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非單項選擇題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又請復(fù)連坐之法,慎巡撫之選,旌苦節(jié)之士,重贓吏之罰。(4分)
(2)居恒憤時疾俗,欲以身挽之,故雖居散僚,數(shù)有論建。(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姜士昌提出了哪些為政建議?請簡要概括。(5分)
12.用斜線(/)給下面的短文斷句。(限畫9處)(4分)
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論語·子張》)
13.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8分)
早發(fā)竹下
【宋】范成大
結(jié)束晨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疊疊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注】竹下,即黃竹嶺,在今安徽休寧西。
(1)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境?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4分)
(2)“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顯然脫胎于王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
河落日圓”,它們營造的意境有何不同?請簡要賞析。(4分)
14.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選6小題)(6分)
(1)總角之宴,。(《氓》)
(2),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國也》)
(3),虛室有余閑。(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4)西當太白有鳥道,。(李白《蜀道難》)
(5)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ǘ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
(6),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7),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8),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一曲微茫度此生
在不知道張充和的存在之前,我以為“閨秀”這種生物已經(jīng)在中國大地上絕跡了。完全無法想象,時至今日,在與我相隔數(shù)萬公里的大洋彼岸,一位百歲老人仍保持著上個世紀初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起,即磨墨練字,吟詩填詞,偶爾和同好們舉行昆曲雅集,拍曲互和,以樂終日。
這位老人,就是現(xiàn)居于耶魯?shù)膹埑浜汀!半m然不施脂粉,但每回見她,老人從來都是衣裝端整、發(fā)髻光鮮,端坐那里,顯得儀容端秀——我這里不小心連用了幾個‘端’字。張充和身上自然而然流溢出來的那種貴氣——書卷氣和大家閨秀氣,就是以這個‘端’字為重心的!痹谔K煒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一個老人的從容與雅致。
她從遙遠的民國走來,在舊時月色和習習古風中長大。相傳她年少在蘇州拙政園居住時,夜晚常常一個人在蘭舟上唱昆曲,如今,她仍在耶魯?shù)脑⑺腿伺那。她的箱子里,珍藏著乾隆時期的石鼓文古墨,她的閣樓上,擺放著結(jié)婚時古琴名家贈予她的名琴“霜鐘”,她親自蒔弄的小國里,種著來自故鄉(xiāng)的香椿、翠竹,芍藥花開得生機勃勃,張大千曾對著這叢芍藥,繪出一幅幅名畫。張大千甚至還給充和畫過一幅仕女圖,畫于抗戰(zhàn)年代。畫中的充和只有一個纖細的背影,身著表演昆曲的戲裝,云髻廣袖,似要凌風飛去。
汪曾祺在回憶西南聯(lián)大的往事時寫道:“她唱得非常講究,運字行腔,精微細致,真是‘水磨腔’。我們唱的‘思凡’、‘學堂’、‘瑤臺’,都是用的她的唱法(她灌過幾張唱片)。她唱的‘受吐’,嬌慵醉媚,若不勝情,難可比擬。”
上個世紀80年代末,為紀念湯顯祖誕辰三百周年,她回國和大姐元和演了一出《游園驚夢》,仍贏得了滿堂彩,其中一張劇照被俞平伯評為“最蘊藉的一張劇照”。
充和自幼習昆曲并有研究,造詣極深。張充和1949年隨夫君赴美。50多年來,她先后在美國、加拿大、法國和港臺等23所大學以及各種學術(shù)場合講授、示范演出昆曲,包括耶魯、哈佛、普林斯頓和芝加哥大學等世界名校。張充和的昆劇演出使美國人對昆曲的優(yōu)美感到震撼,尤令充和感到欣慰的是,其中有四個師從她學昆曲的高足,在促成昆曲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張充和眼里,三姐夫沈從文是個不愛說話但很有才的人。我一直覺得,張家四姐妹中,二姐允和、四妹充和對沈從文的理解不在三姐兆和之下。沈從文去世后,遠在海外的充和發(fā)來悼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绷攘仁鶄字,卻寫盡了沈從文一生,充和可謂沈從文的知音。后來這十六個字被銘刻到了湘西沈從文的墓碑上。
