,喝倒彩就失敗了,F(xiàn)在卻變成了一喝彩成功了,喝倒彩也成功了,但是無人理睬就徹底失敗了,其中的關(guān)鍵是如何吸引讀者的眼球。”

          要求根據(jù)以上材料,選一個側(cè)面,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上一篇: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14屆高三語文第一次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
      下一篇:安徽省江南十校2014屆高三語文開年第一考試卷及答案

      城市學校網(wǎng)網(wǎng)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wǎng)來源注明“城市學校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均屬于城市學校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yīng)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城市學校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城市學校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城市學校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wù)。如稿件版權(quán)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3、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QQ:1191060874

       熱門試卷

      更多

      關(guān)于我們 | 市場合作 | 建議反饋 | 站點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免責聲明
      深圳幼兒園 | 深圳小學 | 深圳中學 | 深圳大學 | 深圳培訓 | 咨詢 | 問題 | 討論 | 百科 | 小學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語作文 | 試卷 | 看書 | 招聘 | 教案 | 課本 | 課堂 | 聽力

      技術(shù)支持:agencialets.com 最佳瀏覽分辨率:1024*768、IE6以上 聲明:本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