抗戰(zhàn)爆發(fā)后,充和到重慶教育部禮樂館工作,結(jié)交沈尹默、章士釗等名士,并師從沈尹默學習書法。沈尹默說她的字是“明人學寫晉人書”,評價很高。在重慶那段時間,哪怕是經(jīng)常要跑警報,她仍然堅持書寫,防空洞就在桌子旁邊,她端立于桌前,一筆一劃地練習小楷,警報聲一響,就可以迅速鉆進洞中躲避。
書法可以說是充和一生至愛。她曾說,自己不愛打扮,不喜歡金銀珠寶,但筆墨紙硯一定要用最好的。由于長期練習書法,她年老了臂上肌肉仍有如少女般有力。
充和本是無意于以著作傳世的,做什么都是隨興而至,她曾經(jīng)說過:“我寫字、畫畫、唱昆曲、做詩、養(yǎng)花種草,都是玩玩,從來不想拿出來給人家展覽,給人家看!毖髮W生向充和學書法時,充和經(jīng)常用清水在紙上寫字教他們,他們試圖游說她用墨寫在宣紙上以圖保存,不料一向溫和的老人居然生了氣,堅持就要用清水寫。
英國詩人濟慈的墓志銘上寫著一句話:這里躺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寫在水上。充和,也是這樣一個“把名字寫在水上”的人啊。寫的過程就是消失的過程,像飛鳥掠過,天空卻并沒有任何痕跡。不過,充和這樣舊派的人,未必會喜歡這類新詩風味的句子。她自撰的詩中有一句意思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這一曲微茫,正是民國年間的古韻遺響。隨著那個年代的遠去,已成絕唱。
15.下列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分)
A.作者連用三個“端”字來描繪張充和的外貌、氣質(zhì)和品格,形象生動地刻畫出張充和身上自然而然流溢出來的書卷氣和大家閨秀氣。
B.箱子里珍藏的石鼓文古墨,閣樓上擺放著的名琴“霜鐘”,親自蒔弄的小園等,無不表明張充和是在習習古風中長大的大家閨秀。
C.遠在海外的張充和發(fā)來的寥寥十六字的悼文,既高度評價了沈從文一生的為人和為文,同時也表現(xiàn)出張充和深厚的文學底蘊。
D.張充和抗戰(zhàn)期間在重慶跑警報時還端立于桌前堅持練小楷,既表現(xiàn)了她對書法的熱愛,又表現(xiàn)了她“做什么都是隨興而至”的行事風格。
E.“一曲微茫度此生”是張充和寧靜、平和、從容、雅致的人生寫照,她用詩詞、書畫、昆曲書寫了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
16.文章刻畫了張充和怎樣的一生?請簡要概括。(6分)
17.文中寫張大千為張充和畫仕女圖,引用汪曾祺的文章,有什么作用?(6分)
18.有人說,練書法,彈古琴,唱昆曲,等等,這些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或生活方式正在遠離我們。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勀愕目捶ê退伎肌#?分)
六、(10分)
19.漢語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窗口。請根據(jù)下列成語,概括漢語成語與中華文化的關(guān)系。
要求:一不少于兩條,語言準確、簡明、連貫。(4分)
成語:葉公好龍畫龍點睛龍飛鳳舞龍?zhí)痘⒀?/span>
20.從覺慧、屈原、馬丁·路德·金、祥林嫂中任選兩位,續(xù)寫下面的話。(6分)
要求:符合所選人物特征;語意連貫,內(nèi)容充實;構(gòu)成一組排比句,并以一總括句結(jié)束。不超過100字。
對陶淵明,生命就是一只沖出樊籠的鳥兒,只有回歸自然,才能自由飛翔;,,。
七、(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我們都有過走蹺蹺板的經(jīng)驗,無論我們從它的哪一端走向另一端,開始,每走一步就會站到更高處,但當越過平衡點以后,我們就只能走下坡路了。
只有找到平衡點,才能站到最高處。
這一現(xiàn)象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用規(guī)范漢字書寫。
自貢市普高2015屆第一次診斷性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
一、(12分,每小題3分)
1.B(A“獷”讀ɡuǎnɡ,C“稱”讀chèn,D弄讀nònɡ)
2.A(B桿→竿,C暑→署,D廢→費)
3.A(不一而足,不止一種或一次,而是很多。B舍近求遠,舍棄近的尋找遠的,比喻做事走彎路或方法不對頭。與句意不合。C至此,到這個時候。與句意不合。D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飛。與句意不合)
4.B(A主賓搭配不當。C前后矛盾,不合邏輯。D賓語中心詞殘缺)
二、(9分,每小題3分)
5.B(“是我國古代鉆井工藝成熟的標志”錯,張冠李戴)
6.D(“保障了內(nèi)地人民的正常生活”錯,不合文意)
7.C(A“一整套完善的頓鉆鑿井技術(shù)”錯,原文無此信息。B“如果沒有卓筒井采鹵技術(shù),就不會爆發(fā)海灣戰(zhàn)爭”假設(shè)不成立,原文只是一個比喻。D“自貢是最早生產(chǎn)井鹽的地方,也是井鹽生產(chǎn)量最大,質(zhì)量最好的地區(qū)”錯,原文無此信息)
三、(6分,每小題3分)
8.C(干,冒犯。)
9.D(均為副詞,竟然。A分別為:連詞,表目的;介詞,因。B分別為:代詞,他;代詞,他們的。C分別為:動詞,給;介詞,跟,和)
四、(31分)
10.(8分)
(1)(4分)又請求恢復(fù)連坐的法令制度,謹慎對待巡撫的選拔,表彰堅守節(jié)操的士人,加重對貪贓官吏的懲罰。(一句1分。各句關(guān)鍵詞“復(fù)”“慎”“旌”“重”譯錯,該句不得分。句意不正確,酌情扣分。)
(2)(4分)平時常常憤世嫉俗,想要憑借自己的力量來挽救,所以即使擔任有名無實的官職,也多次提出建議。(一句1分。各句關(guān)鍵詞“恒”“以身”“居”“數(shù)”譯錯,該句不得分。句意不正確,酌情扣分。)
11.(5分)①積極問政,聽取官員建議;②崇尚節(jié)儉;③打擊官場不良風氣,嚴懲貪官;④提拔正直有才的官員,表彰堅守節(jié)操的士人;⑤早建立國之本;⑥公平禮儀制度,不因人施政。(一點1分。答出5點即給滿分)
12.(4分)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
(一處0.5分)
13.(8分)
(1)(4分)輕松愉悅的心境。(2分)“破”“跨”“沖”“看”等一些列動作描寫,薄薄的輕霧、重重疊疊撲面而來的青山,碧穗炊煙,綠水溪橋,清禽百囀等沿途美景的描寫,無不傳達出詩人內(nèi)心的輕松愉悅。(2分)
(2)(4分)“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一句,描繪的是江南秀麗的景色,碧穗炊煙、綠水溪橋,營造出柔媚、溫暖的意境;(2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則描繪的是大漠風光,大漠長河、落日孤煙,營造出壯美、蒼涼的意境。(2分)
14.(6分)
(1)言笑晏晏(2)養(yǎng)生喪死無憾(3)戶庭無塵雜(4)可以橫絕峨眉巔
(5)風雨不動安如山(6)征蓬出漢塞(7)折戟沉沙鐵未銷
(8)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一句1分。有錯字、別字、漏字,該句不得分)
五、(22分)
15.(4分)A、D(A“作者連用”“和品格”錯。D“又表現(xiàn)了她‘做什么都是隨興而至’的行事風格”錯。)
16.(6分)①生活從容雅致;②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中長大(在舊時月色和習習古風中長大);③一生研習昆曲,造詣極深;④有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和領(lǐng)悟力;⑤一生熱愛書法;⑥看淡名利,無意于以著作傳世;⑦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熱心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一點1分,答出六點即給滿分)
17.(6分)①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了張充和表演昆曲時的飄逸沉醉之態(tài)。②借名家之口高度評價,襯托出張充和昆曲表演的藝術(shù)魅力。③展示了昆曲藝術(shù)之美,為下文寫昆曲的震撼力及被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作了有力的鋪墊。(一點2分)
18.(6分)練書法,彈琴唱曲等等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和生活方式,并未遠離我們的生活。張充和的一生和她在國外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歷,說明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和生活方式就在我們周圍,在特定的時候或環(huán)境中,它又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或:練書法,彈琴唱曲等等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和生活方式,確實正在遠離我們的生活。張充和的經(jīng)歷說明,在我們國家,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和生活方式正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疏離,挽救民族優(yōu)秀文化正在成為當下急切的歷史使命。
或: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和生活方式并不存在是否遠離我們的問題。張充和的一生和她在國外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歷說明,傳統(tǒng)文化自有它的忠實熱愛者和守護者;而從普遍的情形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和生活方式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樣式,有人堅守,有人變革,這才是生活的正常形態(tài)。
主觀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觀點2分,有據(jù)2分,有理2分。
六、(10分)
19.(4分)①漢語成語源于中國古代寓言、神話;②中華傳統(tǒng)(龍)文化的深厚積淀在成語中得到了生動呈現(xiàn)。(一點2分)
20.(6分)略。
符合所選人物特征,內(nèi)容充實,2分;構(gòu)成排比,2分;語意連貫,以總括句結(jié)束,2分。不從覺慧、屈原、馬丁·路德·金、祥林嫂中任選兩位,0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
根據(jù)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評分。
作文等級評分標準
上一篇: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第一次高考英語教學質(zhì)量檢測試卷及答案
下一篇:江蘇省揚州市2015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